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研究

2018-12-14 09:57重庆市荣昌区妇幼保健院402460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23期
关键词:肌电肌纤维盆底

王 燕(重庆市荣昌区妇幼保健院 402460)

相关研究显示,女性经过妊娠及分娩后,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产后的护理工作,会对产妇的盆底肌肉及相关神经造成一定损伤[1]。产妇在妊娠期随着胎儿的长大,羊水量增加,使母体的子宫体积和重量大大增加。由于在分娩过程中对盆底肌肉及盆底神经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牵拉,对产妇分娩后的盆底结构及盆底功能均可能造成可逆或不可逆的改变和影响。其中盆底功能障碍是主要问题之一。盆底功能障碍是女性患者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盆腔支持结构薄弱而造成盆腔脏器位置和功能异常的一组疾病,对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2-3],会导致其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粪失禁、性功能障碍、盆腔脏器脱垂等疾病。并且还会导致患者心理障碍,不利于疾病的改善。其中,最常见的是子宫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会对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4-6]。因此,要想促进患者疾病问题的改善,需要对女性患者的盆底肌进行有效的治疗和训练,有利于避免出现阴道松弛等问题。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本研究采用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这种治疗方式运用到产后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24例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 21~58岁,平均(39.5±18.5)岁;对照组患者年龄 22~57岁,平均(39.5±17.5)岁。2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1.2.1 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均符合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相关诊断标准,其中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性欲减退、性高潮障碍、性交痛等方面问题;(2)患者家属对其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1.2.2 排除标准 (1)患者为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2)患者存在心、肝、肺等严重疾病;(3)患者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缺乏良好的治疗依从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式 (1)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即传统阴道哑铃训练方法进行盆底肌肉的锻炼。为了避免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舒适感,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需要将治疗用的哑铃球部涂抹少量润滑液后放入患者的阴道中,并且指导患者收缩阴道夹持哑铃进行相应的治疗。每天1次,每次约15 min,2个月为1个疗程。(2)观察组则使用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期间,为了提升治疗效果,患者需要采用仰卧位方式进行盆底肌肉的锻炼,并且在这过程中紧缩肛门,持续3~5 s之后放松肌肉,通过这一动作反复练习15~30 min,每天2~3次,有利于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在使用盆底肌电刺激治疗期间,医护人员需要将南京伟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盆底医疗器械运用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相应的仪器刺激患者的尿道括约肌,并且还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调整相应电刺激方案。若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存在着对电刺激敏感度较差的问题,医护人员需适当增加电刺激,加强脉冲强度,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2个月为1个疗程。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1.2.2 观察指标 (1)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及盆底Ⅰ类肌纤维的疲劳度;(2)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改善情况。

1.2.3 评定标准 (1)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及盆底Ⅰ类肌纤维疲劳度评价标准;(2)焦虑抑郁评分标准。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患者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及盆底Ⅰ类肌纤维疲劳度比较 观察组经过治疗后,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和盆底Ⅰ类肌纤维疲劳度[分别为(10.23±0.25)、(10.56±0.69)μV 和(-0.03±0.02)%]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6.41±0.11)、(8.35±0.23)μV 和(-0.25±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及盆底Ⅰ类肌纤维疲劳度比较(±s)

表1 2组患者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及盆底Ⅰ类肌纤维疲劳度比较(±s)

组别n Ⅰ类肌纤维肌电压(μV)Ⅱ类肌纤维肌电压(μV)盆底Ⅰ类肌纤维疲劳度(%)观察组对照组62 62 10.23±0.25 6.41±0.11 10.56±0.69 8.35±0.23-0.03±0.02-0.25±0.08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的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焦虑量表评分为(14.44±3.23)分,抑郁量表评分为(15.48±2.9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3±4.03)分和(22.66±3.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比较(±s,分)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62 62焦虑量表评分治疗前30.14±5.52 29.66±4.89治疗后14.44±3.23 22.23±4.03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32.23±5.85 33.03±6.02治疗后15.48±2.96 22.66±3.38

3 讨 论

分娩及妊娠是造成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因为女性在妊娠过程中腹压不断增加,加重了盆底组织的负担,不仅会对女性的括约肌造成严重损伤,同时还会对女性的盆底神经造成一定损伤,从而削弱盆底肌肉收缩的能力,对女性正常的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7-8]。同时,由于部分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导致患者在接受医护人员治疗期间感到焦虑、紧张等,从而导致患者在治疗期间缺乏对医护人员的治疗依从性,不利于患者自身疾病的改善,影响患者健康状况。目前,临床上针对盆底器官功能障碍主要采取常规盆底肌肉训练,主要方法是对产后女性进行唤醒盆底肌肉及神经操作,有利于促进患者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的改善[9-10]。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通过对患者进行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对在阴道内放置的电极给予不同参数的电刺激,进而刺激到肌肉的不常规收缩,增强盆底肌的控制力,最终有效提高患者的控尿能力,对于患者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的改善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帮助患者改善自身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问题[11-13]。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经过使用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后的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及盆底Ⅰ类肌纤维疲劳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焦虑抑郁的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使用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14-15]。

综上所述,对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使用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的改善,同时对患者心理问题的改善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肌电肌纤维盆底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婴儿颅骨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2例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武定鸡肌纤维特性形成规律研究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