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徐州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 宗海玲
我们知道,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能够在繁华浮躁的生活中静下心来,拒绝不良的诱惑,因此,教师、学校和家长的道路任重而道远,需要及时地纠正学生错误的观点与行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及思想素质,从根本上杜绝不良嗜好的发生,从而为今后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长期以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刻板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要适时地引入生活气息,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降低学生对课程的排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需求,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实际事件,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切身体会并从中学习到有益的内容,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进行四年级“珍爱生命”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备,播放南方某旅游景点缆车坠落事故的惊险过程,画面里回荡着的哭声与沉闷的配音,让学生感受到了心灵上的震撼。在画面戛然而止的时候,教师要极具感情色彩地进行课程的开始,抛出问题:“在观看视频的时候,每一个场景都令人震惊并心痛,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让这样的场景不再出现呢?大家从课本上找寻答案吧。”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并结合多媒体设备提供的材料,吸引学生的眼球。这时候,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与时间,以生为本,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教材内容并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
在汲取新鲜的知识甘泉后,中学生遇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能够自然而然地想到知识的运用,并学以致用,利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并通过问题能够有效地巩固知识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熟悉道德与法律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时,可以创设合理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将生活与课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课本上有一些过于抽象化的名词常常令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个教学情境,给予学生一个能够大展拳脚的学习平台,去深入探究蕴藏在教材里的知识宝藏。例如,在讲解《我们共欢乐》这一内容时,首先,可以设置悬念,提出问题:你们最好的朋友是谁呢?你们是怎样相识、相知的呢之间发生过矛盾嘛?如何解决的呢?你是怎么看待你们俩的友谊的呢?等极具生活气息的问题。以问题导入课程,抓住学生的眼球,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去体会真挚的友谊的存在,并正视自己的友谊,在今后的友谊之路上,能够披荆斩棘,利用知识来解决一切障碍。
校园是学生懵懂时期的学习之地,社会是学生奋斗拼搏的学习之地,生活则是学生从稚嫩幼儿到耄耋老人的一生的学习之地。因此,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时,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关注生活热点,导入课堂,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将生活与教材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能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与教师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例如,在进行目前社会上的网约车的安全问题的讨论时,教师可以导入课本中的《安全的生活》时,巧妙引入网友见面被骗的案例,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另外,教师可以以食品安全问题、马航MH370坠机、韩国客轮沉没、长征精神永存等热点,与学生探究、思考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进而引出《生命的思考》的课程教学,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创设一个具体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理论知识、概念等,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与道德素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想要透彻地理解、感受到课本教材里蕴藏着的知识内容与精神,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全新的教学情境,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给予学生一个清晰直观的知识体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观察、思考、探究,并学以致用,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走近自然,去感受最纯粹的知识。例如,在学习“我们的地球村”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需求,带领学生走出学校,清理学校周围的垃圾,保护学生周围的环境,让学生在改变的环境与实践中,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学习到保护环境的方法、途径等。例如,在学习可持续发展战略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到家乡,去感受草原美景的魅力,熟悉牧区经济腾飞的时候,草原沙漠化带来的伤害,倾听牧民的抱怨与无奈,接着,利用学生的情绪变化,导入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找到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详细讲解国家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结果,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与强大,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求知。
总而言之,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懂得知识来源于生活,知识改变生活,知识又回归于生活。教学中创设恰当的生活化情境,能够改变学生感觉知识枯燥的现象,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对于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求知欲,并且能够学以致用,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的目的。
[1]彭娟.生活化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应用[J].考试周刊,2016(55).
[2]俞淡幸.贴合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模式[J].才智,2017(07).
[3]王志明.论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J].新课程,201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