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婉清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应突破学校和课堂的局限,尽可能地面向社会。课前准备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那么教师应如何有效引领课前准备呢?笔者结合教学实例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课前搜集,丰富课堂教学
1. 明确要求,有的放矢。
《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能力目标有明确规定: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能够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问题。但品德学科教材所呈现的都是单元主题,如果只是简单笼统地要求学生围绕主题搜集资料,学生会茫然无措,势必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混乱现象。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讲清课前准备的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搜集资料。例如,笔者执教《中秋节》(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这课前,并没有宽泛笼统地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而是提出明确要求,做到有的放矢:A. 向长辈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并从日历上找到中秋节这一天;B. 回忆今年和家人是怎么过中秋节的;C. 搜集与中秋节习俗有关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学生带着明确的要求搜集资料,既减轻了负担,又提高了效率,为接下来的整理做好了准备。
2. 指明路径,分工合作。
由于学生年龄小,活动能力弱,平时活动基本局限在学校、家庭这两点一线,因此在学生搜集资料前,教师须进行搜集渠道和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把资料搜集的触角延伸到身边的每个角落,确保学生材料准备工作的顺畅进行。
如教学《变化中的社区》(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这课前,笔者先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即社区的变化,分为住房条件、道路建设、环境卫生、文化生活四方面,然后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自由组合展开调查。笔者指导道路建设小组成员实地考察,观察所经过的道路有什么不同;指导环境卫生小组成员回家采访爷爷奶奶,让他们谈谈以前和现在的生活环境,对比发生的变化……由于对资料搜集指明了路径,学生能明白真正有效的信息来自于自己周边的人、事、物,从而更加踊跃地参与活动,从多种途径搜集需要的资料。
二、课前体验,充实课堂教学
为生活做准备的唯一方法就是进行生活。因此,品德教育应遵循“生活—教学—生活”的规律。教师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课前的情境创设、实践参与,孕育相应的情感体验,为课堂学习做好情感的铺垫。
1. 创设情境,体验感悟。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生活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书本。教学《爸爸妈妈抚育我》(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这一课前,笔者事先为学生建立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组织他们参与“护蛋一星期,体会父母心”体验活动。每位学生自备一枚生鸡蛋,一周之内随身携带(除体育课和洗澡外),要像妈妈那样无微不至地照顾“蛋宝宝”,不能让它有半点损伤。学生的保护措施可谓是五花八门,有垫海绵的,有包纸巾的……尽管如此,“蛋宝宝”还是险象环生。一周还不到,学生们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想法,迫不及待地向彼此倾诉:“真是太难了!”有了切身体验后,再上这一课,许多学生都有感而发,真切地体会到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情感被激发出来。实践证明,创设情境也是一种换位体验,能有效提高品德课堂实效。
2. 参与实践,知行统一。
“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马卡连柯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品德教学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以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教学《爸爸妈妈抚育我》这课前,笔者还组织部分学生在课前留心观察父母每天在家的日常工作,并利用双休日进行“小鬼当家”的实践活动,即从早晨买早点、买菜起,安排好一天的饮食起居(煮饭可除外),包括洗菜、洗碗、打扫卫生、收拾房间、替大人干活……这样的课前实践,既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又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发自内心产生对父母的崇敬之情、孝敬之心。这样“润物细无声”的实践活动,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为新课教学做了较好的准备与铺垫,其教育效果不言而喻。
三、课前调查,提升课堂教学
调查活动是《课程标准》提出的一种常用的方法。课前调查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对所关注的问题进行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深入的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调查、整理、分析等能力。
1. 细化问题,化难为易。
调查的内容就像一个面,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能力不足,会陷入一片茫然之中,因此教师要化面为点,将笼统的调查内容设计成细目化的问题。这样能降低学生的调查难度,使其有“法”可依,易于调查。
笔者执教《变化中的社区》一课前,着实很为难:社区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变化,包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而一节课只有40分钟,如果直截了当地让学生调查社区的变化,学生必然会毫无头绪,茫然无措。最后,笔者依据教材,结合当地社区实际,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四方面——住房条件、道路建设、环境卫生、文化生活。再以问题的形式引领学生:你最想调查了解的是哪一方面的变化?选择其中一方面查找相关资料,搜集社区变化的图片、文字或视频,调查的方式可以是采访询问、实地考察等。在这一连串的指导下,学生调查的方向明确了,内容充实了,同时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2. 借助表格,化繁为简。
将调查内容设计成表格的形式,能化繁为简,更清晰明了。在授课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表格式的调查方式锁定调查目标,提高课前调查的有效性。如教学《变化中的社区》一课前,笔者就设计了一张名为“小眼睛大发现”的表格,布置学生调查了解社区近30年的变化情况。
当然,在调查之前,教师还应根据具体内容指导调查的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及时解决调查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金代元好问诗云:“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若把“金针”转为“教学的秘诀”,笔者认为,在品德学科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绣鸳鸯”,还要把“金针”巧妙地传给学生,让学生活用“金针”。而搜集、体验、调查就是提高品德課堂教学实效的三枚“金针”。 教师要善于鼓励和引导学生巧施“金针”,有目的、有计划地做好课前准备活动,使品德课堂更实用、更有效。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新塘街道瑞鹊小学责任编辑:庄严黄晓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