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华
【摘要】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概念教学十分关键,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效强化教学实践,加深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程度.本文结合案例对有效进行高中数学概念教学进行探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案例
一、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概述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概念教学十分关键,是学生认知相关知识的前提,所有的知识讲解过程都要建立在数学概念学习之上,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对教学基础技能进行分析,保证教学实践的完整性,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升习题的解答效率.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度分析和自主探究,强化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保证数学思路的完整性.教师在实践中结合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从抽象内容中总结事物本质,确保学生能进一步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概括学习.
第一,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问题学习背景,教师要引导学生调取知识框架,确保知识结构的完整性[1].第二,要利用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对学生进行自主式引导,形成综合分析的结构,教师的教学案例要贴合实际.第三,从总结中把握共性,了解概念的本质.第四,利用精确的数学语言完善概念定义,在讲解过程中要结合教材的教学流程和设计.第五,利用正例或者是反例对概念题目进行深度分析和探讨,确保学生能对概念内部的关键词有深度认知.第六,结合案例开展概念应用和实践.第七,拓展学习思路,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案例探析
本文以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三章3.1.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中的“直线的倾斜角”为例,探析数学概念的教学.
教师要向学生进行倾斜角的概念教学,可利用设问的方式有效引导自主探究相关教学内容.教师利用标准化教学流程有效开展数学教学,按照概念引入、概念生成以及概念深化的顺序引导学生逐步对高中数学概念有明确认知.
图1
第一,概念的引入.图1是经过一点的无数条直线,若要利用坐标将其区分开需要借助什么手段?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并且提高学生对于倾斜角作用的认知,有效提高对坐标法在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几何画板对直线束进行有效约束和处理,要求学生在观察相关参数后,有效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引导学生围绕坐标系的基础性基点,结合直线和坐标系对直线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和分析.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能有效得出利用倾斜角对直线进行区分.
第二,概念的生成.教师要利用直线和x轴所成的角度对其进行区分,在读取四个角的过程中,选取更加有效且科学的角度,引导学生了解坐标轴的基点效果.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不同,对知识点会生成不同的理解,这就会导致学生最终的选择出现偏差.因此,教师要建立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生成更加有效的概念结构.教师要对学生的选取方式和选取结果进行有效分析,
图2
结合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两个坐标轴,将横轴作为x轴,并且取向右为正方向.将纵轴作为y轴,并且取向上为正方向.在完善方向性判定后,就能对不同的角進行分析,得出最终的倾斜角,如图2所示.
以x轴正方向作为基准,将x轴作为角的一边(取正向),将直线作为角的另一边(取向上方向),则这个角就是直线的倾斜角[2].
第三,概念的深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倾斜角的取值范围进行确定和划分,经过点的直线倾斜角是否能借助相互关系利用数学式进行表述.在讨论和分析后,得出倾斜角定义的取值范围是从0°到180°之间(不含180°,注意直线向上的方向和x轴的正向).
结合上述案例不难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关联知识有明确的认知,完善教学流程的同时,确保教学框架结构的完整性:(1)教师要借助有效的课堂导入过程,确保学生能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上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度分析和集中内化.并且,利用已有的知识搭建新的数学概念体系,提高学习效率.(2)数学概念往往较为抽象,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究和挖掘,不能一蹴而就.(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概念学习时,要将概念和实际知识结构结合在一起,确保概念学习和实际认知水平相适应,从而真正提高学习效果.(4)教师要选择适宜的教学背景进行情景创设,确保能直观、自然的过渡,保证学生对概念有更加清晰、明确的认知,从而提升对概念的理解和实际应用的水平[3].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集中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好教学设计,设定有效的问题情境,真正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深度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概念教学时,还要保证学生能从本质了解概念内涵和外延,优化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学习思路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完成高中数学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杨少华.浅谈促进高中数学概念理解的有效教学[J].科教导刊,2013(3):68,100.
[2]刘海振.在数学教学中促进概念教学的方法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5):145-146.
[3]丁银凯.“先行组织者”在高中函数概念教学中的应用:“同化”“化归”与“再识”[J].数学教育学报,2017(6):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