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紫霄
摘 要:当“小学语文阅读”遇上“整本书教学”,是指让整本书阅读与语文阅读的课堂牵起手来,在多元化主题的引领下,合理安排教学时间,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读本,有效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大量的作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学生语言发展,锻炼学生思维品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主题交流;整本书教学;阅读指导
一、建构整本书阅读的拓展体系
根据阅读教学的主题,选定适合小学生的整本书阅读书目,建构整本书阅读的拓展体系;从“阅读主题”的触发点、共振点出发,关注小学生年龄、性别特点,选择大容量、多角度,重文学濡染、重文化传承的整本书阅读书目。
二、确立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策略
(一)从作品出发,从儿童出发,设计整本书阅读交流的主题
文学的功能在于拓宽人的经验。儿童即使具有无限的潜能,但也需要大量的阅读素材作为积累,才有成长的可能。儿童文学是写给儿童的文学,是以儿童为出发点的。因此,整本书阅读交流主题的设计要符合以下三点:有张力,能引发多元思考;有细节,可深入语言层面;有延伸,能观照现实生活。
(二)利用语文课、阅读课展开课堂导读、朗读、交流、拓展
整本书阅读的指导要让“共同讲述故事的图画和文字”与“以主题为引线的整本书教学”有机结合,展开课堂导读、朗读、交流、拓展。利用语文课、阅读课读整本书、读图画书。在课堂上以自由读、精彩段落共读、以读带写等方式层层递进。
三、聚焦整本书教学的课堂研究
(一)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欲望
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整本书阅读教学借助各种多媒体技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把课堂上相关的资源进行整合,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激发孩子们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在执教《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导读课时,我选择了由故事中章节内容编写而成的“电车之歌”开头,让孩子们跟随轻松有趣的音乐说唱,再加上动作,一起感受豆蔻镇上居民的快乐,并提出相关问题:“你感觉居民们在这个小镇上的生活怎么样?他们为什么天天都生活得这么快乐呢?”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供思考,在制造悬念的同时,增加了阅读期待值,从而引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通过主题交流提升对文本的理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读的过程中应让学生自然产生见解和思考,在与老师沟通的过程中提出疑问,通过交流回顾精彩片段解决问题,理解文本所要传达的主题,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本书阅读。
例如,在执教《格林童话》交流课时,我与孩子们回顾了其中的经典章节《六只天鹅》。在交流了阅读感受之后,孩子们都被主人公的勇敢、善良、智慧所打动,至此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格林童话》这本书中还有没有类似这样凭借着勇气和智慧战胜邪恶的故事?孩子们顿时打开了话匣子,列举出了书中许多的故事章节,如《大拇指历险记》《勇敢的小裁缝》等。于是我趁热打铁,让孩子说出从这些故事中获得的感悟,从而引出这本书所想要传达给人们的哲理:无论是现实还是童话,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都会存在,但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颗善良的、明辨是非的心,勇敢地、智慧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三)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逐步深入主题
所谓比较阅读,简而言之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將两种或几种文字材料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老师应该做的就是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中,教会学生比较阅读的技巧与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本学期我有幸聆听了资深老师的《柳林风声》阅读交流课,其中比较阅读的教学设计令人印象深刻。第一,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领略这本动物童话的艺术魅力;第二,比较四个主人公的出场形式,感受与众不同的人物性格与形象;第三,比较主人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体会人物与人之间的差异性;第四,将《柳林风声》与学生读过的《绿野仙踪》相比较,找出两本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阅读,学生有了新的发现,也感受到了作品的别具匠心。
(四)开展延伸活动,拓展教育意义
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对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阅读延伸活动,并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发散式的思维,利用现在信息技术资源查找相关资料,从而完成拓展,深入研究。
例如,在执教高年级《草房子》阅读交流课时,我和孩子们就秃鹤抛帽子的片段进行了讨论。秃鹤抛帽子的行为是由什么引发的?他为什么会这么做?谈谈自己的看法。集体与个人,尊严与荣誉,何从选择,孰轻孰重?请学生课后与同学、父母交流看法,再写下来。整本书阅读的交流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如果阅读失去了现实意义,那么无论是多么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对学生也无法产生深远的影响。
语文在哪里?小学语文的学习还是要回到阅读的积累中去,小学语文的阅读正因为遇到了整本书教学而变得丰富多彩,变得趣味无穷,变得别样生动。
参考文献:
[1]岳乃红.班级读书会ABC[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周益民.上读书课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编辑 马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