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抢救中的护理干预分析

2018-12-04 02:12邹丽芳陈永芳张金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17期
关键词:心肌梗塞反应时间病情

邹丽芳 陈永芳 叶 衍 张金玲

(福建省立金山医院,福建福州350001)

急性心肌梗塞临床主要表现为剧烈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并伴随发热、恶心、呕吐、腹胀、神志不清等,严重时会并发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多诱发于便秘、饮酒、过劳、激动、暴饮暴食等,临床上多进行抗休克、溶栓、镇痛、吸氧、介入等治疗,同时还需要及时进行有效的护理,降低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威胁[1]。基于此,本次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92例,为其实施针对性的急诊护理干预,并进行研究,旨在总结相关的临床经验,促进医院持续发展,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92例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男:26 例,女:20例,年龄:52-80 岁,平均年龄(65.85±12.32)岁;心肌前间壁梗塞患者 12例,心肌广泛前间壁梗塞患者8例,急性下壁梗塞患者10例,后侧壁梗塞患者10例,前壁梗塞患者4例,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患者2例。对照组:男:25例,女:21 例,年龄:53-79 岁,平均年龄(65.84±11.25)岁,心肌前间壁梗塞患者11例,心肌广泛前间壁梗塞患者9例,急性下壁梗塞患者12例,后侧壁梗塞患者10例,前壁梗塞患者2例,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患者2例。对比分析两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符合临床研究标准。

诊断标准:结合相关的检查和患者的临床症状,参考《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中相关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2]。纳入标准:符合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标准的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持续性胸痛30分钟以上患者,检查显示导联ST段抬高。排除标准:含服硝酸甘油临床症状缓解患者,发病时间在6小时以上患者,年龄在80岁以上患者,严重高血压患者,半年内发生过脑血管意外的患者,有活动性出血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针对性急诊护理。出诊:接诊台在接到120急救电话后,应立即通知相关医务人员出诊,并立即启动急救程序。通知手术护理人员做好急救准备(除颤仪、吸引器、呼吸机等抢救设备和仪器),急诊医务人员要利用出车的时间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的了解,并指导家属实施基础的护理,告知其不要担心,并多与患者进行沟通,给予其心理安慰,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等待救援[3]。生命体征检测:急诊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为其实施心电图检测,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制定初步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急诊护理:急诊人员在到达急救现场后应立即为患者实施面罩给氧(氧流量4-6L/min;氧气浓度40%-60%)、心电图检测,并为其建立静脉通道等,并做好相关的病情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尿量、疼痛情况,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心血管扩张剂,并给予相应的镇静和止痛药物。并发症护理:针对性与心律失常的患者,急诊人员接诊后一直到入院进行治疗,应给予及时且持续性的心电监护,并密切观察其心电图改善情况,一旦出现室前收缩(>5次/分钟)症状,应立即通知医师,并协助医师进行急救。针对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人员在为其输液的过程中,应避免输液过快。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并为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其可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来进行治疗。针对此类患者,护理人员要叮嘱其在排便过程中切勿用力排便,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护理过程中一旦发现心律失常的症状,应立即协助其取半卧位,并告知医生,遵医嘱实施抢救[4]。针对休克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并密切监测(1h/次)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待患者病情缓解后,应加强对患者精神、身体状态的检测,若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

1.3 分析指标

分析两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效果、预后情况、住院时间、急救反应时间及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量表进行评估,满分100分,非常满意:评分在90分之间;一般:评分在70-90分之间;较差:评分在70分以下,评分与患者的满意度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分析,计量资料(住院时间、急救反应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护理效果、预后情况)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临床研究资料对比,P值区间在0.00-0.05之间,具有临床统计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效果

研究组患者出现显效30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护理效果 91.30%(42/46),对照组患者出现显效24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护理效果73.91%(34/46),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χ2=4.842。

2.2 预后情况对比,详见表1

表1 预后情况对比[n(%)]

2.3 相关指标对比,详见表2

表2 相关指标对比(±s)

表2 相关指标对比(±s)

注:相关指标对比显示,研究组住院时间(13.26±2.25)d,急救反应时间(23.68±4.37)min,差异显著,P<0.05。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4 6 4 6住院时间(d)1 3.2 6±2.2 5 2 1.3 8±3.3 3 1 3.7 0 3 0.0 0 0急救反应时间(m i n)2 3.6 8±4.3 7 4 0.3 6±3.6 1 1 9.9 5 8 0.0 0 0

2.4 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护理前满意度为(60.24±10.36)分,护理后满意度为(95.64±4.25)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满意度为 (61.22±11.24) 分,护理后满意度为(80.15±2.26) 分,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t=21.826。

3 讨论

急诊心肌梗塞患者临床上给予药物治疗和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并不能完全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伴随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电图变化,容易出现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影响[5]。该病在临床上具有发病急、起病快、死亡率高的特征,基于此,医务人员在进行治疗时,应密切的观察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为治疗和护理奠定基础。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护理效果为91.30%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死亡率为4.35%,并发症为6.25%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医务人员在接诊后,迅速出诊,并在出诊过程中通过电话于患者家属保持联合,增加对患者病情的了解,缩短急诊反应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发生情况。刘丽惠[6]研究中,研究中死亡率为0.00%低于对照组,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研究组住院时间(13.26±2.25)d,急救反应时间(23.68±4.37)min低对照组,满意度为(95.64±4.25)分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检测,通过相关的检测结果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措施,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电图变化,避免出现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变化,实施针对性的急诊护理,可以明显的降低急救反应时间,使急诊护理具备极高的可行性,从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7]。

综合上述,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抢救中实施针对性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可以为后续的治疗争取时间,护理后患者满意度较高,预后情况较好,可以明显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急诊反应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借鉴和推广。

猜你喜欢
心肌梗塞反应时间病情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硫脲浓度及反应时间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砷影响
用反应时间研究氛围灯颜色亮度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7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治分析
静脉溶栓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除有机物除磷系统中好氧反应时间参数优化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