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宏业
刘亦功至今仍记得二十多年前他刚进入公司时的情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内乘用车零星起步,1991年整个中国汽车产销量还不到100万辆,而作为第一个经济化规模建设的整车合资项目,一汽一大众起步即规划年产15万辆,可谓首开先河。“难度当然也不小,那会儿是边建设边生产,公司上下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激动落泪的场景到现在还是历历在目。
让刘亦功感到特别欣慰的是,当年的那股子拼劲儿又回来了。8月30日,一汽一大众华北基地建成投产仪式在天津举行。该工厂投资130亿元,年产能30万辆,未来将生产大众和奥迪两个品牌车型。项目自启动到建成投产仅用时23个月,建设速度是整个大众集团内部工厂中最快的一个。
实际上不只是华北基地快,整个一汽一大众都像是冲上了高速赛道。华北基地落成,也意味着一汽一大众全国五大基地战略布局正式合龙。从3月29日至8月30日,不到半年时间,一汽一大众4座新工厂先后启用,这样的速度和效率,无论对一汽集团还是大众集团,甚至放到全球汽车业来看,都是绝无仅有。以至于德国人惊呼,也只有在中国,才能诞生这样的奇迹。
布局合龙 愿景升级
更不用说,在这一年里,一汽一大众将陆续投产9款全新车型,史上最密集的新车投放+史上最集中的新厂落成,将这一年日程挤得满满的。年初,一汽一大众将2018年定位为“攻坚”之年,攻坚二字即由来于此。
从1991年长春起步,如今发展到五大基地、4万多名中外方员工,不同思想、不同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深耕中国市场27年,一汽一大众如今已经收获1700万个用户;更重要的是,一汽一大众已经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作用,仅在新建成的华北基地,新工厂就有望新增就业2万人,带动落户的零部件供应商总产值预计可达300亿至400亿元,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增长点……而这不过是企业成立以来的沧海一粟,刘亦功充满骄傲地说,在汽车行业,一汽一大众是改革开放40年的一个缩影。
就像是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从3月份开始,一汽一大众进入密集的收获期。3月29日,长春奥迪Q工厂建成投产;5月28日,华东基地建成投产;6月22日,华南基地二期项目建成投产;8月30日,华北基地落地圆满收尾。加上今年新增的105万辆,一汽一大众产能接近300万辆大关。
值得注意的是,一系列最新落成的工厂不只是制造基地这么简单,在一汽一大众规划里,它们是“2025战略”中的基本一环。2017年11月,一汽一大众对外发布企业“2025战略”,将企业愿景、企业使命从“打造中国最优秀的汽车合资企业”升级为“打造中国最优秀的汽车企业”。
深化改革 胆大心细
齐刷刷的六条红领带,包括刘亦功、王维忠、范希军、董修惠等在内的公司经管会成员一起出现在华北基地现场。“我们不仅要在合资企业中领先,在整个汽车行业中也要领先”,谈起未来的愿景,六人异口同声说到。他们认为,一汽一大众过去27年的发展成果是靠改革开放,未来一方面要深化改革,另一方面要靠创新。
这是一个涵盖宏伟的战略规划,也是一个庞大的投资计划,刘亦功透露,仅从产品上来看,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未来几年投资大约是700亿人民币。即将明年发布的第三品牌也会投入55亿人民币,再加上合资公司研发投入25亿人民币,汽车企业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吞金兽。
资金到位、产品到位,但这还不够,在奔向2025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环节,那就是人才。公司主管人事的副总经理王维忠介绍,这两年新基地多了,一汽一大众更加重视人才培训体系。以长春为孵化器,这两年陆陆续续已向青岛和天津输送了2800多人。谈到下一步工作,王维忠说,他的目标是建立更具创新感的人事激励机制,摸索出来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评价、培训模型。
某种程度上,一汽一大众已经成为面向一汽集团乃至中国汽车业的人才高地。仅在去年年底,一汽集团就从一汽一大众借调不少人才进入红旗团队,为复兴红旗品牌提供支持。实际上,一汽一大众还有一个美誉
汽车行业黄埔军校。刘亦功表示,作为合资企业,为集团提供资金、人才支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戴在一汽一大众头上类似的光环还可以列出更多,成立27年,累计产销1700万辆新车,给国家缴纳税金超过4000亿元,拉动了1200多家经销商以及700多家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连续7年蝉联“中国最佳雇主”称号。
从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家轿时代开辟者,到当下乘用车市场的领导者,一汽一大众的每一步,都在中国汽车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刘亦功说,基于当前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一汽一大众已经提出要开启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决策。回顾过往,有过举步维艰,有过高歌猛进。站在新时代的十字路口,一汽一大众人更需要“胆大心细”,面对挑战,就是要敢为人先、大胆创新,将全体系提升核心竞争力放在根本位置。4個工厂集中落地,9款新车型汹涌上市,是一场必须克服的“攻坚”,也是一汽一大众下一阶段深化改革、激励创新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