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高邮镇秦邮小学 赵友俊
简单来说,数感就是学生对于数以及运算的感觉。在学习过程中,拥有良好数感的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反应能力是敏捷而又迅速的,能够准确地想到最优化的解题思路。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所以,培养学生数感的途径就成了必须要探讨的课题。本文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进行以下几点探讨: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各方面认知都还不完备,但是好奇心重,求知欲强,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一步步建立数感。教师可以从实物着手,积极鼓励学生带着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一切,利用生活实践创设情境,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小学生还不具备很好地在脑海中建立表象的能力,只有让学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接触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能够在生活情境中充分地感受,才能更加具体地把握数的概念,从而建立数感。毕竟数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而得到的,而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感知和探索的。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充分地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情境去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对于数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比如:在《几个和第几个》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个和第几个的差别,笔者为学生创建了买票的生活情境。笔者手中拿着一叠票,找了一排的同学站在自己面前排队买票,并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排在老师面前等待买票的有几个人?(2)排在第二的是谁?排在第五的又是谁?
在笔者提出问题之后,同学们都认真地思考了起来。有的学生回答老师面前一共有六个人,还有的同学回答出了排在第二和第五的分别是谁。通过生活情境的创建,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到了数的意义,明白了第几和几个的差别,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不管是学习什么,自己去探索发现都是最有效的渠道,只有通过学生本人发现并归纳总结出来的东西,理解才最为深刻,也最容易掌握数学理论内在的规律和联系。所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地为学生提供从事教学活动的平台,始终把学生的活动作为学生发展的基础,为学生提供宽广的活动空间,让学生能够有合作交流、思考的空间,把具体的实践操作与数感的培养相结合,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并感知到数学无处不在,从而让学生的数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比如:在《认识10以内的数》的过程中,笔者就提出让学生回家把自己父母的居民身份证号码抄写下来并清楚每一个数字的含义。通过这个过程,很多学生都明白了身份证中包含着自己出生年月的信息。之后,笔者让学生当我的助理,仿照身份证号的形式,为班里的每一个同学设计一个学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感应到了数字所能表达和交流的信息,明白了数字在生活中的意义,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数学是一门源于实践又回归到实践的学科。而数感,简单来说,其实是一种高级的心智技能,它并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就能够得到发展和培养的。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综合应用,让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答得心应手。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就要从实际生活出发,让生活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走进课堂,将数学回归到生活中去,通过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来提升数感。由此可见,数学就应该突破从概念到概念,从课堂到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和方法去观察周围的一切,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对于数的感知。
比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笔者提出了生活中分食物常常会遇到的问题。笔者提出:现在大家手里每个人都有7个草莓,但是除了你之外,还有两个人要跟你一起分草莓,那么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分?会有剩余吗?通过思考之后,学生都表示,草莓平均分完之后还剩下一个,剩下的这个不能再平均分。紧接着,笔者就提出:剩下的这一个就叫作余数,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为7÷2=3……1(个)。学生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明白了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学会了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最终提升了数感。
总而言之,数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转化思维,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和体验数,从而形成数感,最终完成核心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