唐敬萍
【摘 要】 学生的学习方式往往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发布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同时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本文针对小学高年级段语文阅读教学,浅谈老师在新课标下如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高年段;阅读教学
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方式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这种方式往往体现在教师教学的进程中,其特点为:稳定性、个性化等,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往往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可知,学生当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基于新课标,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一、挖掘“教”“学”根源,提升教学品质
(一)根据教法之“根”,把握“教”的规律
基于新课标,阅读教学需要进行如下环节:其一,学生自主学习,首先教师把中心问题展示给学生,学生结合问题去阅读课文,进而回答问题。接着,小组成员以中心问题为主题在小组当中进行交流,让每一个组员说出自己在自主学习时总结的答案,也可以让组员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最后,教师会请一到两组同学发表本组的学习成果,即集体交流,其他组的同学给予必要的补充或纠正错误。等到同学们均发表自己的意见之后,教师给予简要的总结。基于这种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说出自己的觀点,还能够相互了解对方。
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要随着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的改变而改变,比如“个人学习——在教学全班交流”“组内讨论——全班交流”“个人学习——全班交流——组内交流——全班交流”等。从教学方法上考虑,目前运用在语文课堂当中的方法有:批注、思维导图、阅读策略等,其中,批注式阅读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也被叫作评点。比如,唐代对诗的评点,宋代对文的评点,在这之后,对小说的评点。最为典型的是对小说的评点,人物有:金圣叹、李卓吾、毛宗岗父子以及脂砚斋等人。现在教师采用以往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读书,也就是指导学生如何用批注的方法来完成阅读,同时,批注作为一种解读,具有主观特点,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解读文本。对于批注方法,多种多样。这些方法有:感受式的、联想式的、赏析式等,丰富了课堂。以长春版第十一册教材《武松打虎》一课为例,在教学当中,老师让学生批注出自己的感受,其中,第一位学生感受到老虎的凶猛、可怕;第二位学生感受到武松的逞强、神勇,第三位学生感受到文中精准的动词,第四位学生发现文中具有反衬的写法……学生均批注出自己的想法,在全班进行交流,一起分享,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效率越来越高。
另外,思维导图是把图与文结合在一起,针对每一级主题的关系,采用对应的层级图来表示。这种方法用在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词语、 图示把课文叙述的内容,以及相互关系清晰地展现出来,使课文变得越来越简单,重点突出。以长春版教材,第十二册《蜘蛛》一课为例,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老师把思维导图的第一层级列出,即蜘蛛的外形,蜘蛛结网的过程,蜘蛛斗敌的情况等,接着,老师再把其他层级绘制出来,等到导图绘制结束之后,学生就明确了课文的中心,即作者说了什么,是如何说的,以及各部分的关系等。需要注意的是,绘制思维导图答案不是唯一的,往往阅读者在深入思维与判断之后绘制的,针对文章内容给予合理地划分与整理,因此,它既是一个图表,又是一个合理的思维模式,更是一个思维图,促进学生的记忆、学习、思考等,甚至引导学生在阅读后,建构框架、把握重点、解决杂项、归类内容等,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再有,阅读策略是指借助一些技巧、方法等引导阅读者理解文本的含义,把握文本中的重要信息。从整体来看,涉及以下几点,即预测、连结、提问、图像化、推论、摘要、统整、理解、监控等。老师若使用阅读策略进行教学,使“教教材”转为“用教材教”的效果,对于课文仅仅是一个例子,教师可以借助这个例子来教学生更多方面的学习,比如,学生对一篇文章如何阅读,对文中重点的语句如何去理解,对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何进行体会等,以长春版第十一册教材《埃及的金字塔》一课为例,在教学时,教师让学生结合课文所描述的简单绘制出古代埃及人民建造金字塔的过程,把不形象的文字转为生动的图像,让学生真正感悟课文内涵。
(二)根据学习规律,提倡归纳推理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以演绎式推理为主,很少进行归纳式推理。对于演绎推理,即一般性为出发点,逐步推导最终形成具体的陈述,或个性化的结论等过程,也就是由一般推理到特殊的过程。而归纳推理与其不同,归纳推理即由个别性知识经过推理到一般性的结论,而归纳,即由特殊到一般,它作为一种合情推理。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为例,在教学的时候,老师往往按照这样的方法来讲述:大家认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等到学生说出“可怜”之后,教师继续问:她很可怜能够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于是,学生继续阅读课文从中找出证明女孩可怜的词语,这种教学方式就是演绎式推理。对于人的阅读规律,往往是这样的,即先把文章整体阅读,再得出对应结论,因此,教师可以使用归纳推理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一来,教学设计变为:阅读课文,把课题补充完整——卖火柴的小女孩( )。学生纷纷写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写到“卖火柴的小女孩很冷”,有的写“卖火柴的小女孩很饿”,有的写“卖火柴的小女孩家境贫寒”,有的写“卖火柴的小女孩无人疼爱”,有的写“卖火柴的小女孩很可怜”……最后,老师让一个学生进行概括,即用一个词语,学生在讨论之后认为,这个女孩的特点用“可怜”概括。基于这个过程,满足儿童的学习要求,使学生容易接受。
(三)追溯知识本源,深挖线索之“根”
为了挖掘知识的根源,往往老师要懂得“文学、历史、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所以,在备课时,老师要对课文有关背景资料有所了解,然后选出与教学有关的资料给学生展示,让学生知道其因果关系。以长春版国标教材第十一册《凡卡》一课为例,在教学时候,教师首先让学生了解凡卡生活背景,所以,老师展示俄国发展简史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的凡卡并非一个人,而代表的是无数童工,在沙皇统治阶段,全部人民均过着悲惨的生活,即“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在对《凡卡》进行续写时,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凡卡逃出了老板家,之后成为一名苏联红军,他和战友们一起打倒了沙皇统治而建立了苏联,这是人类历史上首个社会主义国家。基于这种方式,学生懂得如何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读一篇文章,同时学生能够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二、教学氛围民主,尊重学生个性
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阅读感受,同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接受学生各自的观点。以长春版教材第十二册《用奇谋孔明借箭》一课为例,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向学生发问:大家觉得曹操射箭的做法是不是正确?有的同学认为是正确的,而有的同学认为是错误的,针对学生的说法,教师均给予肯定。基于正确价值观人生观,老师应该尊重学生对文本的感受,而非按照教师或教参的理解而理解。
总而言之,我们的阅读教学除了关注一节课、一篇课文的学习之外,还要关注“教”与“学”的本源,进而教给学生更加高效的阅读方法,再给学生设计几课时,甚至几十课时的训练,让学生更加熟知阅读方法,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
【参考文献】
[1] 赵士英. 新课程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问题与对策[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 赵镜中,牛瑞雪. 构建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J]. 小学语文,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