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丹
[摘要]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进入该院内科治疗的10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静脉血各项指标。结果 经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5.93%及96.30%,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血清C肽及餐后2 h血清C肽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糖尿病患者实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良好,能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控制血糖指标处于正常范围内,客观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使用及推广。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糖尿病;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7(a)-0149-02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已成为糖尿病发病大国。糖尿病作为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杀手,其发病率过高的原因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及人均生活水平提高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特别是城市居民原有的膳食习惯及饮食结构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旦遭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则糖尿病发病人数日益增多[1-2]。即便糖尿病治疗得到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的关注及重视,但是尚未出现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临床以控制血糖及预防并发症为核心理念,而如何做好糖尿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术促进糖尿病患者医护满意度的关键。该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选取收治的10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围绕人性化护理在其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进入该院内科治疗的10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中,男35例、女19例,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45岁、中位数年龄为(52.3±3.1)岁,中位数病程为(3.1±0.5)年;观察组中男34例,女20例,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46岁、中位数年龄为(52.2±3.1)岁、中位数病程为(3.1±0.6)年。结合上述资料发现,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中各项信息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具备纳入对比研究的价值,并且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悉此次实验内容及实验流程自愿签署实验同意书,获得伦理协会同意。排除标准:两组患者均不存在其他急性或慢性疾病;两组患者均不存在胆固醇或高血压等合并性疾病;两组患者均不存在沟通障碍及精神疾病。
1.2 方法
该次入选的所有患者均需采取常规调脂、降压对症方法医治,对照组在该基础上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对患者开展健康知识宣教,培养患者形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及膳食习惯,定期复检血糖记录其变化情况。观察组患者实行人性化护理,即:①护理人员于患者入院时建立相应的个体护理档案,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及护理计划,面向患者及其家属开展疾病知识健康宣教,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糖尿病治疗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大大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其生活质量,并且利用微信或QQ等即時通讯软件建立病友群,便于患者与患者间沟通交流;②护理人员善于观察患者面部微表情变化理解患者内心矛盾,耐心倾听患者疑问以专业角度为出发点做到答疑解惑消除其负性情绪,确保沟通态度亲切平和及用词浅显易懂,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及支持,努力创造相互包容及相互理解的和谐护患关系,充分发挥医疗环境对改变预后效果的积极作用;③护理人员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膳食摄入表,不断调整患者个体膳食方案,严格控制每日糖分摄入量,尽可能于餐前及餐后2 h测定1次血糖,并且指导患者按时用药定量用药,促使其形成正确的用药习惯,以阿卡波糖片为例叮嘱患者50 mg/次,3次/d口服,避免不及时用药影响治疗效果;④护理人员做好患者足部及鞋袜的定期检查工作,便于提早发现被破坏的隐匿足部组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为足部提供强有力的保护,并且叮嘱患者尽可能每晚使用温水泡脚控制泡脚时间不得超过10 min,切忌用力揉捏足部预防造成擦伤情况,鼓励患者每日开展运动锻炼避免下肢肌肉萎缩;⑤护理人员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调整胰岛素注射剂量,尽可能将胰岛素注射时间设置为餐前,针对餐后2 h血糖偏高的患者则调整至餐后1 h注射胰岛素,并且保持病房内干净整洁,定时通风确保室内空气处于流通状态,做好病房内灭虫灭蚊工作,控制室内温度及湿度,叮嘱患者保护皮肤避免出现擦伤情况。
1.3 判断指标
以该院自行研发的护理调查问卷为参照向两组患者进行发放对比其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主要包括不满意、基本满意及满意3个指标,并且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脉空腹血糖、餐后2 h静脉血糖、空腹血清C肽及餐后2 h血清C肽等指标[3-4]。
1.4 统计方法
该次实验选择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得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在护理满意情况方面的比较
对照组不满意13例、基本满意23例及满意23例,总护理满意度为75.93%;观察组不满意2例、基本满意27例及满意25例,总护理满意度为96.30%。经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5.93%及96.30%,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水平情况比较
经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血清C肽及餐后2 h血清C肽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作为临床常见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涉及精神因素、遗传因素及免疫功能障碍等,造成患者胰岛素功能下降,导致水电解质、糖代谢及脂肪代谢等生命体征混乱形成糖尿病[5-6]。一旦形成糖尿病则存在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的可能性,例如:糖尿病足及高血压等,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秉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面向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以全方位角度为出发点综合考虑患者实际情况,着重强调改善护患关系促使患者切身感受来自护理人员情感层面的支持。同时,人性化护理不止能拉近患者与护理人员间距离实现护患间无隙沟通,更能实时观察患者病情进程情况予以相应的护理服务,客观上加快患者机体康复速度。此外,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要求较为严格,要求护理人员以患者及其家属为切入点予以心理疏导,有利于患者树立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7-8]。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方案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的提高,并控制血糖指标处于正常范围内,客观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使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君.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评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5):174-175.
[2] 梁雁玲,杨洁薇,郑映龙.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9):163-165.
[3] 刘秀娟.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6):212.
[4] 卢丹.探究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4):157-158.
[5] 孟凡娟.人性化服務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3):129-130.
[6] 王瑜.糖尿病护理中人性化理念的应用及价值评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142-143.
[7] 罗秀琼,任云霞,杨晓娟,等.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1):169-171.
[8] 刘正汉,汪洪静.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A1):243.
(收稿日期:2018-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