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数学三角恒等变换的教学策略

2018-11-30 09:15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黄伟韦
数学大世界 2018年8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定义三角形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 黄伟韦

一、实施因材施教

新课程下的教学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性格。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他们都有各自的性格,教师不能采用统一化的教学模式去教育孩子,而应该用多样化的教育去适应孩子的特点,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渗透在三角函数的教学活动中,针对每一个学生展开教学,锻炼每一位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素养和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这一章节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因材施教原则渐渐渗透到教学中,设计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如:在三角形ABC中,若tanBcosC=2sinA-sinC。(1)求解角B的大小。(2)若b= ,且a+c=5,求三角形ABC的面积。让学生根据已学习的基础知识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解决实际问题,将会事半功倍。

二、巩固练习

练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是一种特殊的刺激——反应的重复,是对学习效果产生强化作用的行为。要知道,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巩固而言,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同样也是验证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行为。在教学三角函数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制作、实践操作等,以此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能够学以致用。比如:在△ABC中,已知sin(A-B)cosB+cos(A-B)sinB≥1,则△ABC是(),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如此一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将巩固性原则融入学习中,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达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

三、应用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的发展顺序进行,让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从而使得逻辑思维得到锻炼。在教学三角函数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和自己的教学计划,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教学内容做适当的删减、加工和创新,提炼出精华部分,在三角函数的编排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安排好内容的学习,调整好教学状态。如在教学“cos2a=2cos2a-1”的转换过程时,教师容易发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无法让学生对等式左右两边之间的关系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运用逐步推进的方式,先推导cos2a= cos2a-sin2a,接着再由cos2a-sin2a=2cos2a-1推出结论,这样学生就能快速掌握和清晰地认识到等式左右两边的相互转换的关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三角函数的教学难点

对于高中生而言,高中的三角函数的学习困难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些都体现在了平时的三角函数的学习中,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利用初中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但普遍难以说出三角函数的定义。例如,设角A、B、C的对角边分别为a、b、c,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很多同学知道运用,却不能理解公式的来源。所以为了研究出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教师可以从高中以及初中的教材研究,初中阶段学生也接触了一些三角函数,教材中对高中的三角函数的学习也做了一定的铺垫,但是从学生的学习成果来看这并没有多大用处,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教师在教学时侧重对解题的教学,从而忽视定义的分析。因此,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需要转换教学重点。

五、丰富课堂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三角函数的学习中,教师需要不断地丰富数学课堂,利用现在已有的教学技术为学生打造一个和谐有趣的数学课堂。例如,运用现代科技多媒体进行教学,运用多媒体的图象、声音、视频、文字等功能来展开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和理解数学三角函数的定义,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现在已经不再鲜见了,因为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但有助于创新数学课程的形式,丰富三角函数的教学内容,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三角函数的热情以及探索数学三角函数定义的热情。

高中三角函数的学习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面对困难的三角恒等变换,学生学起来也会受到一定的阻碍,所以教师要在教学时找到突破口,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快速掌握三角恒等变换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定义三角形
以爱之名,定义成长
严昊:不定义终点 一直在路上
定义“风格”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