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深度学习”促进策略

2018-11-28 23:38王志勇
名师在线 2018年6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深度评价

王志勇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江苏如东 226406)

引 言

对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研究目前正得到广大教师的深切关注。相当一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已经在设法基于课堂发展趋势来探索更符合地域情况的教学模式,其中有学生的前置性学习、恰当学习情境预设、小组分工与讨论、多途径学生展示、教师恰当介入与评价等环节。但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笔者依然看到传统教学所具备的强大的惯性,使得整个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实施环节容易异化成灌输教育的一种新方式。这种教学特别容易让学生的学习状态浅表,使“以生为本”的课堂陷入困局。基于这些现状,笔者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尝试如下促进高中地理“深度学习”的策略。

一、紧贴学生的思维完善导学案,促使学生提升自主学习的深度

教师通常情况下安排自主学习时,总是将一些相对较为简单的内容留白让学生去填写。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机械照搬教材中的现成内容就可以完成任务。尤其是教师习惯给予学生现成的表格、思维导图来完善知识结构。学生即使完成了任务,但在自主学习中的思考量较少,难以将教师所给的知识结构和自己的知识构成连接起来。

如在学习“农业地域类型”这一内容时,教师若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对照地图填写各种典型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对照教材找到农业发展的主要条件。这些内容要求相对较低,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获得明显层次偏低。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必须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积累,适当补充一些与农业相关联的知识,引导学生从教师所提供的新资料中理解不同农业地域类型选择的主要原因,从直观中抽取出抽象的规律,让学生能够根据信息找到结论背后的证据,在探究中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知晓在对恰当的地点所具备的对应地域条件的考量下,因地制宜选择某种农业发展方向的思维方式,在对不同区域的比对中得出关联思维导图,进而自主形成知识网络,让学生能够形成自我认知的能力,自己构建符合教学内容的知识框架。

科学的导学案一定要体现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使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可以有更多的收获,而不是机械地填空以完成相对固化的学习任务[1]。

二、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例题导练,引导学生优化思维品质

例题导练中习题的设计能够让学生将刚刚习得的知识通过典型的训练来加以强化、整合。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对习题的解决中及时分析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

如在复习“地球的运动”这一知识时,笔者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和课堂学习绘制出北半球夏至日的光照示意图,并将这一绘图过程细化如下:画出地球侧视图中的黄道平面(地球公转的平面,应经过地心);在地球上画出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特殊纬线,与赤道对称);画出太阳光线(即北回归线和地心连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互平行的三条线表示一束平行的太阳光线);画出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和极圈相切);用阴影表示夜半球(注意南北极圈出现的极夜极昼现象);假设直射点位于赤道、位于南回归线晨昏线绘制;尝试绘制从南北半球上空俯视时的光照图,说出你这么绘制的理由有哪些。

学生在绘制光照图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了地球运动中的相关概念,梳理数个概念中的关联。但教师还必须增加一些环节引导学生不断反思,如黄赤交角和回归线纬度的关系及原因;地轴和黄道面的夹角与极圈纬度之间的关系;晨昏线的存在及日和年运动规律产生的原因;太阳直射点移动对晨昏线的影响等。此外,教师还可以找到学生在图形绘制中出现的常见错误并一起讨论修正的办法。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绘图能力,更可以在优化思维品质中深化学习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习题的设计时要照顾到学习能力薄弱和较为突出的两头学生的状况,适当体现层次性。

三、提供体验的学习机会,在多元活动中探究出地理规律

如果我们的学习是通过学习者自身体验所获得的,这种学习的深刻程度一定极为巨大。在亲自体验中做细致的观察、反思,对众多相对较为抽象的地理概念做归纳,通过新的现场环境去验证刚获得的概念,这是体验学习的几个重要步骤[2]。

如在学习“地质构造”这一知识时,因学校所在地为三角洲,很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地质构造的接触较少,故笔者做了如下的教学安排:①教师和学生一起用教室里的书本做岩层,进行挤压得到了褶皱;②大家一起观察书本形态呈现的变化规律,教师通过多媒体依次向学生展示不同地质构造的景观图片,播放地质构造形成过程的小视频,让学生知晓不同地质构造形成的原理;③展示例题,要求判断出不同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原因;④结合导学案中的训练题,在石油、天然气、水资源的寻找中选择不同地质构造及理由,水库不能建设在断层的原因,修建隧道选择背斜的理由。

虽然对于这部分内容,很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较少,但在教师的科学安排下,大家逐步掌握了地质构造的概念、判断依据及注意点、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等。这远比教师直接给出对应答案,要求学生强化记忆效果好很多。这样学生还可以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提升用地理思维进行现场学习的能力。

四、灵活使用多种教学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在课堂中深度学习

教师可将课堂学习的评价主体与方式多元化,鼓励组员之间、小组之间、教师对学生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评价不只是针对教师发出问题的回答,还可以是提出新的建设性的思考、学生展示环节中的质量等。总之,只要是能激励每一个学生自觉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分享自己的思考的评价方式,教师就要大胆采用,在教学实践中找到适合不同学情、不同课型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教师完全可以要求学生提出可行性的方法与标准,必须让评价的权重向激励学生在课堂中深度学习的目标倾斜。

教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学生的评价不能简单量化考核,还可以增加一些人性化的考核方式。最好采用最能凸显基于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智慧的过程性评价,让整个课堂有更多的新生成机会和成果。

结 语

深度学习将眼光更多地投注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体现,教师必须根据这种新要求紧凑教学安排,让学生能够有较多的机会参与对地理问题的有效分析与反思。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成为学员,也可以是裁判员,更是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调控者,在关键时刻出手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以继续有效推进,留意每一个学生是否在课堂中体现自己的思维过程,强化参与学习中的方法引导,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所得并加以总结、修正。

[1]石培军.构建具有深度学习特征的地理课堂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07):36-38.

[2]安富海.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11):57-62.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深度评价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