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幼儿园 朱春霞
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乐余有着丰富的民间资源,其中“蓝印花布”正悄悄地融入时尚元素,为了让幼儿认识、了解、传承这一传统手工艺,在区角游戏中,我们以幼儿为主体,以“蓝印”为主材进行区角游戏的环境建设。
材料是幼儿区角游戏的物质支柱,幼儿是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建构新经验、新知识的,那么了解游戏材料则是顺利进行区角环境建设的基础。为了让幼儿了解蓝印花布的图案、由来、制作方法,我们以调查表的形式,亲子共同了解蓝印花布的一系列知识。积极发动家长资源,开展“蓝印文化之旅”,家长带着幼儿参观本地农耕园文化街,幼儿通过倾听、观察、触摸,感受着蓝印花布的独特印染之美。
《纲要》中提出:教师要引导幼儿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为了加深幼儿对蓝印花布的了解,帮助幼儿感知更多的蓝印制品,我们将游戏环境和蓝印花布精致化地结合,在教室里专门开辟了蓝印花布欣赏区:“蓝印花布展览会”。幼儿将收集到的各种蓝印制品投放在这一特色区里,幼儿欣赏、感受着各种蓝印制品带来的区角环境之美。
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教育要取得较大的效益,必须优化环境。”根据环境建设中功能的不同,我们将区角环境划分为支持性蓝印区角游戏环境、展示性蓝印区角游戏环境、操作性蓝印区角游戏环境。
在区角环境建设中,教师要善于营造宽松、和谐、富有情感的氛围,通过蓝印花布、区角空间的合理设计与布局,从幼儿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认知需要出发,一方面创设能够支持幼儿参与活动的环境,如方法提示、扩展思维、解决方法等;另一方面为区角常规提醒提示的环境。特别是对于大班幼儿,其自主性增强,所接触的生活范围也大大扩展,通过讨论与协商,幼儿已经开始可以自制规则,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例如:在生活区的“认识蓝印花布”主题墙中,通过张贴蓝印花布制作流程图、蓝印花布各种图案和参观蓝印文化街的照片,将蓝印花布知识通过环境布置得到呈现,既是幼儿的认知需要,又给环境增添了蓝印之美。
瑞吉欧教育理论提到:环境就像一个“会运动的生命体”,和幼儿的身心发展一样,它会随幼儿的心智变化而变化,这就要求幼儿与环境材料进行“对话”。在区角活动中,特别是美工区中,为了激发幼儿对蓝印游戏的兴趣,给幼儿成功的体验,我们给幼儿创设了作品展示的空间,为幼儿提供了自我展示和相互评价的区角游戏环境,让区角环境记录幼儿的成长。例如:在美工区的墙面环境中,我们给予了蓝印留白,幼儿可以将收集的蓝印花布照片、自制的蓝印作品、蓝印花絮等各种与蓝印花布相关的东西张贴在此处,给了幼儿自由探索蓝印的空间和机会。
《指南》中指出: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可见操作对于幼儿是十分重要的,而区角游戏正好符合了这一特性,它向幼儿展现了一个丰富多样、多功能、多选择操作的游戏环境,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符合自己学习特点和愿望的活动。在区角游戏的环境建设中,我们以幼儿已有经验为导向,通过创设适宜的墙、柜面环境,将蓝印花布投放其中,既作为幼儿动手操作的探索,又参与了区角的环境建设。例如:在科学区的柜面上摆放了“蓝印花布吸水性”的操作材料:蓝印花布、尼龙布、棉布、滴管、水杯、立体记录本等,幼儿在参与蓝印花布小实验的过程中,与科学区角环境融为一体。
环境是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成人之间、幼儿与物品之间互动的关键性因素。在区角游戏的环境建设中,要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共同创设有情境的蓝印环境。
在空间规划布置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参与到墙面、柜门、角落、隔断等不同区域的划分、装饰上来。在共同商定的基础上,与蓝印花布相结合,形成了适合大班幼儿的富有浓郁蓝印气息的区角游戏空间。例如:在以纸板为底板的各区域隔断中,用蓝印花布在四周缠绕一圈,美观大方。每个隔断上都有区角标志,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区角游戏。当然,还有通过班级投票决定的用蓝印花布直接做的软隔断,不仅可以作为隔断,还能作为区角的“门”,给幼儿增添了朦胧好奇感。
在区域环境创设中,幼儿不是欣赏者,而是环境的主人,是环境创设的积极参与者。例如:在各个区角墙面中,大框架是老师创设的,里面的内容有孩子的蓝印花布作品,有师幼共同商定、画制的各区角规则。每个墙面都或多或少地留有孩子参与蓝印花布的足迹。当环境完成之后,看着稚嫩不失童趣,不失天真的美感的区角环境时,孩子们发出来连连赞叹声“我们教室真漂亮”。孩子们在参与中,体验到了自己作为区角环境创设中主人的自豪感。
总之,幼儿是区角游戏的主人。在以蓝印花布为主材的区角游戏环境建设中,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自由自主的蓝印花布探索环境,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注重主材与辅材间的互通,区角的融合,使幼儿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区角游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沈文.充分挖掘民间游戏在幼儿区域活动中的教育价值[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4(36).
[3]白波.试析幼儿区域游戏环境建设的互动性[J].新课程.上旬,2016(1):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