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江 敏
我园从2008年开始,启动第一轮区级科学课题研究,在园内形成浓郁的科学教育氛围。2010年开始陆续启动镇江市“十一五”规划科学课题研究和镇江市“十二五”规划科学课题研究,并顺利结题,初步形成了园本特色与课题研究相融合的润扬园本特色文化。
1.幼儿园科学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材料投放目的性不强。教师经常忙于科学区的材料添置,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但目的性不强,幼儿感兴趣的不多,不少材料都成了摆设。
理论与实践脱节。幼儿园多次组织教师研读《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幼儿园创造性课程》等书籍,但收效不明显,教师不知道怎样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2.原因分析
之前的研究持续度不够,浅尝辄止,研究成果未能长效保持。研究形式雷同,久而久之容易产生研究懈怠感。
3.明确研究方向
我们需要从科学区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索有效的形式,进而解决材料投放、学做脱节的问题,优化科学区环境,让幼儿在科学区的学习更加有效。
针对我园师资力量参差不齐的现状,我们创造性地提出“领航班”的想法,一个班先学起来、动起来,用教、学、做合一的范例引领并带动其他班的发展。我们发出“领航员”的征集令,很快有3名主班教师表示愿意挑战这个项目。我们综合分析3位老师在前期科学区研训中的情况,最后,由徐老师所教的大(一)班成为我园的科学领航班。
1.学习先行
徐老师认真研读专业书籍,在内化吸收的基础上,面向全体教师开展科学区专题培训。徐老师指出:科学区改进的方向应该是自主探究,开展任何探究活动之前,应了解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针对材料投放的问题,徐老师提出了“材料淘宝”的想法,将教师单方面的忙碌转变为师幼互助的过程。
2.研究环境
徐老师在调研、观察的基础上,发动幼儿、家长共同参与科学区的创设,他将科学区分为益智区、探究区两部分。益智区提供了:能自我修正的玩具,如拼图、形状箱等;开放性玩具,如珠子、穿线洞洞板等;可以合作游戏的玩具,如纸牌、积木等;还有搜集来的小东西,如瓶盖、纽扣、螺丝和螺帽等。探究区左边的柜子里放着幼儿探索出的成品材料。中间的柜子里摆放着探究工具。右边的柜子里摆放着幼儿最近比较感兴趣的探索光影的游戏材料。
3.观察游戏
在领航班科学区的定点观察中,我们看到几名幼儿在区域里忙着,其中两个女孩正在做树叶保鲜实验,她们在树叶上抹上凡士林,用保鲜膜包住树叶,小心地把保鲜膜抹平,边上还用一点凡士林封口。其中一个女孩准备将封好的树叶贴在课程墙上,怎么贴呢?旁边的小伙伴到材料区找来了胶带、剪刀,女孩开始往墙上固定树叶,左边粘上胶带后,树叶斜斜地挂在墙上,她赶紧又剪了胶带把右边固定住,树叶终于稳稳地贴在墙上了,她在树叶下面记录下今天的日期。回到座位上,女孩取出记录表,把刚才的学习过程生动地记录下来……
优化后的科学区,贴近幼儿生活实际,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探索兴趣。在调查、发现、操作、记录等过程中,幼儿显示出极大的热情,他们正确操作材料,专注探究玩法,获得了有益的经验。
教师是落实《指南》精神的核心要素,是优化班级科学区的主力军。在项目活动中,幼儿园充分发挥男教师独特的思维方式,鼓励男教师先学一步,先思一步,先走一步;其他女教师也不甘示弱,在项目活动中全力跟进,并不断生发出新思路、新亮点,真可谓“小生领衔,群旦共进”。
通过该项目活动,很好地解决了科学区材料投放目的性不强、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为幼儿园科学区建设和科学特色的打造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我园将在《指南》精神的引领下,继续发挥青年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激发全体教师的研究热情,不断优化科学区环境,让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