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倩
【摘要】随着现在我国经济行业的不断发展,科技知识也在逐步的进步着,但是这一切的发展与进步都是因为知识的灌入,所以说我国近几年来是越来越重视教育并且加快了改革的步伐,针对现在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正在实施改革计划,然而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师在教学方面和教学理念方面都需要有创新的精神,需要采取最新方式的教学模式,从而进行相应的教学并且改革,本片文章主要就是针对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进行探讨与研究,主要就是体现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现代教育 教育技术 中职教学 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148-02
我们正处于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在各个方面的改革过程中,最新方式的教学理念已经在不断的深入人心,采取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在逐步创新。中职计算机教学就是在培养学生计算机方面的技能,在教学的技术和实践中都应该与时代相照应,做到最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相互结合的情况,中职计算机的教学目标就是主要以就业和实用为基础的,主要采取创造性的教学方式,然而现在教育技术在近几年教学改革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一、简述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
(一)着重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堂上是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是教师进行授课和讲课的主要地方,但是最新的教育观念提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1]。然而教师的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帮助学生建立这种能力。由于计算机的教学方式还是采用传统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太看重计算机的专业知识和基础概念了,并且知识单一的通过口头传授计算机的操作方法,书写板书一步步教授学生学习,从始至终都是老师单方面的教学并且作为主要的地位,这样下去长久以来就不利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同时还会使学生在学习知识中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重点要求老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地学习如何操作计算机,熟练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二)根据学生个性化特点因材施教
中职计算机是一门实际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并且具有的实践应用性更应该受到重视,然而在之前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总是看重书本上的知识死记硬背,对教材以外的实际操作没有重视起来,可是因为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大,单是依靠教材的内容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和实践运用的能力,并且对教材外一些延伸的内容学生不是很好的理解,这样是不利于学生各方面均衡发展的[2]。所以说,针对学生自身存在的差异性,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多媒体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尽量将不好理解的抽象内容转变成为比较容易理解的图片文字,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不会感觉枯燥,并且通过学生本身的特殊性,选择因材施教的方式,对接受能力强知识掌握不好的学生要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对于知识掌握高接受能力强的学生选择更深层次的训练教学。
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简述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
现代教学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现代的教学工作中是重点运用的,是现代我们教学改革中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改革中,首先要明确知道现代教学的正确涵义以及里面,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有效使用,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不重复之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创建出一个全新开放自主的平台,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在学习中占据的主体地位,并且积极参加一切教学工作中。然而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需要为学生提升有利的途径,创造出和谐的学习环境,目的就是保障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下去,最终使得学生充分学习计算机知识,并且很好的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创建优良教学环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技术不单单是指依靠多媒体进行教学,更重要的是根据现代各种教学设备的有效使用,创造出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学习,使得学生很好的吸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使用一切教学设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胆创新教学方式,这样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自主的进行预习和学生知识。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技术的不断提高,中职院校教师对于采用最新的教学里面和教学方式也是非常的看重,并且可以广泛应用到实践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确保现代教育技术广泛使用,制定出更加符合中职学生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自身存在的个体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有效地結合多媒体教学方式,激发出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如果长期这样执行,中职院校就会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高技能、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钟明宇.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创设中职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教学环境[J].现代职业教育,2017,(20):101.
[2]曾琼.论现代教育技术对中职计算机教学的优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6,(1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