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惠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句话,希望对你们有用。
(屏显)
语言本身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可以帮助解决情感表达的问题。
——雅科布松《情感心理学》
(生齐读)
师:语言可以助力情感表达,其实我们写作文也是为了表达情感。回忆一下,昨天我们上课时写了篇什么作文?
生:以“道歉”为话题,写了现场作文。
师:是的,那我们来回顾一下昨天同学们写的作文。
一、学生作文分享
(屏显作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文章主线)
师:这是我总结出来的出现频率最高的几条主线。
(生齐读)
生:我写的就是向母亲道歉!
生:我写的是向同学道歉。
师:同学们写得都很有感觉,因为这些内容跟你们写得太像了!我给大家布置一个新任务——根据上述作文内容,选择一个作文主线,依照《交际语境四要素》的表格进行填写。给你们两分钟,自由讨论一下。
(屏显《交际语境四要素》表格)
师:有没同学想尝试一下,做第一个发言 的人?
生:我选择“打破邻居窗户而道歉”这个主線,读者是“邻居”,目的是“跟邻居道歉”,作者是“我(儿子或女儿)”,文体是“记叙文”。
师:很好!还有没其他同学想挑战一下自己?
生:我选择“因花零用钱的事向母亲道歉”这条主线,读者是“母亲”,目的是“跟母亲道歉”,作者是“我”,文体是“记叙文”。
师:感谢两位同学的回答,给了我们思考的基础。我们来看这两位同学的板书,对比一下,谈谈你们觉得哪里不同,或者说哪里值得你肯定。
生:琪琪写得更好,因为作者身份更具体。
生:他们的答案很像。
师:对,你们发现了这个很关键的问题,这也是你们昨天写文章感到特别矛盾的一点。写作文的过程中,你有预设一个读者吗?
生:没有。
师:其实有,但是不多。昨天收的50本作文当中,只收到5本有确定读者的,而其他同学都把阅卷老师当作是那个读者。这是有效的对话吗?我们回到昨天的话题当中,我们最终达成的目的是什么?
生:道歉。
师:你道歉对谁说最有效?那个接受道歉的人,才是你真正的读者,而你们在刚刚都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了,就是读者意识的缺乏导致了写作目的没有达成。请在学案中做笔记——写作是一种交流。它不是一个动作的停止,而是一个话语的开始,它是一个交流。
(生动笔做笔记)
师: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提醒自己,读者决定写作目的。在交际四要素当中,读者确定了我们的写作目的,怎么衡量我们这篇作文写得成功与否?
生:当对方能够理解你,并且谅解你,那么你写的这篇作文就算是成功了。
师:是的,昨天的作文,最大的问题在于读者意识的缺失,导致写作目的没有达成。写作是一种交流,无论什么时候,要时刻提醒自己“读者决定写作目的”。我们的作者和文体都是为我们的目的服务的。
二、对比赏析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你们的学案中有例一和例二,小组合作快速浏览学案,选出小组认为较好的提纲,说出理由,理由不少于两个。活动具体要求:1.每位成员都要贡献智慧的花火;2.请组员认真聆听,并做好笔记;3.选好小组发言人,上台展示并板书成果。
(小组合作讨论)
师:你们小组认为更好的一个,谁先来?
生:我们小组的结论是第一个比较好,因为例一中的四要素特别明确,知道读者、目的、作者和文体。例二在老师的点拨下,我们发现它的目的也没有达到。比如在结构安排上,请看到例一的第二、第三部分,反复提到“我很愧疚”,慢慢到最后,把“愧疚”的情感深化。而例二结构上看,只是在最后一个部分说了道歉,道歉的目的也不明确,所以我们觉得例一比较好。
师:依楠说的那句话非常关键,他们小组认为例一好,因为例一四要素更加明确,明确四要素会让什么更好达成?写作的目的更好达成。除了这节课讲的这个框架,她特别细致,发现了例一的结构安排更合理。结构安排清晰源自目的特别清晰,还有没别的发现?
生:我们小组也认为例一比较好,理由有三个。第一就是依楠说的有清晰的提纲;第二是他的每个部分加深了对象“你”,用第二人称和他的朋友对话,语气比较亲切,像给朋友写信一样,有对话感,说明读者是朋友而不是阅卷老师。第三,依楠说到每个部分都提到“愧疚”,这个“愧疚”不停地围绕“道歉”这个中心去写,情感中心更 明确。
师:非常好,你们小组补充了两点,人称和情感,有点像在写信的感觉。那么以我们这节课的知识点来说,什么东西很明确?
生:读者,非常清晰。
师:还有没有人想回答?
生:例一中,第二、三、四部分都讲他因为什么愧疚。例二则没有表达他的歉意,没有写出“我”是因为什么事情而感到愧疚,因为什么想要道歉。因此,例一的目的比较明确。
师:你们说得很有道理!例一中非常清晰地罗列了自己道歉的原因。我们一起看到例一部分,为什么跟这个朋友道歉?原因是什么?
生:玩游戏导致他的朋友变坏,这是他真正道歉的原因。
师:我们再看,例二有没有讲道歉原因?
生:没有。
师:是的,至少是没有明确地说出。我们看例二的第五部分,这个同学在最后一段,试探性地问对方是不是生气了,然后拉了同桌一下,同桌哭着说“生自己的气”,然后再在文章结束的时候说“迟来的道歉比理由更重要”。假设你是被惹哭的同桌,你会原谅他吗?
生:不会啊!不原谅。
师:这种不原谅是出自什么?
生:生气,我不知道他说什么,想表达什么。
师:是啊,一个人跟你道歉,但是他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这样的道歉你服气吗?
生:不服气。
师:所以例二问题在于自己完全不知道道歉的原因。回到我们刚刚讨论的问题,他完全不知道自己愧疚在哪里,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没有办法产生愧疚情绪,你怎么原谅他?一个人不知错,却向你道歉,你原谅吗?这是最重要的。这时我们的目的没有达成,因为他没有明确的读者,这篇文章显然是写给老师看的。如果昨天我们的作文题目稍作修改,改成“给你的朋友写封道歉信”,你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文体局限了只能写信,读者和目的也非常清晰。
(生点头)
师:但是它是一个以“道歉”为话题的现场作文,为什么我们写出来会有如此大的偏差?因为我们每次动笔之前,总是认为这篇文章是写给老师看的,一定要编个故事出来,这是你们心里的“小算盘”,是你们心里面的潜规则。每次动笔之前给自己下一个咒语“这个写给老师看的”,所以没有办法流露出真实的情感。现在重新打破僵局,每次提笔之前,无论是一个话题作文,是一个命题作文还是半命题作文,首先你要想到什么?
生:读者。
师:是啊,读者就是你的情感对象,也就是我们交际语境四要素的问题。读者清晰以后,你的写作目的变得非常迫切,而且你整篇文章写作也变得可以操作,更加清晰。在刚刚总结的基础上,我相信你们还可以再升一个难度提高自我,修改作文。
三、修改作文
师:选择你喜欢的一项独立完成,这已经不是小组成果了,是个人的成果了。以提纲形式修改自己的作文,你们肯定有特别多可以改动的地方,要么你再选一个角度修改自己的作文,我们一起来学习。过去文章中心特别不明确,我们可以定一个新中心,中心和结构自己把握,自己修改。
(生独立完成提纲)
师:在你们思考的过程中,我捕获了几个亮点,想和你们分享一下。你们能不能用四要素评价一下?
生:我觉得他的人称可以学习,他的目的不是特别详细。
师:对了,目的仅仅是“道歉”两字不够,还可以再细化。再往下,这是黄林海的修改,我听到有的同学都笑了,我相信你们和我是一样的感觉,什么地方可以提高?
生:书写!
師:来看,读者是“朋友(因一句玩笑而发生的)”,同学们发现问题了,目的是“向朋友表达自己的歉意”,作者“我”,注意,文体是“书信”。我想,除了书写之外,你们的笑声肯定带给你们特别多的思考。
生: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作者”,他的括号里说明了那个人的身份。
师:“作者是值得学习的,告诉我们身份是可以细化的。还有没有亮点?
生:文体选择了“书信”。
师:不错,书信是个好选择。
生:书信可以拉近距离,更容易表达自己的 歉意。
师:文体是书信,更好地表达自己歉意,目标更容易达成。还有林玲的作业也让我很吃惊,你们觉得可以学习的地方请动笔,这是一个快速进步的过程。(师展示)读者“令我心怀愧疚的朋友(第二人称)”,目的“说明我的愧疚和当时情形并表达歉意”,作者“我”,文体“书信”。
四、总结
师:读者决定写作目的,是写作文时的首要考虑因素。“萌芽”指的是什么?草木刚刚开始发芽的状态,指一切事物的开端。其实这节课内容非常简单,你们非常熟悉,但是我们在这么简单的内容当中探索到了写作的奥秘,就是——只有真实的情境才真实的目的,才有真实的语言,才能给我们的写作带来无穷无尽的动力。我希望今天的这四要素像种子一样深深扎根在你心里,孕育出写作的大树,下课。
生: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师:作业是修改你们的作文。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过程化实践探索”(2018YQJK088)的部分研究成果〕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中学;5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