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颖,左 军,何 畅,王 洋,李 昂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人文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4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对医药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医药营销或者市场营销(医药营销方向)等相关专业。但这类专业目前开设的时间较短,大部分院校在培养方式上采用与医学、医药专业相类似的培养模式,在教学上重理论而轻实践。同时,伴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加大了对医药产品和医药服务的需求,在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医药产品流通环节中急需医药营销人才,尤其是既懂得医药知识,又具有营销技巧的人才。翻转课堂也称为反转教学、教育视频点播教学。所谓“翻转”就是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颠倒,其教学理念是“先学后教”,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医药营销专业的课程教学中,为医学院校培养出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医药营销专业人才提供教学实践指导。
教学实践环节薄弱,脱离市场需求。目前的医药营销专业主要依托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的,而不是依托企业和社会对岗位的需求进行。一些院校的医药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存在差异性和随意性,教师及学生对实践内容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受自身资源禀赋和社会资源条件不同等原因影响,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难以得到锻炼和提升,影响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方案有待完善。由于医药营销专业的开设年限较短,一些院校的课程设置还处于边建设、边改进的阶段;课程设置不够完善,一些课程的设置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特别是新开设的课程,教学效果还有待考核和检验。教学大纲的制定有待完善,一些医学医药类的课程受学时限制在内容讲授上难以全局掌握,一些课程的设置存在学科的交叉重复现象,使得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出现混乱,影响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师资力量有限,缺少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医药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良好的师资力量,特别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教师对人才培养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所以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有一些教师是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缺乏营销的实践经验,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医药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既具有较强实践经验又具有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和岗位需求的医药营销专业人才。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Inverted Classroom)这一教学理念最早是由乔纳森·伯格曼(Jonathan Bergman)在2011年提出的,他将翻转课堂定义为“一种混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学习的教学模式”。此后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在教育界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并且在全球得到了推广和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了本质的变化,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学生在上课之前通过互联网进行资料查阅、视频学习和讨论交流,而教师在课堂上不再进行知识的讲授,转变为问题的辅导、解答疑惑和试验协助等。因此,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利用。教学资源是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开展而提供的各种可被利用的素材。广义的教学资源是指教学过程中被教学者利用的一切要素,包括“人、财、物、信息”等资源。而狭义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学资料、教学环境以及教学后援系统。
教学资料。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前利用网络或者教师布置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过程就需要科学合理的教学资料。教学资料包含了大部分的教学内容,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比如多媒体课件、图像、影像、音频、视频、动画等,信息化的教学资料比纸质的教学资料流通和传播方便,便于学生查找收集。翻转课堂中的信息化教学资料应该具有数字化处理、海量存储以及智能化管理和使用的特点,它不是简单的网络学习,而是保留了传统课堂内的互动和交流。翻转课堂的教学资源中的视频要短小精悍、没有多余画面。
教学环境。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环境主要指学校、教室以及课堂的系列环境。而在翻转课堂这个以网络和多媒体为依托的教学模式下,教学环境还包括家庭自主学习环境、多人网络学习环境等跳跃了时空限制的各种教学环境。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影响了现代教育方法的转变和创新,学生利用网络的学习平台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也可以有针对性的学习,真正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教师利用网络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打破了传统课堂人数、时间、地点的限制,将更多的优质教学内容上传网络,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教学服务。网络化的教学环境能够将学习引入到一个智慧学习的阶段,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建立智慧学习环境。
教学后援系统,也即教学管理系统。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翻转课堂教学都离不开良好运行的教学后援系统。教学后援系统的目标是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后援系统的主要内容有过程管理、质量管理和平台管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注重过程管理,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周密的设计和实现,包括网络自主学习和面授答疑两个基本教学过程。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管理包括线上线下的各个教学环节的监督检查,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平台管理方面,翻转课堂网络学习平台是一个综合性的为师生教学提供服务的后援支撑系统,平台的稳定运行是保障学习的基础。
翻转课堂在医药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应用是一个不断深入和细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教学模式。国内有关翻转课堂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探索较早的是2011年重庆市某中学的翻转课堂基本模式探讨,之后有山东省某中学的课堂全翻转,及至2013年由国内20所知名学校组成慕课联盟“C20慕课联盟”,一系列探索和实践才使得翻转课堂成为了教育信息化的热点问题。如何推动翻转课堂在医药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应用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具体从中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翻转课堂模式在医药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应用。
中观,即教学过程的变化。依据学习场所的不同,呈现出家庭和学校的翻转、学校内的翻转。家庭和学校的翻转要求学生在家自主学习,家庭要具备学习的技术环境支持,在家庭中完成知识的传授,之后再参与课堂学习。在上课之前要自学教材、观看微视频、完成练习、在线测试、提出问题。在课堂上与老师面对面交流,师生互动,教师为学生解决问题,进行课堂点拨、总结反思、布置扩展练习。而在学校内的翻转,就是根据教学大纲的安排完成知识的传授和内化。翻转之后的课内活动是问题导向型的学习,聚焦问题的解决,主要有互动质疑、反馈讲评、小组讨论、心得分享等。针对医药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在课前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应该多增加一些药品营销成功的典型案例,充分利用案例教学的优势,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注重实践性和时效性,紧跟市场的实际情况,做到及时更新教学案例,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微观,即教学活动的调整。微观视角的教学活动调整是课内的翻转。在一个课时内进行教学翻转,可以在前半节课由老师播放微视频、案例等教学材料,学生设定学习的进度,完成学习,自主整理学习的内容,包括学习收获和疑问等,在课堂的后半节课可以与老师进行交流和探讨,做巩固练习,加强练习,最终掌握知识内容。教学活动的调整还体现在课堂上由以往的以老师“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调整后的课堂学习形式是问题解决型的模式,教师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问题的搜集和整理,根据医药营销专业的特点,设置一些情境来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随后教师在通过课堂测试等形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布置扩展练习,由学生在课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研讨。
无论是中观教学过程的调整,还是微观教学活动的变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都是在信息技术的助推下将“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课堂教学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师生角色的转变,将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和提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
翻转课堂这个以移动学习终端为载体、以微课为切入点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学校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内容。尽管国内外的实验研究数据表明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并没有太大的突破,但透过国内外应用的实践分析,已经看到了翻转课堂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医药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翻转课堂的应用空间是巨大的,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来提升医药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