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杉,王栋钢,尹 僖,杨渝生,雷培芸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核医学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4)
实验室数据结果的准确可靠,是疾病诊疗或实验研究有效性的基础,做好实验质量控制是实验科室重要任务之一。室间质量评价(EQA)是多家实验室分析同一标本,并由外部独立机构收集和反馈实验室上报结果,以此评价实验室操作的过程。EQA是一种质量控制工具,可帮助实验室发现检测分析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促进实验室采取整改措施,以提高检验质量[1-2]。内分泌检验大多数是功能检验,影响因素多,结果变异大,各种干扰因素可影响测定结果,从而延误临床的诊疗活动。本研究将本医院2012-2017年参加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NCCL)内分泌项目的回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增强实验室技术人员质控意识,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并不断提高检验水平。
1.1材料 检测的标本由NCCL每年初发放1次,共2个批次,每批次有5份未知浓度的干粉标本,收到后保存于2~8 ℃冰箱待检。本科室参加EQA的内分泌项目包括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甲状腺激素(TT4)、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泌乳素(PRL)、黄体酮(PRG)、雌二醇(E2)、总睾酮(TES)、皮质醇(Cor)、胰岛素(INS)共13个项目。
1.2仪器与试剂 美国Siemens Immulite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及原装配套专用试剂、意大利索灵尼尔森DiaSorin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及原装配套专用试剂(经性能评价和室内质控符合要求);室内质控品为美国伯乐公司产品。
1.3方法 按NCCL要求每年在3、9月在统一规定的测试时间内,各分2次将质评标本完全复溶,质评标本和临床待检标本同等对待并同批检测,严格按照检测技术规范和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复溶后的EQA标本要求在3 d内完成检测,检测结果通过NCCL官网指定的EQA界面直接上填回报。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2007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计算每批次检测数据的总合格率,按NCCL统一要求1次检测中每个项目5个标本检测结果达到4个通过才算该项目合格;分析项目能力验证(PT)得分=该项目合格标本数量÷该项目总测定标本数量×100。PT≥80分为合格,PT<80分为不合格[1];根据检测仪器、方法及试剂分组,取每组中位数为该组靶值,计算单个项目检测结果与靶值的百分差,得出数据确定偏倚的可接受范围,NCCL对参加EQA内分泌项目检测值的偏倚范围要求≤±25%为合格,超过±25%即为未通过。
2.1内分泌EQA检测的合格情况 从2012年最初参加项目每次50个测试,到2017年增加到每次65个测试,科室在开展新项目后积极将新项目逐步纳入EQA检测。从第1次检测80%的合格率,科室在检测失误中分析原因纠正不足,每次检测合格率逐年上升到100%。见表1。
表1 2012-2017年内分泌项目EQA检测合格情况
注:-表示无数据
2.2内分泌EQA单个项目的偏倚分布及PT得分 从2012年3月至2017年9月共完成12次700个内分泌质评标本的测试,其中679个测试结果合格,总合格率达97%,参加EQA的13个项目中有9个PT得分连续获得满分;从项目结果偏倚范围来看,有539个测试<±10%,有128个测试≤±20%,有12个测试>±20%但达到了NCCL规定的≤25%的要求。见表2。
2.3不同检测系统对INS与Cor的EAQ检测结果 本科目前使用的两台化学发光仪中,Siemens Immulite分析仪的检测原理为酶免疫化学发光法,意大利索灵尼尔森DiaSorin的检测原理为电免疫化学发光法。除INS和Cor的检测因试剂等因素,故在两台仪器检测之间有调整,其他11个参加EQA的检测项目均是Siemens Immulite分析仪上操作。 如图1可见,INS检测从2012-2014年为Siemens酶免疫法,PT得分有2次不合格,从2015年换为电化学发光检测后PT均为满分;图2可见,Cor检测在2015年2次检测均为Diasorin电化学发光法,但PT得分不理想,2016年改为Siemens酶免疫发光法检测后PT得分均为满分。
表2 2012-2017年内分泌EQA单个项目的偏倚分布及PT得分(分)
图1 INS在两种检测系统每年PT评分
图2 Cor在两种检测系统每年PT评分
近年来儿科内分泌疾病的研究更为深入,性早熟、肥胖、矮小以及儿童甲状腺疾病等是当前儿科内分泌研究领域的热点。随着检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内分泌疾病相关激素可通过仪器或实验得到检测,且检验结果也是早期诊断出患者的重要依据,实验漏诊有可能让其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增加了患儿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一份准确、及时的检验报告对儿科内分泌疾病的临床诊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4]。这就要求相关实验室对工作质量有严格的监测和评价,保证每个患者标本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因此一个实验室必须同时开展室内质控并参加EQA,前者的目的则在于监控实验的有效性,确保日常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实验室检验的精密度。而EQA可以监测和评价各实验室对相同标本测定结果的一致性,使参与评价的实验室从中获得准确性或一致性方面的信息,最终可以达到结果互认,二者在实验室质量保证中缺一不可[5]。
EQA/PT计划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最初是为了保证不同实验室血清学梅毒检测的准确性,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首次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直到1947年才由美国学者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报告EQA计划结果。EQA分为6种类型,即实验室间检测计划、测量比对计划、已知值计划、分割样品检测计划、定性计划和部分过程计划。我国各级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EQA为实验室室间检测计划,已知值计划和分割标本计划也可以在临床实验室应用[6-8]。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同一检测项目的测定结果会因客观因素的改变而不同,从而影响EAQ的参评结果。本院INS与Cor两例项目在2012年参加EQA使用Siemens Immulite分析仪, Cor的单次PT得分一直维持在80分以上,而INS的单次PT得分不稳定。由于仪器调整原因,Cor和INS从2015年改为意大利Dia Sorin发光分析仪进行检测,Cor的PT得分出现下降,而INS则开始表现良好,均为满分。2016年Cor又改回Siemens Immulite分析仪进行检测,PT得分才开始恢复到满分水平。从NCCL给出的评价报告可以看出,参加内分泌EQA作Cor检测的DiaSorin分析仪上组别较少(2015年第1次共5组参加,第2次共3组参加),达不到比较条件作为缺省组放入其他仪器组中进行比较,因而出现测定值与靶值偏倚>25%的情况。不仅如此,陈蓉等人也发现应用3种不同鉴定系统在微生物室间质量评价中的进行比较,选用合适的鉴定系统是提高室间质评成绩的重要保障[9]。PLEBANI等[10]在一个全国范围内进行肌酸激酶的EQA研究后也发现不同的测定方法会影响到项目最终的检查结果,并提出开展全国的检测程序标准化设定的建议。 这些研究均提示同一项目在不同仪器或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时的测定结果值是有所不同,必须根据不同仪器制定相应的项目参考值范围。
笔者从2012年开始连续参与了本院12次NCCL的内分泌项目EQA。通过近几年的质量评价实践发现,要想出具一份正确、可靠的检验结果,优质的仪器设备和配套试剂,经过专业培训的操作人员,严格、谨慎的室内和室间质控等条件缺一不可。现将5年中本科室部分结果失控的可能原因如下:(1)与实验仪器状态、试剂批号和实验环境有关。(2)试剂的纯度、稳定性受影响或被污染,配制方法、非线性标准曲线。(3)化学发光免疫试剂盒运输过程的各个环节会影响试剂的质量,从而影响检测结果。(4)检测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如移液和测量不精确、试剂混合不均匀等也影响了实验的检测结果。值得提出的是,EQA标本主要用于检验分析中和分析后阶段,并不包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因此室间质量评价结果的合格并不能完全保证临床标本检测结果的准确。在2006年国外学者就分析在临床标本检测结果错误的原因中,其中分析前产生的差错占总差错的46%~68.2%,分析后产生的差错为18.5%~47%,而分析中产生的差错不足15%[10]。由此可见,定期对实验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建立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加强人员培训,严格核对制度、积极与临床沟通并解释标本采集时注意事项等等措施,都能积极消除分析前中后误差产生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参加EQA计划可发现检测中出现的偏差和不足,寻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整改。同时实验室内部应建立相应的质量指标体系,观察失控/在控情况及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实验检测中的问题,采取有效纠正措施,不断提高内泌激素检测的技术水准[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