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秀锋
语文教学的设计应该围绕语言文字的组合和呈现方式展开。就初中语文教学而言,语言文字的呈现方式可以从下面这些方面去设计。
学生在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时是感性与随性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理性的角度去梳理情节架构的特点和展开的方式。
首先要明晰故事情节展开涉及的对象。一篇文章情节展开的主体对象分为显性和隐性的两类。具体来说有这样几类: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己。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是从他与比尔,他与以狼为代表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的。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情节是围绕我与父亲展开的,容易忽略的是隐含的主体,就是我与我自己。一般地说,显性的主体学生容易看到,而隐含的,尤其是人物的内心世界的转变,自己跟自己的对话,学生不容易发现。《背影》中我在父亲买橘子之前与父亲买橘子之后,完成了自我的一次成长。在许多年之后,他读到父亲的来信后又完成了一次成长。陆蠡的《囚绿记》,在我囚绿之前和释绿之后,在我与常春藤矛盾的展开中,隐含的其实是作者从内心的纠结到释然的过程。在引导学生把握情节涉及的对象时,让他们既要看到显性的对象,又要看到隐性的对象,这样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甚至于学生真正走进文学作品的内核的标志就是看到并把握住作品的隐性对象,这样学生才能走进作者的情感和灵魂深处。
其次要善于把握作品的矛盾。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文学作品情节展开的生命力。当然矛盾的展开要恰当合理并符合生活的逻辑。《热爱生命》的矛盾是他与荒原的矛盾,他与自然的矛盾,他与孤独的矛盾,他与绝望的矛盾,他与死亡的矛盾。他在克服着这些矛盾中向前迈进。如果没有这些矛盾,情节就不能这么饱满地展开。在教学这一课时,许多老师都会设计这样几个经典的问题:他在荒原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怎样克服的?大家都会以这个问题带领学生感知文章内容。实际上,问题的价值不仅仅是引导学生感知内容。他遇到的一个又一个挑战就是作者在情节上设计的矛盾点,是作品的魅力所在。教者不妨把问题设计成:他在荒原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这些困难和故事情节的展开有怎样的联系?这样教者就能够引领学生从更理性的角度去认识作品中矛盾的价值和意义。《背影》的情节也是矛盾展开和矛盾解决的过程。“我”开始不理解父亲甚至在心里责怪父亲,虽然这种心理没有在文中直接说出来,但是从字里行间我们能够体会到这一点。这就是父与子的矛盾。然而恰恰是父亲去买橘子的那个背影,让“我”冷漠的心有了温暖,认识到父亲虽有缺点,但他是爱“我”的。然而父子之间除了爱之外,最为可贵的是彼此间的理解。那一刻,“我”虽然感受到父爱的温暖,但是“我”没有理解父亲。直到许多年之后,在“我”经历了世事纷纭后,“我”读到了父亲的来信,“我”理解了父亲,理解了父亲生命里的遗憾和痛苦。所以说,本文显性的矛盾是“我”和父亲之间的矛盾,隐性的矛盾是“我”成长的矛盾,是“我”的年轻不谙世事与岁月历练后对事物认知之间的矛盾。
研读一篇文学作品,首先要学会从情节上去把握作品,看看文章是如何搭建情节的框架的。铺垫、照应、呼应、伏笔、叙述方式与角度、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双线串珠等这些手法在文中如何使用,可不可以不用,可不可以换用,能起到怎样的艺术效果。这些都是教者需要带领学生去学习研究的。
文学作品的魅力和价值在于通过塑造经典的艺术形象来感染读者,来实现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我们在引导学生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形象的特点,更要让学生知道作者是如何来塑造文学形象的。
首先要关注形象的引入方式。文学形象的刻画是伴随着情节的展开而进行的。情节的展开的目的就是为了刻画文学形象,两者相辅相成。所以在揣摩文学形象的表现方式时,我们不能脱离情节。比如《白杨礼赞》,白杨树是文中刻画的主要形象。文中先写了作者在黄土高原上所看到的环境,然后写了自己恹恹欲睡的状态,是在这样的铺垫之下,猛然间看到一两棵白杨树。这是采用了环境引入法。不少教者在引导学生感受形象时,常常脱离了具体情节,独立地看待形象。我认为这是不科学的,这是只注重内容感知而忽略语言形式的浅语文行为。
其次要学习刻画形象的方法。文学形象的刻画方法是多样的,比如各种描写人物的方法:细节描写,正侧面结合,多感官描写,从事物的形状、颜色、气味等多方面描写景物,虚实结合,衬托对比等。我们在教学这些内容的时候,不能总是从做阅读理解应对考试的角度来选择教学内容,而应该从语言的组合方式和呈现方式来教学。比如,《故乡》中的闰土的刻画,少年闰土主要采用了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中年闰土采用了肖像描写和语言神态描写。学生辨析描写人物的手法不是难点,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手法来塑造闰土的形象?塑造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手法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以调换?也就是说,教者引领学生辨识刻画形象的方法时,不仅要知其然,更要从生活的角度,从形象特点的角度和主旨的角度去明白其所以然。
形象是文章的主体,是一切文学作品实现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核心所在,也是由精读文学作品到实现写作能力迁移的主要媒介所在。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感受层面,一定要透过语言的外衣深入到文章的内核,从理性层面把握文章刻画形象的手法。
初中阶段最常见的有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对于这五种表达方式的名称学生是很熟悉的,因为背诵过无数遍,然而对于这五种表达方式的辨识他们却是模糊的。我们在教学时,既要引导学生如何辨识这五种表达方式,又要让学生知道这五种表达方式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为什么这样使用。否则,学生对于表达方式的认识只停留在标签的层面。在交代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时,往往是要用记叙的。所以记叙这种表达方式一般用在文章的开头和中间。比如《故乡》的第一节,“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这一节就是采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紧接着文章就沿着“我”的视线描写了故乡冬景图。因为要展现故乡的景色,所以这时候就采用描写,要通过颜色与声音等的描写展现故乡的画面。面对故乡的现实,它与“我”脑海中的故乡图景相差太远了。于是,“我”从心里发出了一声感叹,接下来是一段心理描写。在离开故乡时,既有情感上的错综复杂,又有“我”对故乡现实和未来的思考展望,所以结尾部分是抒情和议论两种表达方式的交错使用。一般地说,篇末点题,卒章显志,所以文章的结尾常常是议论抒情。比如《枣核》的最后一节,点明了枣核中所承载的民族感情。朱自清先生的《绿》,开头一节和最后一节,都使用了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开头抒情和结尾抒情有什么表达效果?尤其是开头“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这样的开头,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可不可以改成“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对梅雨潭的绿感到惊诧了”?或者先说第一次怎样,再说第二次。经过对比,学生体会到作者的开头起笔不凡,颇有先声夺人之势。
表达方式的交错使用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充实饱满,叙述的笔法更丰富灵活,更具有艺术的魅力和张力。教者在引导学生学习经典文章的笔法时,可引导学生体会各种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这是提升写作基本功的重要步骤。
语文既强调形象思维,把语言文字化为形象的画面,也应该强调逻辑思维。我们在带领学生研读一篇文章时,要仔细研读那些写得特别精彩的段落。因为一个精彩的段落,第一句写什么,第二句写什么,第三句写什么,都是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的,这是属于语文的逻辑。经常研究这种逻辑关系,学生才能写出精彩的段落。现在有些学校流行一种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能够很清晰地表现文章的逻辑,是一种很好的训练。一篇文学作品,先写什么再写什么,首先得有一个大的框架,然后才有具体的表达,才有了血肉。《鼎湖山听泉》的第8节,是写景散文中的经典段落。第一句先交代时间,再写出环境的特点;接着写“我”听泉的地点和整体感受;接着具体描绘泉水的特点;然后作者由泉水声感悟到生命之泉,化实为虚,写泉水流遍了自己的全身,涤荡着自己的灵魂;最后总结全段,赞美泉水孕育了鼎湖山的生命。这一段文字是写景抒情类段落构成的经典笔法。先交代时间、地点、环境的整体特征,然后选择一个主体的景点进行具体描绘,接着以这个景色的特点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完成一个由客体景色到主体景观的递进过程,最后表达感悟和启示。沿着这种写作层次,文章的主旨的提出就水到渠成了。反过来推理,整篇文章都是由主旨这一条魂魄串起来的。层层铺垫,环环推进,其中也有宕开一笔的,从另一个角度间接表现主旨。这就是主旨的气韵流转,它是文章的魂。像这种经典的有代表性的文段,教者要引导学生学习与模仿,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架构段落层次的能力。
状物抒怀类散文的经典《白杨礼赞》,先写白杨树生长的环境,再写白杨树外形,接着写白杨树内在的气质,然后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最后深情赞美白杨树。这样的谋篇布局有非常清晰的层次。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为什么这样安排段落,可不可以调换,如果可以调换,怎么调换,过渡段怎么写。这是整篇文章的逻辑层次。当然这种逻辑推理的过程在议论文中更多见。学生只有全面了解各类文体的逻辑规律,语文素养的提高才能得到真正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