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义祥
(福建省诏安县四都中学,福建诏安 3635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入,原有的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已无法有效激起学生的参与主动性和能动性。中学思想品德课作为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提高其有效性至关重要。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出一些能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改革的进程加快,特别是处在“互联网+”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中学生的道德素质越来越低,甚至成了没有理想、目标的一代,他们的道德问题又再次回归大众视野,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这种课堂有效性缺失的成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读:
新课程改革下的三维目标的内涵是: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把以前比较分散的内容优化为一个整体,三个方面相互区别而又紧密联系。
在教学中,既要把传授知识与技能贯穿课堂,又要创新在授课过程中的方法,并且必须以渗透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终极目标。而旧的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课程安排少,学科地位相对比较弱,教师把传授知识当作主要目标,以考试的形式来检验教学和学习效果,这种教学与当下新课改的目标有很大差距,忽视了思想品德课传授知识与道德教化的联系,违背了思想品德课提升学生道德素质的初衷,更难以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1]。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课堂的限制,很多教师以本为本,不愿或不敢去创新教学新模式,很少通过课堂活动的形式,比如说通过模拟法庭、知识竞赛、小组探究等形式开展教学,教学内容知识的泛化严重,没有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内容僵硬又死板,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此外,因时代变化快,大量信息和文化多元化,教师如果不与时俱进,不提升自身素质和涵养,更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不用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使知识学习、思维训练、人格健全三者能协同发展,实现了在促进人的发展目标上的融合。
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这三个目标联系起来,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既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又要创新授课方法,增加课堂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个优秀的思想品德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对教材分析解读的能力,更要有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地改进和创新教学模式。他们需要将教材知识整合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深入浅出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材施教,从学生实际出发,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征制定不同的策略;借助多媒体、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教学工具,把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元素融入思想品德课课堂,使一些枯燥或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2]。
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不能把学生仅仅看成是接受知识的机器,更不能认为把课堂交给学生会使课堂教学无法顺利进行和完成。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要学会“简教放权”。教师适当地“少”说一点,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充当知识的引路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提问、主动思考;给学生多一些话语权,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参与,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此外,教育不单单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人与人之间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互相尊重是一切交往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尊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个性十足,渴望被尊重被理解,不想再被当作小孩看待,有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求。但是他们还不够成熟,容易产生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冲突,有的学生自尊心太强,遭遇挫折容易放弃,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思想品德教师不要认为尊重学生、跟学生平等相处会挑战自己的权威,而是要做好榜样,言传身教,强化生命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与学生平等相处,为学生营造一个互相尊重、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多赞赏、激励学生,让他们在这种环境里主动学习、快乐学习,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在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提问,能够有效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为此,要设置合理又有效的提问。
(1)设置问题注意趣味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趣味的问题既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2)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和针对性。课堂提问要从教材出发,符合教材的实际需要,问在关键处,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同时要具有针对性,针对课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使学生能理解和加深印象。
(3)针对学生基础差异,采用分层提问。学生的基础不同,理解和思考问题也会有差异。问题如果只设置难度大的,那么对基础差的同学起不到效果,长此以往,容易产生课堂老师的提问都与我无关的想法;同样,设置简单的问题也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基础差异,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让全班学生都能参与思考,使得课堂教学能有效实施。
总之,要提高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长时期探索的课题。当然,这也不是仅靠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努力就能完成的,还需要学生家长的配合,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孩子传递正能量,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塑造孩子的健全人格。只有通过社会的多方力量,结合多种教学手段,才能不断提高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陈金玲.浅谈如何提高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2,(29):56.
[2]商建明.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认识[J].考试周刊,2013,(A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