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果枸杞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18-12-14 12:30杨小玉郝莉雨贺雨馨王方方孙志蓉张子龙
食品与药品 2018年6期
关键词:黑果花青素枸杞

杨小玉,刘 格,郝莉雨,贺雨馨,王方方,孙志蓉,张子龙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2488)

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Murr)属茄科(Solanaceae)枸杞属(LyciumL.)落叶多棘刺灌木,果实中含丰富的氨基酸、花青素、维生素C和脂肪等,素有“软黄金”之称,具有良好的保健及药用价值[1]。黑果枸杞通常分布在干旱、盐碱的荒漠与半荒漠地区,多在盐碱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以群落形式分布,是重要的生态作物[2]。近年兴起的文献计量学(Bibliometrics)研究方法是一种基于数理统计的定量分析方法[3],为客观的可视化综述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支撑。针对我国黑果枸杞研究热点和相关研究论文数量快速增加,目前对该方面的研究态势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定量分析还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方法,对我国黑果枸杞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以便准确掌握内容热点、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明确未来研究方向,为该领域的学者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选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作为数据来源,以1991~2017年期间数据库为检索对象,以“黑果枸杞”或含“黑枸杞”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获取654条结果,经去重、辨别、整理后得到632条关于黑果枸杞研究文献(检索统计截止时间为2017年12月)。采用excel 2016对文献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统计与分析

2.1 文献的年度分布

黑果枸杞论文发文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学科的研究状况、研究水平和发展速度。单位时间内发文量也反映出该研究领域学术活跃程度。检索得出1991~2017年年度期刊论文量分布见图1。由图1可见,黑果枸杞年度发文数量呈“J型”增长。黑果枸杞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21世纪初,发文数量均较少。直到2012年,黑果枸杞的论文呈现出每年持续递增的趋势,表明从2012年开始黑果枸杞的研究活跃度也持续增加。

图1 黑果枸杞年度发文量分布图

2.2 文献的期刊分布

对发表于核心期刊上的与黑果枸杞相关的论文数量进行统计,可一定程度上反应黑果枸杞研究现状。统计结果显示,收录黑果枸杞相关文献的核心期刊共56种,收载论文185篇,占总论文数量的29%。刊载黑果枸杞论文较多的期刊及期刊载文量见图2。由图2可见,黑果枸杞文献数量多发表于《食品工业科技》、《食品科学》、《北方园艺》和《食品工业》等杂志,总体来看,刊载黑果枸杞的核心期刊论文数量较少,且主要集中在食品类杂志上。

图2 刊载论文较多的期刊

2.3 黑果枸杞的研究内容分析

笔者通过对632篇文献统计分析,发现其研究主要围绕3个方面:一是黑果枸杞的种植研究,二是黑果枸有效成分的提取及药理活性研究,三是黑果枸杞相关产品研究。

2.3.1 黑果枸杞种植研究 目前关于黑果枸杞种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黑果枸杞的栽培技术、外源胁迫下黑果枸杞的生长动态及将黑果枸杞进行非道地产区的引种栽培(见图3)。3类文献共110篇,占总文献量的18%。

图3 黑果枸杞种植研究文献分类

黑果枸杞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具有耐盐碱、抗旱、繁殖速度快等特点[2],早期主要以野生药材为主,21世纪初逐渐进行人工栽培。浩本塔木[4]在2005年首次对一年生的黑果枸杞嫩枝进行组织培养,在嫩枝培养阶段采用不同激素水平的MS培养基,其组织培养存活率达70%。随后,杨春树[5]、耿生莲[6]、刘克彪[7]等分别对黑果枸杞的试管苗培育、栽培过程中施肥量、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黑果枸杞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为后续的研究发展奠定了基础。

黑果枸杞的基本栽培技术得到解决后,生长在干旱盐碱地上的黑果枸杞,其生长指标、生理指标、成分含量对外源胁迫的响应或耐胁迫机制,成为研究热点。陈海魁[8]、但罗君[9]、郭有燕[10]等,分别利用NaCl胁迫、干旱胁迫对黑果枸杞加以研究,得出有利于黑果枸杞生长的最佳盐浓度及最佳土壤水分亏缺,证明黑果枸杞具有较高的耐盐碱及耐旱性。

由于黑果枸杞繁殖快速,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不同产区的引种栽培试验也迅速发展。黑果枸杞主产区为青海、新疆、甘肃、内蒙等地,分析文献发现将黑果枸杞引种到山西省静乐县地区[11]、北京地区[12]、山东海滨盐碱地区[13]、辽西[14]等地区均取得成功。由地区引种成功的实验来看,黑果枸杞经过适当的种植技术调整,有望在全国部分适宜地区引种栽培。但其引种后的产量及质量情况鲜有文献报道。

2.3.2 黑果枸杞有效成分研究 黑果枸杞果实中具有生理活性成分包括花色苷、原花青素、多糖、黄酮及多酚类物质[15],共有103篇文献对黑果枸杞有效成分进行研究,占总论文量的16%。各有效成分相关研究文献数量见图4。由图4可见,黑果枸杞的多糖、花色苷及原花青素是黑果枸杞有效成分的研究重点。

图4 黑果枸杞有效成分研究文献数量

103篇文献中,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的文献有67篇,占有效成分研究发文量的一半以上,尤其是对花色素类物质的提取分离。原花青素是目前公信度最高的黑果枸杞质量检测指标性成分,但由于原花青素的提取与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多方面有关,因此响应面法在黑果枸杞有效成分的提取中应用甚广。许丹丹等[16]采用超声-微波回流提取黑果枸杞,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功率和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设计实验,以原花青素得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黑果枸杞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参数。李彩霞等[17]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果胶酶提取黑果枸杞花青素工艺条件。赵文娟等[18]通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建立了该工艺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是一种综合试验设计和数学建模的优化方法,可有效减少试验次数,并可考察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19],因此在黑果枸杞成分提取试验中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2.3.3 黑果枸杞药理活性研究 有关黑果枸杞药理活性的研究,目前相关文献共57篇,占总论文量的9%,且抗氧化活性研究相关文献37篇,占黑果枸杞活性研究文献的65%。黑果枸杞抗氧化作用主要表现为对1, 1-二苯基-2-苦肼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抗氧化性的衍生研究发现黑果枸杞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20];黑果枸杞口服液有显著的小鼠体内抗氧化活性[21];补充黑果枸杞子可有效提高机体尤其是骨骼肌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调节机体的抗氧化应激损伤能力,预防和延缓氧化应激损伤及运动疲劳的发生与发展[22]。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物质有多酚、花色苷、黄酮、多糖、黑果枸杞色素共5种活性成分,其中研究最多的是黑果枸杞中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具体研究文献数量分布见图5。除抗氧化活性外,黑果枸杞还具有延缓衰老、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抗疲劳、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生物活性[23]。

图5 黑果枸杞抗氧化成分及其论文数量分布

2.3.4 黑果枸杞产品开发 黑果枸杞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小浆果类保健品,产品的研发还没有进入正轨。统计发现黑果枸杞产品研发的文献较少,仅计11篇,所研发的产品有黑果枸杞果酒、果醋、复合饮料等。李文新等[24]以黑果枸杞汁和葡萄汁为原料,将两种果汁混合发酵得复合果酒,其酒精度为12.7%,果酒酒香浓厚,酒体澄清透明,呈酒红色。陈海魁等[25]将黑果枸杞利用发酵工艺生产果醋,得到的果醋风味纯正,具有水果香味,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保健型果醋。王芳芳[26]利用黑果枸杞与红枣的不同配比,研制出色调协调、有光泽感,具有红枣特殊香味和黑果枸杞微涩感的复合型饮料。黑果枸杞目前市面上的产品还有黑果枸杞泡腾片、软糖、速溶饮料及功能性饮片等产品。

3 讨论

黑果枸杞作为一种具有药用价值新产品,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且黑果枸杞天然生长在高寒、盐碱、沙漠地区,耐寒、耐盐碱、抗旱能力强,除具有药用价值外还是非常优秀的治理荒漠化的树种。由于黑果枸杞人工栽培年限少,栽培技术成为现阶段的研究重点。如将黑果枸杞的生态价值与药用价值结合起来,规范种植技术、制定相应的药材质量标准,既能为药用植物新资源开发提供参考,也能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据文献报道,黑果枸杞具有延缓衰老、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抗疲劳、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生物活性,由此可见黑果枸杞在药用价值上有巨大的潜力。但从整体上看,黑果枸杞的药理活性研究,目前仅有57篇文献,主要集中于抗氧化活性。由于药理活性研究的方向单一导致后期产品的匮乏,是目前黑果枸杞产业面临的重大问题。黑果枸杞中含有大量的花青素类成分,该类成分在食品工业中已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再者,黑果枸杞作为治疗心热病、陈热病、妇科病的藏药,也可开发为相关医疗产品。总的来说,黑果枸杞产品研正处于萌芽阶段,发展前景广阔,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综上,632篇文献中,黑果枸杞既可作为食品,也可作为药材,应用范围广。但存在药理研究方向单一、产品研发能力薄弱等问题。后续研究应对加强药理活性的广泛探索,以此扩大产品开发范围。同时还可将黑果枸杞用于防沙固土,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黑果花青素枸杞
是酸是碱?黑枸杞知道
核桃黑果病的发生与防治
宁夏六月枸杞红
枸杞到底是怎么养生的?
原花青素B2通过Akt/FoxO4通路拮抗内皮细胞衰老的实验研究
黑果枸杞化学成分研究
黑果枸杞在辽西地区的栽培技术
花青素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细胞GST-π表达的影响
黑果菝葜根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山楸梅浆果中花青素提取方法的优化和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