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娜,阚奇伟(眉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胸外科,四川6000)
心内科患者尤其是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出现胸腔积液并不少见[1-2],其中部分患者经抗心力衰竭、胸腔穿刺抽液等治疗效果仍然不佳,只得借助置管引流。此类患者多存在较严重的基础疾病,故对胸腔积液的引流方式值得关注[3]。本院心内科(以下简称本科)最常采用的引流方式为置管闭式引流和穿刺置管引流,2种操作有明显差别。为了比较2种引流方式的优缺点,本研究对近年来在本科行胸腔积液双侧引流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资料
1.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7年5月在本科行胸腔积液双侧引流患者62例,其中男37例,女25例;年龄 48~91岁,平均(70.51±9.13)岁;胸腔积液在中量及中量以上53例,少量至中量9例,但患者有胸闷、呼吸困难等表现,经常规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有10例患者为复发性胸腔积液。46例有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其中42例为本科复治并长期门诊随诊患者;9例为冠心病在本科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3例为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2例为冠状动脉造影后并发液气胸;2例为缩窄性心包炎。分组:操作前采用投币方式随机分为置管闭式引流组(29例)和穿刺置管引流组(33例)。2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积液量、初发、心力衰竭、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肺部感染、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缩窄性心包炎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心血管疾病患者,同时有中量及中量以上胸腔积液,或中量以下积液伴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需要行胸腔积液引流的患者。排除标准:患者病情特殊,只适合做其中一种操作,或患者仅选择其中一种操作。
1.2 方法
1.2.1 引流操作
1.2.1.1 置管闭式引流操作 常规选择腋中线至腋后线第6~8肋间作为引流口,消毒、铺巾及局部麻醉,做1.5~2.0 cm长皮肤切口,钝性分离进入胸膜腔,置入F28或F32胸腔引流管,引流管的最后一个侧孔进入胸膜腔并距离胸壁至少3.0 cm,于引流管两侧伤口各缝1针丝线使管周不漏液,并以此线固定引流管,褥式缝合1针预置线待拔管时收拢伤口,拔管后常规2周视伤口愈合情况拆线。置管后护理人员定时挤捏引流管防止阻塞,嘱患者定时做咳嗽动作,尽量更换体位促进引流。
1.2.1.2 穿刺置管引流操作 根据B超或胸部CT选择积液最多的且低垂部位作为引流点,穿刺点局部麻醉,穿刺抽得积液后置入V330管,用输液贴膜或胶布固定引流管,连接引流袋,由护理人员定时挤捏引流管道防止阻塞,嘱患者定时做咳嗽动作,尽量更换体位促进引流。2组患者均在置管后第3天复查胸部CT,了解肺部及胸膜腔内情况。
1.2.2 观察内容 以问卷调查方式获得患者面对操作时的紧张程度。通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获得患者疼痛评分,于置管后2 d每天评分1次,取平均值作为该患者疼痛分值。置管后2 d通过患者回答提问及同一名医务人员的观察,判断患者活动是否受影响,观察患者置管前后的一般活动,包括翻身、起床、下地、行走、上厕所及有效咳痰等情况。统计2组胸膜反应、气胸、引流管阻塞、伤口潮湿的发生率。气胸的判断依据置管后第3天的胸部CT检查结果;伤口潮湿是从置管开始到拔管后伤口愈合为止对伤口的观察,伤口潮湿包括渗液、感染、裂开等不良情况,由1名医务人员观察、判断。置管后记录每天引流量,计算第1~5天中当天尚有引流管的患者平均引流量,绘制时间引流量变化曲线图,观察引流量变化趋势。随访拔管后3个月内胸腔积液转归。
表1 2组患者紧张程度比较[n(%)]
表2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四格表资料χ2检验,多样本率的比较采用行列表资料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者紧张程度比较 面对操作,置管闭式引流组感到恐惧、紧张的患者比例高于穿刺置管引流组,较紧张、不紧张的患者比例低于穿刺置管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719,P=0.021)。见表1。
2.2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与穿刺置管引流组比较,置管闭式引流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较高,活动受影响、少量气胸及引流口潮湿的发生率较高,但管道阻塞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引流效果 动态观察引流量,置管闭式引流组引流量曲线下降陡直,前2 d每天引流量明显多于后3 d每天引流量。穿刺置管引流组引流量曲线下降相对平缓,每天引流量变化相对较小。见图1。
图1 2种引流方式动态引流量图
2.4 近期随访 随访3个月,置管闭式引流组5例(17.24%)患者仍有少量胸腔积液,穿刺置管引流组6例(18.18%)患者仍有少量胸腔积液;2组各有1例(3.45%、3.03%)复发中量胸腔积液而再次住院,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胸腔积液是心内科常见情况[4-5],积液多见于双侧胸腔,常提示全心功能明显下降[6],其中不少患者合并一个或多个内科疾病,如肺部感染、肺气肿、肺心病、呼吸功能不全甚至呼吸衰竭等。中量以上胸腔积液甚至部分少量积液患者均可能影响呼吸功能,进而加重心脏疾病[7]。这些患者应行置管引流,以缓解心肺压迫、增加通气、改善缺氧及肺部感染。
置管引流既要考虑到减少创伤和刺激,又要考虑到引流的通畅性。从积液性质分析,渗出液更容易导致引流管阻塞。尽管心力衰竭所致胸膜腔积液主要为漏出液[8],蛋白含量低,不易凝固。但长时间置管后,仍然会有明显的纤维蛋白沉积导致管腔阻塞,或引流管口被纤维膜包裹,难以达到充分引流的效果。其实不少心力衰竭患者常常合并肺部感染,而且容易波及胸膜腔,特别是有胸膜腔积液时,有的发展为脓胸;引流管的刺激也会导致胸膜发炎;而且异物置入又可增加感染概率。这些都是使漏出液变为渗出液的原因。胸膜腔的不规则,以及患者因心脏疾病而活动减少,都是不利于引流的因素,容易导致在胸膜腔低垂部位或相对潜在的部位液体积聚,这些部位积液不能及时引出就容易形成包裹,之后更难引出,而且很多发展为包裹性积脓致反复发热。
从快速引流的角度考虑,宜选择置管闭式引流[9]。但置管闭式引流也有其不足,尽管切口不大,仍需切开各层,尤其是皮肤和壁层胸膜的切开会产生明显疼痛,部分患者感到紧张(41.38%)甚至恐惧(27.59%)。胸壁切开难免进入少量气体,也可对胸膜产生一定刺激。紧张、疼痛及胸膜刺激等,对心脏病患者都很不利。作者曾经多次遇到行置管闭式引流操作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或原有心律失常加重。如果再出现其他并发症,则更能加重病情,比如诱发复张性肺水肿、哮喘等。因为引流管牵拉固定线、刺激胸膜产生疼痛,其压迫肋间神经,稍有活动更是疼痛尖锐,很多患者会被迫或有意减少活动,这不仅不利于恢复,还容易导致痰液坠积及褥疮。拔管后胸壁创道可能残留积液影响愈合,此类患者又多为愈合能力差的老年人,个别可能伤口感染、化脓,需拆线、换药或二期缝合,有时还会引发患者不良情绪。
而V330管穿刺置管引流操作简单,仅有孔道,无须缝线,管道细软,疼痛轻微[10],容易被患者接受[11]。本研究结果显示,穿刺置管引流组恐惧和紧张的患者比例明显较低,疼痛评分较低,较少患者活动受影响,引流口潮湿的发生率也低。不仅如此,临床工作中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操作者也更愿意选择穿刺置管引流,其原因除了因为较小的创伤和刺激外,还可能因为操作更简单、护理更容易,甚至不需专门护理,患者可自提引流袋适当下床活动。
当然,V330管也有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管道容易阻塞,引流效果不佳,不利于较快排除积液。本研究中穿刺置管引流组管道阻塞率高达27.27%,而置管闭式引流组仅为6.90%(P=0.036)。后者大量液体在前2天内引出,之后迅速减少。而穿刺置管引流组前2 d引流量相对较少,之后引流量下降也相对缓慢。V330管引流效果较差的原因:(1)管道细,容易折叠;(2)V330管与引流袋需要转换接头,接口处是容易阻塞的部位;(3)引流袋没有负压吸引作用,甚至有时可能受外力作用而变为正压。为了促进V330管引流效果,减少阻塞的发生,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缩短挤捏管道的间隔时间,并做到有效挤捏;(2)鼓励患者经常更换体位,适当咳嗽,促进积液排出;(3)用空针抽生理盐水适当冲洗管道,必要时加尿激酶,减少纤维形成、降低积液黏滞度利于引流[12-13];(4)加强护理,并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参与观察,及时检查发现异常,防止管道折叠、移位甚至脱落[14-15];(5)定时更换引流袋和转换装置,及时排放引流袋中引流液。
尽管V330管引流效果相对较差,但通过拔管后3个月的近期随访,2组中残留胸腔积液的比例及中量以上胸腔积液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2种引流方式对治疗后近期胸腔积液的转归无明显影响。
总之,心血管疾病并发胸腔积液需引流的患者,置管闭式引流和穿刺置管引流各有优缺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如积液感染、伴出血、浑浊、黏稠、量大,最好选择置管闭式引流;如积液非大量、较清、易于引流,或需避免对患者较大刺激,则可选择穿刺置管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