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太华中心小学 刘美潮
提升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师所追求的目标,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笔者从教学实践入手,针对高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从“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真正还课堂给学生”“开发数学问题提问,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教学结合实际生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结合实际生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提高数学学习热情”等多个方面来探究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是现阶段素质教育下课堂改革的方向。同时,相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所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良性学习习惯,只有培养学生主导课堂的能力,才可以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例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笔者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们面积公式,而是让学生们用自己的办法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首先,笔者让学生们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何计算,有学生说长×宽,有说长×宽÷2,还有说分成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来算……笔者不置可否,让学生们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算法是否正确,这时有的学生用辅助线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分别量好长、宽,计算出三个面积再求和;也有学生用剪刀剪下一边的三角形,移动到另一端,发现刚好可以和剩余的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再通过测量长和宽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就是所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而裁剪拼成的长方形的宽正是所求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高。这样,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自己做出假设,再通过实践推翻假设,得到正确的结论,能够对推理过程了如指掌。
研究表明,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也就是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越强,那么很大程度上表明他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也会越强,所以近年来,数学问题的提出日益受到数学教师的重视,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数学课程之中。但是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水平的调查研究却表明,我国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我们小学数学教师也应该跟上发展节奏,把有效的教学手段及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例如,笔者给出条件:“草地上有 5 只母鸡和 8 头牛”,让学生们编写应用题。有的学生在一开始只能提出 “一共有多少个动物”或者“牛比母鸡多多少”这样只用到加减法的简单问题,笔者会再要求他们用到合并、等量组合来看看怎么把问题提得高级一些,之后有学生开始提出“草地上一共有多少条腿”这样相对复杂的问题了。但是,有的学生提出“一只母鸡一天下 10 个蛋,那么 5 只母鸡一个月30 天下多少个蛋?”这样的问题,这时教师需要提醒学生:一只母鸡一天不可能下10个蛋,我们的数学问题不能只追求算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前提就要符合实际常识。所以,开发学生的提问能力,逆向拓展学生思维,还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从而提升数学能力。
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地方会用到数学,为了方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以及数学的应用,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开展教学工作,这样一来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二来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点的含义,所以,在教学中结合实际生活,可以帮助学生们对知识有更深入立体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时,学生们对于分数算理的理解比较吃力,笔者举了生活中的例子:“小明的爸爸买回一个西瓜,切成10块,并且吃掉了其中的3块,妈妈吃了2块,小明吃了1块,请问还剩下多少个西瓜?”这样就很容易明白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的法则了。所以适时地结合生活实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枯燥的定理定律。
数学学习相对枯燥,尤其到了高年级,知识开始融会贯通并呈现复杂化,如果教学不能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很难想象一个跑神的学生可以把数学学好,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例如,在教授《图形的运动(旋转)》时,很难用板书的形式画出旋转物体的特性,笔者采用多媒体教学,用投影的形式,把一片花瓣以一点为中心旋转不同角度,最终组合成一朵花的过程进行演示,让学生们看到旋转过程并没有改变形状和大小,这样不仅可以利用投影旋转出的美丽花朵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对于后续旋转特点的讲解和理解起到重要的铺垫作用。
总之,高年级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面临诸多学习困难和压力,教师需要不断与时俱进,以学生为本,不断探索研究提升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理解更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