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第一实验小学 宋有银
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增强以及改革范围的扩大,小学数学教学积极响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将教学侧重点放在数学致明课堂的打造方面,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而数学致明课堂的建设必须要突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促进数学教学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手段。本文将重点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致明课堂的实践方法进行探讨。
小学数学教师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学生的能力发展以及数学教学的推进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数学教师的支持,将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方向,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在数学教学当中,教师会凭借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知识素养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数学综合学习能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通过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方式奠定致明课堂基础,让小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指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第一,教师可以通过听课、评课等实践活动提升个人学科素养。小学数学教师之间可以展开积极的沟通与合作,组织实施互相听课和评课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而在实践当中彼此借鉴,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教师在这一过程当中要关注不同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策略选择以及指导方法的应用,把握致明课堂建设的要求,为致明课堂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第二,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当中坚持不断地学习充电,注意在实践当中总结经验教训,有效评估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致明课堂建设当中学生的表现以及教师教学策略的实践效果,通过反思和归纳总结的方式找到适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策略。
致明课堂构建目标的达成除了要求教师拥有高超的数学学科教育教学能力之外,更为关注的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实践活动当中,让致明课堂的构建得到贯彻落实。与此同时,基于核心素养教育的数学教学要求把握学生的中心地位,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拓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平台。第一,数学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营造互动性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提高师生互动效果。数学学习当中的师生互动对于学生数学思维和智能的开发来说有着突出的价值,而互动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借助一定的条件。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方法创设互动情境,引发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热烈讨论。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请大家观察一下平行四边形和我们已经学习过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可以借鉴哪些已学知识?第二,数学教师要注重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引发学生的主动参与,落实致明课堂构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化学习特征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并让学生自主完成小组角色的分配,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深层次地探究数学知识,挖掘小组合作当中蕴含的核心素养。
优化课后评价是深化致明课堂成效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一项关键措施。但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并没有将课后评价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甚至会忽视课后评价这一内容,造成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课堂的成效得不到深化提高,而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得不到巩固。为了彻底解决这一教学难题,小学数学教师要全方位地把控好数学教学课后评价环节,将科学的教学评价变成致明课堂深度建设的催化剂,转化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巩固增强的不竭动力。第一,教师要科学运用激励性评价。选择激励性教学评价是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所决定的,因为小学生内心敏感脆弱,如果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将会影响到他们的数学学习信心,从而影响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之间做好互相评价,并要求学生客观给予自我评价。这样的评价策略秉持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因此可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保障数学课堂实效性。第三,教师可以专门为学生设置个性化的评价档案,记录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的进步与不足,将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让致明课堂成效得到深化。
积极构建小学数学致明课堂可以有效增强数学教学的活力,拓宽学生的能力发展平台,为学生营造一个科学高效以及志远开明的学习环境,助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为了增强小学数学致明课堂建构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知识体系建构的效果,数学教师要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致明课堂构建的基础,把握数学教学的核心以及教学改革的要求,完善学生数学素养体系,打造高质量的小学数学致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