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达国家经验的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财务会计教育专业为例

2018-12-06 09:34姜美玲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9期
关键词:财务会计应用型实训

康 玲,姜美玲

(广西财经学院 会计与审计学院,南宁 530003)

一、发达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为了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推动社会前进,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美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均是以实用性为主,不仅专业设置紧跟社会需求,而且在课程安排中专业课和实践课均占有极大的比重。此外,美国高校积极调动社会力量,使得每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都有来自相应行业的企业积极参与,大大提高了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二)英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英国的专业课程设置具有层级化的特点,学生通过修读不同层级的课程,从而在毕业时获得对应的资格。例如,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的课程分为文凭课程和学位课程两种。文凭课程主要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职业性非常强,课程难度低。学位课程则强调理学术性、体系性,难度要求较高。学生修读完学位课程且考核结束后即获得学士学位证书;若学生只修满文凭课程,则只能拿到文凭而不能拿到学位证书。

(三)德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德国对应用型人才的授课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使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实地参观等方式,还采取任务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自由分组、自主选择研究的课题,最终根据学生在查阅文献资料、小组间讨论归纳要点、所得出的总结和汇报等方面表现情况来评定成绩。采取这一方法,无疑对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起到重要作用。

二、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

由于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起步较晚且多由地方高校负责,因此,当前我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依旧处于探索阶段。虽然我国已意识到现阶段的培养模式难以满足社会的发展,并积极进行探索及改革,但在师资方面、授课方面、资源方面和校企合作方面上仍存在相关问题。

(一)师资队伍普遍缺少企业实践经验

目前,我国高校的师资队伍一般直接从博士或硕士毕业生中选拔。他们往往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却普遍缺少企业实践经验。多数高校教师刚毕业即应聘做教师,他们从一个高校毕业到另外一个高校任职或留校任教,没有经历过企业的实践锻炼,导致部分教师能够很好地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却不能有效开展实践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上尚缺火候。

(二)授课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当前,我国的人才培养大多重理论轻实践,授课过程中教师极为重视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却忽略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及综合能力,导致授课方式单一,课堂氛围枯燥,学生主观能动性较低。

(三)实践教学资源缺乏

实践教学资源缺乏、实训基地建设不足是制约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另一重要因素。我国实践教学的资源一般包括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但由于近年来的扩招,实训基地的扩建速度已难以跟上学生扩招速度。

(四)校企合作停留于表面

校企合作仅存在表面意义,并没有进展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质阶段。普通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况更多的则是依据自行设立的目标来编写培养方案,从而实施培养过程和培养结果评价,缺少与社会和企业的沟通交流,导致所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不符。

三、发达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以财务会计教育专业为例

(一)教师队伍的建设

1.加强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

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具有永久性。对于财务会计教育专业的老师来说,一要提升专业素质,二要积累实践经验。因此,财会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总结企业所需要的新理论和技能,才能传授给学生最新颖的理论和技能。同时,学校应号召教师挂职财务岗位进行磨炼,加强其与企业财务人员的沟通,拉近财会理论和实践教学的间距,以便于把授课内容和实践技巧进行相应整合,完善并优化教学理念。

2.导师制的设立

导师制是在老师与学生相互进行选择之后,聘请经验丰富的教师,采用个别辅导的方式担任学生导师的制度。也就是说,导师对学生的职业导向、实践课程、论文写作、就业等环节进行引导,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并解决问题。除此之外,导师还应在学生的思想、生活、心理方面给予同样的关心和指导,使学生能加强自身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二)教学与评定的创新

1.课程的交叉安排及融合

当前,我国财务会计教育专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市场需求脱轨。究其原因是在校内的课程设置及培养过程中,涉及到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方面相对较少。因此,在课程设置及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将职业证书课程与学术课程的交叉安排及融合。例如,财务会计教育专业的就业面相对较广,学生大多在大、中专院校做教师或就业于企事业单位、金融行业。因此,可以在课程中增加一些选修课程,如教育知识与能力、个人理财、银行管理、公司信贷、金融市场基础等。这些课程对于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等具有极大帮助,也在磨炼专业技能的同时极大程度地增强了学生的求职竞争力。

2.开设模拟课堂

模拟课堂教学是指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模拟岗位上饰演职业人物,进行职业锻炼的教学模式。以财务会计教育专业为例,就是由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会计相关课题,运用所学到的教育学、会计教学方法等课程中的理论课程,独立完成教案设计,并以同学为模拟学习者,相继踏上讲台讲课和评课。这种上课方式的转变,不仅可以促进师生间的交流沟通,也能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锻炼学生在公共场合的表达能力。对财务会计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一举两得,不仅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能增加实际讲课经验,提高专业技能。

3.成绩评定增加实践教育指标

国内应用型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着考试内容片面的问题,考试成绩一般只是结课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各占一定比例进行组合。该方式很难全面考核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更是无法得知。因此,对现有考试模式进行改革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必的重要步骤。我们可以把考核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两种,理论知识部分仍采用考试成绩加平时成绩的方式,但需综合学期内的分阶段考试成绩,力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课程的核心理论知识及学习内容,也能使老师对学生各阶段的理论学习情况有初步把握。而实践考核部分部分,则应根据课程性质和专业特点进行不同形式的考核,如利用会计软件考查学生实战能力,或者开设上述所说的模拟课堂,锻炼学生教案撰写和相关知识的讲授能力等,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实现真正的“应用型”。

(三)建立校园实训基地

1.建立真正经济业务往来的校园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财务会计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会计实务操作与实训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创建可进行经济业务往来的校园实训基地刻不容缓。现阶段,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基本已经建成集教学、仿真实习、实验等功能为一体的实验室。实验室有计算机、会计实务软件等供学生进行操作。但在实训过程中,往往都是按照教材中提及的步骤进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求知欲,对信息的形成和处理就无法形成一个系统性的认识。因此,实训内容由仿真到全真,让学生亲身体验有真正经济业务往来的财务工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2.开展分岗轮换实训模式

传统的会计校园实训由始至终都是由个人来完成所有业务,学生既是会计又是财务主管,凭证的编制和审核、账簿的登记均为一人完成,无法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财务各岗位的互相牵制和严密性。而在分岗轮换实训模式下,学生可分组组成会计机构,参与经济业务的处理,在此过程中可以对不同岗位的工作流程有直观的认识,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处理各岗事务,可以明确各自职责,为将来的就业奠定实践基础。

(四)增强校企、校校合作

1.与企业达成合作关系

在我国,学生的学习区域一般局限于学校,与企业、社会沟通较少,造成了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的弊端。其原因在于,高校与企业双方尚未充分认识到合作对自身发展的意义,彼此间缺乏信任。以财务会计教育专业为例,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达成长久且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双方须构建合作平台,成立如校企合作事务部等机构,为推进双方合作奠定基础;并拟定相关工作制度,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在合作中实现资源共享,为学生增加实习经验、增强工作体验,压缩由学生到工作者的角色转变时间等提供有利条件。

2.高校间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美国的“常春藤联盟”(成员有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八所名校),英国的“红砖联盟”(成员有伯明翰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六所院校)等高校合作组织无疑为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有意义的启发。校校合作可以在强校间开展,也可以在强校与弱校间形成。强校间的合作,双方可以共建教学课程体系,共同推出优秀精品课程,提升教师课程建设水平等。在与弱校间的合作中,强校可以指导对方开展教学任务,锻炼对方教师的授课能力。以财务会计教育专业所处的财经类院校为例,可以与政法类院校甚至综合性大学合作,多方积极开展沟通与交流,力求培养出的应用型人才能够满足当代经济社会的需要。

猜你喜欢
财务会计应用型实训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混合式项目化教学模式探讨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
基于OBE理念的工程造价实训课程教学探索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