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及意义,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强推进农村教育服务建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大推进农产品监管力度,营造和谐发展空间。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问题;对策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及意义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尤其城乡发展之间的不平衡,不仅制约着农业农村发展,还制约着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提升,更制约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既有利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有利于2035年实现基本现代化,更有利于实现2050年现代化强国目标。[2]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
1、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不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10年的13090元扩大到了2016年的21253元。据统计,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要比国家现代化总体水平约低10%,农业现代化的滞后已经成为了我国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突出短板。没有农业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3]
2、农业科技应用不充分,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
乡村振兴归根结底要靠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来实现,而提高生产力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那么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必然少不了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应用,因为科技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必要条件。然而由于受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我国西部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并不充分,远远落后于东部,而且在西部很多农村仍然采用畜力耕作。因此,西部地区平均农业劳动生产率为0.3左右,据统计东部农业生产率最高的省份与西部最低的相差近6倍。此外,我国基层普遍缺乏农业专业技术性人才。
3、农村教育资源不充足,农民科技文化素养较差
据统计,现在我国大约有7亿多农村人口,其中有60%以上的农民处于一种文盲或半文盲的状态,农民的文化素养普遍不高、农业知识匮乏。这主要是由于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更倾向于城市,而对于农村教育经费投入长期不足,导致农村教育资源配备并不充足。[4]必然造成农民文化的素养较低、思想观念落后,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前提,而农民既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又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那么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养是十分有必要的。[5]
4、农产品供需不协调,市场监管效果较弱
我国社会生产力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已经得到飞速发展,农业生产在数量上已经充分满足了国内需求;但是在质量方面并不能满足城乡居民绿色消费需求,而且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此外,由于法律以及制度建设的不完善,市场调节监管效果较弱、机制不健全,因此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
1、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乡村振興战略的实施一定离不开乡村的产业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必要前提。但是我国大多数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以单一化、粗放式的农业为主。随着工业高速发展,农业已然成为弱势产业,这就需要工业反哺农业。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模式,例如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进行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以及农产品深加工销售,并且加快农业与旅游、养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6]以产业的融合为契机构建城乡融合发展,逐步推进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最终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2、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落后于东部,农业科技是其关键因素之一。因为农业现代化外在特征就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科技成果的不断创新应用,就不会有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积极推进科学技术创新。既要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又要不断培养农业技术人才,鼓励其服务于农村;更要对农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出本土资源的最大效益。科学技术创新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动力,而科技人才是技术的创造者;科学管理就是将人才、技术以及农业生产结合在一起的纽带。技术的创新、人才的培养、管理的科学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以及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最终带动农业生产水平的全面提高,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7]
3、加强推进农村教育服务建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农民既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又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受益者。因此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政府在不断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扶持的同时应不断加强对农民职业技能教育,制定优惠政策以鼓励高校的农林专业学生到基层去锻炼自己、服务农业发展,从而有效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为农业发展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同时,基层政府应积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国家政策、管理经营等方面的服务。
4、加大推进农产品监管力度,营造和谐发展空间
目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首要工作,尤其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关系着人的生命健康。因此政府要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力度:首先,提高农民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水平,增强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8]其次,政府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制假售假的企业依法严惩;对于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依法强制其整改或关闭。再次,政府在加强农产品监管的同时也要坚持指导农民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营造一个和谐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EB/OL].人民网,2017-10-18.
[2]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二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N].农业日报,2017-11-03.
[3] 瞿建蓉.乡村振兴为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N].新疆日报(汉),2017-12-9.
[4] 张县.城乡二元结构下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纳税,2017(17).
[5] 周绪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南方农业,2017(5).
[6] 刘懿锋.深化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路径研究[J].奋斗,2017(3).
[7] 黎勇,刘新平,王克林,高昌海.我国中部地带农业现代化建设途径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
[8] 颜皆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7(14).
【作者简介】
吕恒宇(1989—)男,汉族,陕西定边人,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