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铁路小学 林 静
思考是人类的智慧源流、进步依托,思维能力也是人的智力核心和基本素质之一。《课标》把“数学思考”作为学习四大目标之一,可见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了凸显课堂思辨性,引导学生既善于合作交流,又养成独立思考、乐于探究的习惯,积极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质疑意识、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在教学《分数初步认识》一课时,我做了如下尝试。
片段一:开课之初
师:一起玩一个只动手不动嘴分东西的游戏。每人分得几个,就拍几下手告诉老师。(课件:把8瓶可乐、6个果冻、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
分月饼时,教室里掌声不一。有拍1下的,有拍2下的,也有不拍的。
师借机追问:你为什么拍1下?
生1:因为每人分得一半,我拍1下,表示的是一半的1。
师:你为什么不拍?
生2:我不知道怎么拍,如果拍1下,那也可能代表每人分得1个月饼,就不对了呀。
师:是呀,当我们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孩子时,分得的结果不能再用我们学过的整数来表示了,今天就一起学习分数!
【评析:分数的认识,对于孩子数的认知领域是又一次质的拓展。开课采用简单易上手的游戏,还原分数产生的现实意义,让学生在新旧知的承接处产生不同的思维碰撞,从而明晰分数产生的意义,正确辨别整数与分数的区别】
片段二:课件演示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并辅以出现“1/2”时
师:看到这个分数,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1:我想知道这个数中的2和1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2:这个数中的1表示的是一整个月饼吗?
生3:为什么要把2写在下面,1写在上面?反过来写行吗?
生4:我想知道这个数怎么读。
【评析: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对于学生陌生的概念教学,如果不能从学生本体的认知需求切入,一切说教都是徒劳。因此,让学生自己质疑,学生疑惑的问题正是教学重点,针对问题有的放矢地解答,让学生在新知疑惑处,顺利辨认内化分数的准确意义及读写方法】
片段三:学生探透1/2后
师: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生:1/3、1/4、1/6……
师:你想认识几分之一,就动手折一折。
师:(将学生自己创造的分数板贴在黑板上后追问)看看这个同学折的分数是?
师:再看看这个同学折的,猜猜他是怎么得到的1/4?
师:找找黑板上还有表示1/4的作品吗?
师:为什么图形完全不同,但阴影部分都是纸片的1/4?
【评析:给学生开放的时空,让他们在由此及彼的创造过程中,使分数变为触手可及的“形”和“物”,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知识转化的深入处辨析推理出1/2以外的分数的意义。同时,根据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多角度辨识追问,使他们对分数的理解达到越来越高的概括化程度。教师巧妙架设思考的支点,帮助学生撑起思维的高度,将思维的广阔性、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推向高点】
片段四:拓展练习时
以“出访大使”游戏方式讨论判断题。
组1:我们组不同意第2组的意见,我们觉得第3题的说法是错的,因为题目说的是分给六个人,没有说是平均分!
组4:我们想问对方组,你们觉得第1题的说法是对的,那你们是凭眼睛看的吗?你们怎么知道是1/2呢?
【评析: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堂风平浪静、看似和谐顺利的课,并不一定真正达到了数学思维的锤炼。新知学习后,结合生活设计变式练习,并且有意识地给学生搭建交流争辩的平台,让学生在知识拓展处,辩争分数在生活中的现实含义】
“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定要求无疑。无疑本自有疑始,有疑方能达无疑。”很多时候,学生的疑点便是教学的重难点,这些疑点解决的过程便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启动思维的过程。教学本课时,我以“对于这个分数,你有什么想问的?”为学习起点,诱发学生思维的源动力,激活学生学习需求。从课堂效果看,学生学得活,掌握实。学生主动发问,学到的不仅是分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求知欲望不断开发,思维习惯不断养成。因此,老师必须给予学生主动质疑的机会,多问:“你还有什么问题?”“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就是发动学生思维引擎的钥匙。
敏捷深刻的思维绝非在一潭死水中训练而成,在教与学的互动中,亮出数学知识中最智慧的资源,把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思维品质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学生的思维才能有效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本课教学中,我注重从教学素材挖掘、变式练习开发、游戏活动设计等多维度去最大可能地给生生间创造思维碰撞的机会,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在互听、互动、互辩中得以锻炼,这也应是我日后教学设计中应继续重视的一点。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和结果,语言表述是思维的外化过程,数学语言的发展能有效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教学本课时,孩子在各种活动中热情很高,但受限于数学语言的准确表达,对分数意义的阐述始终不准确,与同学的互动辩论也言辞苍白,交流增值处并不多。要想使数学课堂真正具备高质量的思辨性,就应该在课堂中充分重视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养成性训练,保障交流,让生生间的思维真正无障碍地流动起来。
总之,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体会数学思维抽象性、逻辑性的过程,是学生学会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进而建立数学模型并做出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获得理性态度与精神品质的过程。要真正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教师要想方设法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让数学学习的过程有效触动学生的心灵,点燃学生思考的热情,促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内心体验,课堂上才能奏出美妙多元的高品质的合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