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苏娟, 金正芳, 刘凤霞, 唐庆艳, 顾 敏
(江苏省高邮市中医医院 肿瘤科, 江苏 高邮, 225600)
近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持续增长态势,超过80%的患者被发现或确诊时就已处于中晚期[1-2]。在癌症的诊治过程中,患者由于长期放化疗所致的痛苦、自我形象的紊乱甚至部分功能的丧失等问题,常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及疲乏感,严重影响治疗效果,降低生活质量[3-4]。因此,癌症患者的心理调节尤为重要。中医情志护理是利用药物手段之外的方式来改变患者的心境、意识等心理状态,达到缓解或控制病症的方法[5]。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中晚期癌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指导,现报告如下。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7年8月—2018年4月选取肿瘤科病房收治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癌症中晚期;②年龄≥18岁;③病情稳定,具备基本的理解和交流能力;④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有认知障碍或精神类疾患;②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③正在服用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59.84±11.18)岁;肿瘤类型:胃癌5例,肺癌11例,直肠癌4例,乳腺癌8例,食管癌4例;TNM分期:Ⅱ期6例,Ⅲ期11例,Ⅳ期15例。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平均年龄(60.32±9.83)岁;肿瘤类型:胃癌7例,肺癌8例,直肠癌5例,乳腺癌6例,食管癌6例;TNM分期:Ⅱ期7例,Ⅲ期13例,Ⅳ期12例。2组性别、年龄、肿瘤类型、癌症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给予癌症常规护理,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放、化疗后不良反应,及时做好对症处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纠正营养不良;鼓励患者适时下床活动,并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协助患者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
1.2.2 中医情志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情志护理,由4名经验丰富、经过情志疗法培训的中医护理骨干实施,具体干预方法如下。
1.2.2.1 疏泄开导: 入院时,护理人员通过查阅病历和评估的方式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况,耐心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建立对疾病治疗和转归的正确认知。同时,以诚恳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引导其倾诉心中的郁结,通过哭泣、流泪、大喊等方式使负性情绪得以宣泄,并鼓励其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减轻心理负担。
1.2.2.2 五行音乐疗法: 依据中医“顺其脏腑施乐法”的思想,选取石峰先生创作的中医五行音乐,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脏腑辨证,针对性地选用角(肝)、徵(心)、宫(脾)、商(肺)、羽(肾)5套音乐[6]。患者佩戴耳机聆听音乐,身体自然放松,声音控制在40 dB左右(以舒适为宜),2次/d,每次至少30 min。
1.2.2.3 移情易性: 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鼓励其多与家属交流,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情绪状态及兴趣爱好,鼓励其参加散步、打太极拳等活动,为其播放娱乐身心的视频如相声小品、歌舞表演等节目,从而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1.2.2.4 以情胜情: 以“五行相克”理论为依据,通过“喜胜忧”“悲胜怒”的相互制约关系来进行心理疏导,如对于情绪忧伤的患者,通过唤起美好的回忆来激发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情绪愤怒的患者,通过引导其大哭一场来消解怒气。
1.2.2.5 穴位按摩: 指导患者及家属按摩百会、肝俞、胆俞、合谷、太冲等穴位,以达到疏肝解郁、安神宁志的目的。每个穴位按摩5 min,早晚各按摩1 次。
分别于干预前、干预2周后对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癌因性疲乏状况进行评价。①负性情绪: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7],用于评估患者过去1周的主观感受。量表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各20个条目。所有条目得分相加为总粗分,将总粗分乘以1.25即为标准分。SAS标准分临界值为50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为重度焦虑。SDS标准分临界值为53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②癌因性疲乏:采用Okuyama编制的癌症疲乏量表(CFS)[8],用于调查癌症患者的疲乏状况。量表包含躯体疲乏、情感疲乏和认知疲乏3个维度,共15个条目。各条目按0~4级评分,所有条目得分累计即为总分,分值越高则表示患者疲乏越严重。
干预前,2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分
干预前,2组CFS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CFS量表的躯体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维度评分及CF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干预前后CFS量表评分比较 分
祖国医学认为,人是形与神的有机结合体。“形”是指生物形质,而“神”则是指精神活动,“形”与“神”两者缺一不可,由此形成了中医学的“形神整体观”,人的精神活动与健康和疾病的密切关系也奠定了中医情志护理的理论基础[9]。中医将人的情志概括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太盛或不及均可能引起体内气血逆乱及脏腑功能失调,不仅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也影响着疾病的发展与转归。中医情志护理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患者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增强其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减轻或消除各种因素所致的躯体症状,使患者能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从而达到早日康复目的的方法[10]。研究[11]表明,有效的情志护理可使患者气机条达,气血顺畅,进而促进全身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防止气滞血瘀痰凝,从而对疾病的康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中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尤以焦虑、抑郁最为突出。研究[12]表明,晚期癌症患者的焦虑发生率为67.4%,抑郁发生率为63.4%,远高于一般人群(15.1% ~ 22.9%),严重影响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积极的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十分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下降,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医情志护理能有效改善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黄履芳[13]的研究结果一致。中医情志护理的方法有很多,疏泄开导是最便捷、效果最佳的方法之一[14]。本研究中,护理人员通过耐心地说理和开导来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消除思想顾虑,并鼓励患者倾诉心中的郁结,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使负性情绪得以缓解。同时,根据“五音入五脏”的原理及“五行相克”理论,护理人员采用五行音乐疗法和情志相胜疗法对不同患者进行辨证施护,调和全身气血津液,改善脏腑功能,从而达到平衡身心、畅达情志的目的。此外,护理人员还根据不同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兴趣爱好适当安排娱乐活动,以分散其注意力,调节心理状态,使之怡情悦性而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癌因性疲乏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身体虚弱、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认知功能下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状况、家庭和社会功能及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15]。疲乏属中医“虚劳”范畴,是由脏腑虚损、气血亏虚、阴阳失调相兼致病,中医在改善患者的疲乏症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16]。研究[17-21]表明,音乐疗法、太极拳、情志相胜疗法、穴位按摩等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癌症患者的疲乏症状,尤以多种方法联合效果最佳。本研究综合运用了疏泄开导、音乐疗法、移情易性、以情胜情及穴位按摩的方法对中晚期癌症患者进行干预,结果显示,干预2周后,观察组患者在躯体疲乏、情感疲乏及认知疲乏维度评分上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医情志护理能有效缓解中晚期癌症患者的身体、情感及认知疲乏状况。音乐疗法对身心的调节具有积极的作用,本研究中护理人员依据脏腑辨证为患者选择音乐聆听,使其脏腑与曲调共鸣,从而畅通情志、舒缓身心。有氧运动是临床缓解癌因性疲乏的重要措施之一,散步、太极拳等活动的运用也有助于患者舒筋通络、调理脏腑、平衡体内的阴阳气血,使其摆脱负性情绪的干扰,进而改善疲乏症状[18]。
综上所述,中医情志护理应用于中晚期癌症患者中,能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缓解癌因性疲乏状况,从而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不断提升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