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建
在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政策支持下,吉林省近年发展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势头,增速在东北地区基本保持在前列。吉林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吉林大米、木耳、人参等几类农产品是吉林省的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吉林省的农产品也应当依托互联网打开销路、占有市场,借助互联网辐射至全国甚至全世界。
2015年以来,国家不断出台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吉林省深入贯彻党的意见精神,抓住产业变革中的机遇,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和惠民生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吉林省人民政府2015年10月发布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1月发布了《关于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吉林省商务厅2018年4月发布了《关于推进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推进县域电子商务发展,商务厅还组织了省级县域电子商务试点项目建设现场交流会,指导第三批省级县域电子商务试点县有序开展试点项目,确保实现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的目标。吉林省人民政府还在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的协同发展,力争为吉林省电子商务的发展积极创造良好的环境。
吉林省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引导强化产品供应商、经销商和服务商深度合作,推动吉林地标产品“走出去”,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力争打造“一乡一特色、一县一名品、一市一地标”产业新价值体系,助力我省新经济发展。比如目前吉林省的通化市,围绕大健康主题进行产业调整,不断发展壮大人参、中药材、山葡萄、食(药)用菌、蓝莓等特色产业。通化地区的集安市建立了吉林省唯一一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人参现代农业产业园,集科研、生产、加工、商贸、旅游、文化“六位一体”具有通化特色的人参产业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2017年度,通化地区的特产总产值已超过200亿元。特色产业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其他地区也在示范下,积极寻找、调整各自的特色产业。
吉林省网民数量将近15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50%以上,吉林省电子商务服务、网上营销、跨境电商遍及全省,截至2017年,在农村已有1.3万多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服务范围已覆盖70%的县和60%的乡村。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已达3300多亿元,连续三年增长超过30%,全省电子商务企业达6000多家,网上活跃卖家12万户以上,电商直接从业者达20多万人,直接劳动就业人数达86万多人。不论是企业还是农民,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竞争的意识越来越强,打破了原来的本地经销模式,缩短了时间,拓宽了空间,力争实现借助互联网打造品牌、打响品牌。为实现吉品打造、助力双创和扶贫帮困,2018年吉林省商务厅主办、吉林省互联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吉林省电子商务云平台上线,牢牢抓住吉林省市场的痛点和难点,多县域已经与省电子商务云平台达成战略合作,旨在通过电子商务与地方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吉林特色产品上行,主要产品为特色农产品,如大米、菌类、参类、少数民族特色用品和食品等两千多种,同时以生态、有机、名优特产品为主的线下体验店也同时挂牌运营,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发展。
吉林省的电子商务发展近几年取得了一些成绩,如通化县成为全省电子商务试点县和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辉南县成立了全省首家县级农资电商服务平台,百余种特色产品上线销售,成为京东的第一家“县级馆”;延吉市入选全国电子商务百强县行列。但是根据阿里巴巴研究院数据显示,吉林省的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大致在中游水平,较之排名靠前的浙江省、江苏省等差距还比较大。吉林省县域电子商务发展处于全国第四梯队,即县域电子商务处于发展的阶段,距离发达及较发达的第一、第二、第三梯队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2015年中国县域电子商务报告》表明电商创业和网购消费最活跃的50个县吉林省均未上榜。这表明吉林省县域电子商务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吉林省县域电子商务主要采用的方式依然是传统的B2B、B2C和C2C,新兴的移动电子商务模式等还不成熟。现有的电子商务模式更多还是依靠企业自身的单打独斗,企业之间没有抱团意识,政府的导向协调力度不够,各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思路尚不是十分清晰,电子商务信息管理滞后、真实性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品质电商平台运营尚不成熟,刚刚建立云商平台推广省内特色产品。
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促进产销衔接和公平交易,增加农民收入方面优势明显。目前,吉林省各县域越来越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但是由于人力、财力的限制,在互联网基础设施上仍处于落后水平,这个问题更突出体现在农村,直接影响特色产品品牌的打造。另外,交通基础设施也对电子商务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对县域道路的规划与建设维护不够,一些村镇的道路破损得不到及时修复。物流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环节,我省物流的体系化和数字化管理不足,物流的效率尚待提高。另外,电子商务发展还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力争减少包装上的浪费,发展绿色电子商务模式。
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数据的处理,像阿里、百度等都有自己的数据处理机构,这都要依靠人才来实现,而吉林省近年人才流失较为严重,能够投身县域基层的人才就更少,专业人才的短缺,电子商务信息化处理能力不够,难以依靠数据调整经营方向与经营策略,管理效率大大降低。
吉林省各县域有不同的地理标志产品,各地区政府应当抓住自身主要优势,将各自的特色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进行整合,形成一体化与规模化,培育特色产业和品牌和电商经营主体,解决好县域电商“卖什么”、“谁来卖”的问题。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的同时,加强政府的组织领导,建立各部门的联系协调长效机制,让企业能够在创新发展的同时能够“依靠”政府。其他各县域也应当抓住各地区的主要产品,围绕特色产品调整产业,发展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的发展最主要依赖的就是网络基础设施环境,吉林省各县域应当大力建设网络硬件,力争实现光纤入户,大力发展无线宽带。还有就是保证省内及与外界连接的道路畅通,形成交通运输网络,并且保证道路的及时维护与修复,为产品的物流运输做好保障。有了良好的网络运营环境,还应当建立信息化数据库,对县域电子商务实施信息化管理,及时分析数据的变化,利用大数据及时调整县域电子商务的经营方式和方向,这样能够让相关企业和农户有的放矢,不再盲目转变生产与经营。
品牌价值已经是现代经济中不得不重视的部分,品牌能够吸引消费者,拓宽市场,带来集群效应。吉林省的电子商务相对落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如浙江义务、海宁,就是因为特色产品鲜明,打响了自身品牌才在全国县域经济中名列前茅。吉林省近几年也越来越重视品牌与知识产权的创建和保护,“长白山人参”、“吉林大米”、“黄松甸木耳”等品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也给这些产品的电子商务带来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宣传有限,还有很多企业没有充分认清平台开发运营的战略意义,商务等相关政府部门应当树立主动服务的意识,宣传平台功能,组织企业开展供需对接活动,推荐当地优秀企业和优质地标产品入驻平台,构建网络销售直通车,搭建线上销售体系,助力农产品上行,努力探索电商发展的新路径。
吉林省的物流行业增长潜力是比较大的,2017年度快递业务量17569.40万件,增长26.5%;快递业务收入30.45亿元,增长21.2%,该数据仅是快递的业务情况,不包含邮政包裹业务,但是东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物流效率较发达地区仍然差距较大,特殊的生鲜运输要求还不能得到完全的满足,物流产业园区还没有形成规模,所以建立网络化、数字化的物流产业园区,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才是创新创业的基础和根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除了政府加大对电商企业的扶持力度,还应当鼓励、引导县域农民积极创业,提升企业和农民的电子商务技术水平。通过与高等院校产教研合作及技术、管理培训,培养出全面掌握生产、销售、管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吉林省县域发展离不开特色农业,如何实现特色农业与互联网对接,发展具有优势的电子商务模式,政府应当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积极打造自有品牌,提高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素质,助力吉林省经济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