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东林
【摘 要】 了解学生的不同认知现状,牢牢抓住兴趣爱好,设计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活动。根据本地的实际或是急需解决的学生学习、生活上的问题作为新的教学内容进行增添,富有弹性的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在教学活动前,教师先做儿童生活的有心人,注重全方位捕捉生活素材,丰富品德教学,为教学活动添彩。
【关键词】 兴趣;实际;素材;学生生活
“童年是人生的春天,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才能收获健康人格的香甜果实”。《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阶段专门开设的一门德育课程,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师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
一、采“兴趣”, 实现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融合
教育源于生活,才形成了生动有趣的品德教材。虽然其中融入了学生的经验,但它提出的话题、范例不能涵盖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个学生。教学面对的是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学生,我们必须了解学生的不同需要,不同的认知现状,牢牢抓住他们的兴趣爱好点,设计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活动。努力在贴近学生真实生活、激发课内外兴趣点上动脑筋、花力气,让学生置身自己喜爱的、能充分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的情境和活动中。
我在教学《你留心了吗》一课时,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物品提出问题,设计了一个“吹泡泡”的活动,要求学生在吹泡泡过程中留心观察,提出问题。课堂上一片欢腾,五颜六色的泡泡在教室四处飘荡,大家都玩得很开心,感觉教学效果很不错,学生们都能一个接一个地提出问题,听课的老师们也觉得达到了教学目标,可能还是整堂课的一个亮点。可是在两年后,再次上这个课题,思考是否延用当年那份教学设计时,发现“吹泡泡”这个活动比较狭隘,我把整个班的学生看成一个学生,忽视了孩子的个体差异,课堂上热闹的气氛让我错认为学生们都很喜欢这个活动,我也激发了他们提问的积极性。事实上呢?可能多数学生是为了配合老师参与游戏,跟着别的小朋友提问题,所提的问题也仅仅局限在为什么泡泡有的大有的小?为什么有泡泡有颜色?这些单一的问题上。几年来,我授课的教学内容没变,可面对的学生却已千变万化,生活条件日渐变好,认知范围扩大,接触的事物面越来越广,他们越来越聪明,懂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对吹泡泡的活动已没有了新鲜感和兴趣。我对现在所教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重新设计了教学环节,让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物品进行互相介绍,再对感兴趣的物品提出问题。孩子们带来的东西五花八样,我对几样物品印象特别深刻,有智能电子产品、有雨花石,有玩具模型、还有仓鼠(当时吓了我一跳,但是其他孩子却特别感兴趣,问题特别多,争先恐后地向仓鼠主人提问)。在提问环节,学生们的表现超乎我的想象,那种强烈的發言欲望让我看到了这就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喜欢的课堂——终于可以在学校课堂上交流自己喜欢的物品,可以畅所欲言了!这就是融入孩子的生活,把一个个抽象的问题,落实到一件一件具体的感兴趣的物品上,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实现了教材与学生当下实际的融合。
二、采“实际”,弹性选择内容牵引认知感悟
品德教材是教师引导学生活动的重要工具,教师要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灵活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取舍,对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灵活调整。根据本地的实际或是急需解决的学生学习、生活上的问题作为新的教学内容增添进来,富有弹性地设计教学实施教学。
《高高兴兴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来》这一课明确要求:让学生了解当地交通秩序现状,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促进对交通常识的了解、对交通安全的关注。课前设计时,我考虑到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人数多,组织集体外出观察有很大安全隐患,家长多数是在附近农贸市场工作,没有时间带孩子走向街头进行调查。所以课前布置学生在上学放学经过的车流量、人流量大的地方进行调查。观察自己路过的最复杂的路口,并试着把路口的名称,以及观察到的交通设施、车辆、行人的交通秩序情况等记录下来。回到学校全班讨论,认为牛蹄街上磷肥厂门口、牛野路口和镇政府路口这三个路口交通环境最为复杂。第二步,我带领学生代表到三个路口,分别进行实地介绍并录成视频。在课堂上,视频一放出来的时候,所有学生看到自己熟悉的街景搬进了课堂,一下子就被吸引进来,认真观看视频,全面深刻地理解学校周围的交通环境和交通秩序。
由于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在经济发达地区常见的现象或事物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贵州)可能很少见到。在教学到乘船超载这一环节时,我决定将它作为的课外阅读内容,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课堂讨论来加强乘船安全意识教育。根据本校附近的复杂交通实际,增加了学校区域所发生的交通事故,直观地告诫学生千万不要为了贪一分一秒之快而不顾生命后果地横穿马路。引导学生树立交通安全和珍爱生命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能在交通复杂的学校区域,更多学习一些保护自己的出行方法,让地处交通复杂之地的本校学生学会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三、采“素材”,调动经验与情感服务品德课堂
品德教材中的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但并不是学生生活的再现。教师以教材为主,很少关注学生真实的生活资源,因而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非常有限。这样的教学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也因缺乏生活素材的注入而失去活力与动力。
简单举个例子,比如每逢节假日,我都会布置学生一项特殊的作业,就是去到任何地方游玩时带回一张照片或景点门票。我指导他们用相册进行记录,标注时间、地点。刚开始时只有几位学生参与,但通过第一次课堂上的交流分享后,激发起了全部同学的浓厚兴趣,也使第二、三次收集顺利起来,大家都主动参与。如今这一本相册已伴随他们度过了几年的美好时光,当初的照片简介也变得更加丰富,学生们有的写下调查资料、环境报告……在教学三年级《一起采风去》《家乡的山和水》、四年级《好山好水好风光》、五年级《好山好水好地方》这系列教学内容时,这本相册都派上了用场,成为课堂上一份独特的宝贵资料,如今它仍在不断壮大。
学校内看到学生乱丢废纸、浪费粮食的行为时拍一张照片,保留一张学生破坏的桌椅……当这一份份反面的,来自学生真实生活的素材出现在品德课上时,孩子们怎么可能再用看戏的心态来对待呢? 作为一名品德课的教师, 在教学活动之前,必须先做儿童生活的有心人,注重全方位捕捉生活素材,丰富品德教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入手,从校园到家庭再到社会,让学生以主人公身份置身其中进行学习。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品德教学要能化解枯燥乏味为生动精彩,吸引学生满腔热情地参与,这“源头活水”必须来自学生的生活。假如品德教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能认真思考,为学生构建一个简约的生活化的灵动课堂,让学习真正回归生活,那么,我们的课堂定会是一个生机勃勃、激情四射、有血有肉的课堂,定会香气四溢,涌动更多生命的灵性,结出一个个德之果实。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王美兰. 上好《品德与社会》关键在“用心”[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3(C4).
[3] 吴玉玲. 让《品德与生活》回归生活[J]. 速读(中旬),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