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第十三中学 姜艳
新课标下的教学实践探索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改善了课堂教学生态,使教师的教法更灵活、创新空间更广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学习氛围更轻松。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的教学观念缺乏应有的广度和深度,这在无形中阻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领会新课标精神,紧跟时代步伐,认真剖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快乐成长,是广大教师的共同心声。
本期编辑从来稿中选编了几篇关于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实践探索稿件,与读者共同分享思考和体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因此,我们拥有一个学习型的课程改革共同体,一种共同的课程背景——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第一,对话教学具有民主性。对话教学对教育氛围有一定要求,这是因为对话需要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下进行。只有在平等、自由、放松的环境下,教师与学生之间才能相互信任,建立起友好的共识,才能活跃课堂气氛,让整个教学过程在宽松、活泼、和谐的环境下开展,从而达到对话教学的目的。
第二,对话教学具有语言性。对话的工具是语言,语言是对话教学的本质和基础。教师与学生通过语言构筑起了沟通的桥梁,语言成为对话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手段与工具,成为对话教学的特征之一。
第三,对话教学具有开放性。对话教学之所以与一般的教师与学生的语言沟通不同,就是因为这种沟通是建立在开放的环境中的。这种开放指的是对学生的开放,学生可以敞开心扉,想说什么说什么,想问什么问什么;教师可以放开手脚,采用多种形式,不必遵循条条框框,不必拘泥形式方法,尽量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第四,对话教学具有创造性。对话教学本身就是具有创造性的,对话给教学提供了更多创造的机会,在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用更新的思维方式、更好的认识能力、更高的价值判断实现自我价值的升级。
第一,对话教学流于形式且缺乏实质性的学习。研究发现,在新课程中开展对话教学时,以下现象比较普遍:许多教师认为,只要改变学生的座位,将课桌排成马蹄形、丁字形、波浪形等就是对话教学;不管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似乎不让学生发言或阐述自己的观点就没有体现新课改;学习过程草草了事,学生还没有得出结果便终止合作,场面热闹,学习效果却一般;对学生“非常规”的回答教师不能给予正面的解释,有些问题没有明确的结论;为了完成上课进度,教师不是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指导,而是不断地催促学生,导致学生在整个课堂中喘不过气来,手忙脚乱。诚然,对话教学是教学的一种形式,但如果仅仅是改变座位或在教学中让学生踊跃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而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能做出正面解释,不能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那是对对话教学最大的误解,只能使对话教学流于形式。
第二,两极分化严重,学困生不易走出困境。无意中听到学生说了这样一段话:“老师上课就把那几个好学生问了个遍,剩下的都不用正眼瞧一瞧,更不用说我们这些被老师视为坏学生的人了,举手发言也没有用。”这虽然只是孩子的牢骚,但我们不难发现,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和教师对上话的,但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为了追赶进度而忽略学困生则是不应该的。对话教学提倡的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那么好学生与学困生是不是应该平等地与老师进行对话呢?给他们一些机会,也许你会收到很多惊喜。
第三,教师对自己角色转变认识不清,指导跟不上。如何有效实施新课程建设,教师起着核心作用,教师在对话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然而在现实中,有些教师搞不清楚自己在对话教学中应当扮演什么角色、应当如何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例如,教师并没有从心理上接受对话教育,如果学生对教师提出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教师不做任何反应或者应付了事,这都会伤害学生加入对话教学的积极性,降低对话教学的效率,使对话教学流于形式。
第四,大班额分组困难且课堂过于喧哗。由于客观原因,我国中小学班额都比较大,人数在60以上的班级比较普遍,这给对话教学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在调研时我们发现,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不能与大多数学生进行对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显露出抵制情绪和封闭倾向,教师很难时常给予关注,从而使这部分学生感受不到参与的乐趣,无法养成合作意识;班级人数较多,在一些同学与教师进行对话教学时势必有些同学浑水摸鱼、窃窃私语,导致课堂过于喧哗。如果教师不注意这些,势必引起家长和学生的不满。
一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开展对话教学的前期,学生还不能快速融入,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此时,教师需要有效组织学生,引导他们快速融入。不过,假如这种情况持续很长时间还没有实现主动合作,就没有达到真正转变学习方式的目的。要引导学生由被动合作走向主动合作,教师要积极转变自己的角色,真正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指导者、促进者。
二要加强对话教学中的课堂管理。对话教学提倡学生互动,鼓励学生多发表不同意见、多表达不同看法、多阐释不同观点。这与传统教学中教师一再强调课堂纪律截然不同,常会出现“吵”“乱”的情形,这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这说明,要想使对话教学顺利开展,必须做好充足的战略保障。
三要照顾到全部学生,多关注学困生。在课堂上看到某些学生情绪波动、表现低落的时候,有多少教师能够用心去“了解”他们、用良好的对话去引导他们走出“黑暗的森林”呢?在学校,就算是学习表现最差的学生也希望自己有一天会变好,希望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变坏”的学生大多是因为来不及“改好”。改变教学的冷漠,开展以人为目标的对话教学才可能真正意义上地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
四要培养自信心,发散学生思维。有位教师去俄罗斯考察,他发现居民楼前的空地上常常有一堆沙子,不知所为何用。后来一了解,才知道这是居民们为了让孩子尽情玩耍而特意准备的,他们认为,孩子们生活在城市里,每天都在有限的范围内活动,限制了孩子们的自由,要让他们在学习之余尽情玩耍,有的家长甚至和孩子一起玩耍。他们认为,玩可以让孩子的思维和神经自由轻松,可以有所创造、有所发现。在我们倡导新课程的今天,正是要给学生这样的自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发散孩子的思维,给他们也“准备一堆沙子”,让他们自由放松,在轻松自由中塑造一个全新的、自信的、有创造力的、充满想象力的、适应时代需要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