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民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杏陈中学,福建漳州 363400)
沪科版初中物理实验涵盖了光学、力学、声学等内容,可以说涉及范围非常广。其物理实验的创新设计过程,也非常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实验能力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物理实验的教学优势,提高了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以人为本”教育观的指导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适应新课改要求,进一步革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以沪科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为研究对象,对其物理实验(包括实验教学理念和实验教学过程)做如下分析,以期能对初中物理教师有所帮助。
首先,要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其次,让学生掌握科学的物理实验方法,全面了解基础的物理实验过程;然后,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物理现象发现物理原理,进而能够根据物理原理推导物理现象;最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团结协作的能力[1]。
第一,将探究方法和创新精神用于教学中。对探究方法的剖析和总结要细致、深入、具体,符合新课改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新要求。第二,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相结合,以分组实验为主。让学生在组间差异中,探寻正确的物理原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2]。
第一,对于所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都要填写实验通知单和实验报告单,确保每一个物理实验环节都有明确的记录。第二,严格要求,按程序进行操作。这不仅是为了确保物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还为了保证实验的安全性[3]。第三,教师认真组织,精心辅导。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预估工作。第四,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竞赛活动,以项目驱动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求胜欲。第五,积极组织并指导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真正做到“课内+课外”的双重物理实验教学模式[4]。
初中生的好奇心是非常强的。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改变原来“单刀直入”的方式,以简单的教学道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神奇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初中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巧设悬念的方式引入新课。以《空气的“力量”》为例,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简单的教具和有趣的物理现象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具体过程如下:首先,教师准备一个底部用针扎了一个小眼的矿泉水瓶子,带着进入教室;其次,教师假装喝水,当拧开瓶盖的时候,瓶底就开始漏水,此时学生一定会注意到并且报告给老师;然后,教师就可以顺势再将瓶盖拧上,此时学生一定会认为这样做没有用,但神奇的是瓶底不再漏水。由此,学生被这神奇的事件吸引,教师就可以借此引入新课。
对于部分初中物理知识点,学生理解起来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演示”的方式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当然,相关的教学道具和实验过程,最好要力求趣味性,给学生以全新的视觉感受。以《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为例,教师就可以通过如下过程,将抽象概念具体化: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无礼”的要求,例如想要点烟,此时学生一定会很诧异,不知道教师要干什么,好奇心会被激发出来;其次,教师拿出一根烟,然后用凸透镜聚光把烟点着,此时学生一定会拍手称好,但是又对“用凸透镜点烟”的现象很诧异;然后,教师再拿出一张薄纸,重复一遍刚才的过程,重点让学生看白纸上的小光点;最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发现凸透镜的聚光作用,并对聚焦、焦距等抽象概念有一个具体的认识[5]。
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指导下,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也越来越体现课堂师生互动的重要作用。此处,以多媒体教学和互动教学法为例进行分析。第一,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具有将抽象过程具体化的作用,以《光的折射》为例,教师可以将玻璃棒放入水杯的过程,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学生明白光的折射作用对人的视线的影响;第二,互动教学法: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把小型鱼缸搬到教室,里面放上几条漂亮的金鱼,学生见到金鱼之后肯定都很喜欢,都愿意近距离地看一看,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从侧面和上面,分别看一看金鱼的大小,在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师端着鱼缸给学生看)中活跃课堂气氛。
以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实验教学内容《阿基米德原理》为例,进行实验创新设计,通过具体的实验过程和课堂效果,分析该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的闪光点,具体如下。
器材:细长平底试管一支(底面积为S)、小汤匙一个、刻度尺一把、大水槽一个、足量的水、足量细沙、天平及配套砝码。
证明: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即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1)用天平称出空试管的质量m1;
(2)将试管漂浮在水槽中,在试管上水面对应的位置做一个标记h1,然后用汤匙向试管中加适量的沙子,再在试管上水面对应的位置做一个标记h2,从而得到试管下降的深度h=h2- h1;
(3)把试管擦干,用天平称出试管与沙子的总质量m2;
(4)分析沙子重力:G沙=(m2-m1)g ;沙子排开水的重力:G水=ρ水s(h2-h1)g,然后比较G沙和G水的大小,G沙=G水,即F浮=G水=G排;
(5)为了排除偶然性,可以改变一下试管中沙子的多少,重复(2)~(4)步,然后再分析就能得出结论。
(1)材料和实验工具比较简单,降低学生实验时的心理压力。
(2)称重的过程需要学生高度集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注力。
(3)实验的操作过程与分析过程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把控整个实验过程。
(4)学生亲自进行多次重复实验以验证理论,可使其获得学习成就感。
综上所述,沪科版初中物理实验创新设计过程,以实验目的、实验重点和难点、实验措施三方面为基础,通过科学的引入,生动、有趣和生活化的教学方式,逐步提升学生的物理实验素养和物理实验能力。上述分析虽然不够全面,但仍希望能为初中物理教师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