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新林
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校,弘扬生命教育,创建平安校园,是实现新时代 “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应有之意与有效保障。
生命教育 (Life Education)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提出的。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美国社会大量出现的吸毒、自杀、他杀和自然灾害现象,有识之士提出生命教育,以唤醒人们对生命的热爱,消除死亡的威胁。生命教育一经提出,逐渐在全球范围内被人们认同和推广,也慢慢引起我国教育研究者的注意,尤其是在灾难和校园伤害事故发生之时。
“生命教育”就是人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一个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人,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让学生在感知生命的过程中知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 “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目标。
生命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可主要概括为了解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命。
了解生命、认识生命。现代科学认为生命是蛋白质和核酸物质的运动形式,是一种非凡的、高级的、复杂的物质运动形式。生命现象主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等,生长和发育是生命的基本过程。学校教育要通过课堂教学和专题活动,让学生不仅了解感性的生命,还要认识科学的生命。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人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生命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唯一的。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在 《哈姆雷特》中唱出了对人、对生命的赞歌:“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同时,人的生命又是渺小的,特别是在大自然、大灾难面前,就像苏轼所说的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但是,对生命的热爱,激励人们勇敢去追求。教育者要教育学生既要热爱自己的生命,也要热爱他人的生命。只有懂得热爱他人的生命,才会真正懂得热爱自己的生命。
提升生命。所谓提升生命,就是提升生命的地位、作用、质量和价值,追求生活幸福,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人活着是生命的存在,但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是为了追求什么,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话曾激励了几代革命青年的成长,因为它深刻揭示了他们的人生价值和最高生命追求。时代不同,生命价值的体现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而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在我国传统教育下,实施的多是应试教育,注重的是知识的传递,看重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或是很少关注学生作为鲜活生命个体的存在,很少关注学生基本的生存、生活技能,特别是像在发生地震等毁灭性灾难、突发公共安全事故之时。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由此可见,我们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亟须改变思想观念,重视学生的生命教育,树立生命教育的意识。
樟树中学注重 “立德树人”,坚持 “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 “立足优质、发掘特长、多样发展、形成特色”的办学思路,努力实现 “学生成人、教师成名、学校发展、人民满意”的办学目标,历经百年积淀,开创了 “三成”德育,倡导立德树人,树立生命教育的意识。
1.开创“三成”德育模式,开设德育校本课程
为确保生命教育的贯彻和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做到科学、系统、规范,樟树中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开创 “三成”德育:高一年级侧重遵规守纪、习惯养成教育,并结合学习生涯规划,初步让学生塑造自己,雕琢自己,是为 “成型”;高二年级侧重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困惑,进一步完善人格,是为 “成长”;高三年级结合“成人典礼”“百日誓师”“高考冲刺”等活动,进一步从吃苦精神、拼搏精神上塑造学生,使之真正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是为 “成人”。为此专门编撰了 “三成”德育教材,制作了高一到高三的全套PPT课件,开设了德育校本课程。
在 “三成”德育课程设置中突出 “生命教育”,树立、强化生命教育的意识。如针对 “成型”阶段中的 “安全”主题,设置了 “珍爱生命、平安出行”“防溺水安全教育”“防火自救安全教育”内容;针对“成长”阶段中的 “珍爱生命”主题,设置了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珍爱生命、交通安全”内容;针对“成人”阶段中的“乐观”主题,设置了 “逆风飞扬、直面挫折”“扬起自信的风帆”内容;针对 “坚持”主题,设置了 “挑战自我、克服恐惧”“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内容;针对“感恩”主题,设置了“师恩如山”“亲恩似水”“感谢自己”的内容。
德育主题教育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目标。通过学校领导随堂听课,班主任公开示范,课后调研座谈,学生问卷调查、意见反馈等环节确保生命教育与德育课的教育效果。
2.培育学生健康人格,开展德育主题活动
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在锻炼中成长,樟树中学月月有活动,事事有主题,教育于潜移默化中。九月的开学典礼“表彰优秀、争当先进”,十月的读书节让学生 “热爱文学、享受阅读”,十一月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让学生 “放飞个性、绽放才情”,三月的学雷锋活动号召学生 “学习榜样、热心助人”,五月的感恩励志活动教育学生 “心怀感恩、奉献社会”,高考前的百日誓师激励学生 “冲刺高考、为校争光”,毕业前夕的成人典礼让学生懂得“铭记责任、勇于担当”,每周四的社团活动让学生 “展示才艺、成就梦想”,周末的百师讲坛让学生“重温经典、传承文化”,节假日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倡导学生 “奉献爱心、服务他人”,等等。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活动进行德育浸润,健全学生人格,弘扬生命教育。
3.扎根立德树人理念,强化课堂生命渗透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了让生命教育的理念植根于每一位教师,真正做到全员育人,用爱和尊重关怀每一位学生,樟树中学要求每一位教师将爱与尊重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将生命教育元素渗透到每一个学科、每一节课当中,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生为本,以文化人,注重文化熏陶,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老师应掌控这一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尤其是语文课堂。语文学习的目的固然在于打好语文基础和培养语文能力,可又不能仅仅止步于此,还必须面向“人”,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与人文精神。虽然健全人格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整个教育都应担当的责任,但语文学科在这方面的功能和特性最为突出,就某些方面而言,是别的学科无法替代的。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 “生命教育”,不能将其架空,为谈生命教育而空谈生命教育,也无法专门拿出课时来讲述,肯定是要将它融进日常的语文课中。日常的语文教学以现行语文教材为依托,我们可以从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挖掘出众多生命教育的素材。
高中语文教材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中蕴含着生命与理想的话题,《荆轲刺秦王》中蕴含着生命与价值的话题,《小狗包弟》中蕴含着生命与反思的话题,《赤壁赋》中蕴含着生命与挫折的话题,《劝学》中蕴含着生命与发展的话题……
初中语文教材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叙述了一出 “残酷的求生悲剧”,那个与狼共生存的淘金人使人很难忘记。正是充满着对生命的热爱,才使得淘金人在绝境中活了下来。周国平的 《人生寓言》,以富有哲理的经典故事给困境中的人们带来无穷的鼓励和希望,教育涉世尚浅、历事不多的学生自信自强。宋濂的 《送东阳马生序》,作者用亲身求学的经历教育后生专心读书、刻苦自励,很是感人。
我们的教材为生命教育提供了能深入学生心灵的极为丰富的素材,这为我们在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提供了无限可能。
社团是学生发展个性的课堂,是心灵的港湾,是理想的翅膀,更是绽放生命的大舞台。樟树中学成立了科技社、美术社、舞蹈社、合唱团、羽毛球社、篮球社、足球社、文学社、书法社、心理社、生化兴趣社等数十个社团,聘请学有专长的中青年教师担任社团辅导老师,开辟出专门的活动教室,每星期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艺术与科技探索活动,并不定期举行全校性的会演与竞赛。
社团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学生参与热情非常高。兴趣盎然与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学生收获良多,取得了许多成绩。在宜春市首届优秀中学生社团评选活动中,樟树中学科技社、生物社、美术社荣获宜春市“十佳社团”,合唱团、舞蹈社、羽毛球社、青年志愿者协会、阳关心理社荣获宜春市 “优秀社团”。特别骄人的还有,科技社 “创”队2016年荣获第三届国际青少年创新设计大赛国际决赛一等奖;科技社 “极”队、“森”队2017年荣获第四届国际青少年创新设计大赛国际决赛一等奖,且包揽第一、第二名;舞蹈社荣获第八届 “荷花风采”杯亚洲五国国际校园艺术节香港总决赛金奖;文学社荣获第十四届 “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现场决赛特等奖。
给学生一个舞台,还你们一个奇迹!多彩社团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大舞台,让学生享受到了生命的成功与精彩。
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墙一廊、一湖一亭都是具有生命的,学校管理者在校园文化创建中有意识地渗透生命教育,创建富有生命情怀的校园文化,可以发挥校园文化的巨大熏陶作用。
樟树中学以 “树”为核心理念,确立了“树本、树德、树人、树业”的校训;以“林”为主线,创建了名校林 (追梦园)、状元林(英才园)、读书林 (悦读园)、步云林 (圆梦园)、时光林 (折桂园)的园林格局;遴选了古香樟码头、书香铭师恩、水浮映柳亭、绿掩观荷榭、时光忆百年、爱佑物种廊、八角藏名士、井冈显峥嵘、星耀状元林、励志追梦园等樟树中学十景。诸多融入生命教育元素的校园文化,营造出一个富有生命情怀、平安友爱的育人环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断提升学生的生命觉悟,不断陶冶学生的生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