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堂导入六法

2018-11-28 23:38陈鹏博
名师在线 2018年6期
关键词:福楼拜莫泊桑紫藤萝

陈鹏博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陕西西安 710072)

引 言

要上好一堂课,需要把握好诸多环节,这就好比诗文讲究起、承、转、合,小说要谈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一样,环环紧扣,才会产生一气呵成,行云流水之效。而今的课堂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对课堂重、难点的分析、推理投入精力大,重视程度高,而对一些细微之处却思考甚少,这使得原本可以轻松自如的课堂因为细节处理不到位,有时变得滞涩,甚至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1]。

诸多细微环节之中,我认为开头,也就是一节课的导入是关键。导入在一节课中虽然所占时间不多,但地位不能忽视。因为它是一节课的“源头”,是吸引目光、聚拢人气的最佳时机。所以说,导入有时会影响整节课的气氛,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甚至一节课的成败。从教多年来,我一直比较重视一节课的导入,现在把导课方法总结如下:

一、自制素材让导入富有个性色彩

自制素材本身包含教师的独创性,再加上其更能准确地表达教师的教学意图。如果设计巧妙,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授《山的那边》时,我就采用了这种方法。这一课是学生升入七年级学习的第一篇课文,同时又是一首适合朗诵的诗歌。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自制录音并把它作为导入在课堂上播放。学生一下子被带动起来。我趁机要求学生上完这节课后,自己也动手制作录音资料,在上第二课时时,再把学生的录音拿来作为导入素材,课堂更加活跃了。据我了解,为了保证录音质量,很多学生下了一番功夫,对诗歌的理解也深入了许多,所以,第二课时进行得相当顺利。

在学习《春》《故宫博物院》《罗布泊——消失的仙湖》等文章时,我把自己曾经拍摄过的照片用在了教学中,旁边再加上必要的说明或自己的真切感受,放在教学导入中使用,效果都非常好。

二、亲情参与让导入充满感染力

《散步》一文,写了一家三代人在田野散步的平常小事,充满浓浓亲情,特别感人。在上这一课之前,我给学生布置的预习作业是,让父亲写读后感(学生特别惊讶,不知道老师要干什么)。第二天上课,我从学生交上来的读后感中选择真切感人,语言也不错的部分读给学生听,并说明这是谁的家长。每到这时,学生的脸上总会露出或自豪或幸福的表情。我看时机成熟,就自然而然地引入这一课的学习。结果,学生对这一课人物(尤其是父亲)的感情理解特别深刻。我想,这与家长的读后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亲情的参与,让纸面上的文字一下子变成了自己身处的生活情景,以此为基础,再来解读文本,理解就会变得深刻。

三、巧妙质疑让导入引人深思

这种导入方式开门见山,会让学生的思维一下子紧张起来。使用这种方式导入,关键是要选好质疑点。这个质疑点既是有思考价值的,又是容易被学生忽视的。它常常应用在一课的第二或第三课时。

学习《第一次真好》(周素珊)进入第二课时时,我就问学生:“第一次真的一定就好吗?”这样的导入,直奔主题,引导学生反向思维。“元方的做法到底对不对?”这既是《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第二课时的导入语,又是这节课的辩论主题。这样的导入使思维进一步深入。

四、借用故事让导入趣味横生

“我们知道,福楼拜和莫泊桑既是世界级大文豪,又是一对感情深厚的师生。有一次,福楼拜对莫泊桑说:‘你去巴黎第九大街,在第二个十字路口向左拐,看看路右边的第一个人是谁?’莫泊桑来到路口,远远看到一座老妇人的雕塑,就回来告诉老师:‘是一个老太婆。’老师摇摇头说:‘你看到的别人也能看到,你再去瞧瞧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太婆。’莫泊桑又来到路口,仔细观察后回来说:‘那个老太婆很脏,满脸灰尘,头发乱得像鸡窝。’福楼拜听后微笑着说:‘有进步,但你看到的东西别人还是可以看到,你应该用你的第三只眼睛去看,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莫泊桑再次来到路口,看得非常认真,回来后说:‘老师,我看到了那个老太婆的鼻子是世界上最蹩脚的木匠随便拿了一块木头削了一块安在她脸上的。’福楼拜听后高兴地说:‘你今天的作业完成得很好,可以得满分了。’”这是《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的导入,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了对课文的学习。

五、从生活到课堂,让导入水到渠成

教师节到了,学生给老师送来了许多鲜花,美丽的鲜花让整个办公室香气四溢。我们当时正准备学《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我原计划是用一组在互联网上下载好的紫藤萝图片作为导入。临上课前,我突然灵机一动:“为什么不从现实中的鲜花过渡到课文中的紫藤萝呢?”于是,我重新设计,并用下面的一段话作为这节课的导入语:

“这几天,老师的办公桌上摆放了许多鲜花,有百合、满天星、向日葵,还有郁金香,环顾其他老师的办公桌,也一样,整个办公室简直成了花的天堂。幽幽花香,四处飘荡,沁人心脾,醉人心田,让人神清气爽,飘飘欲仙。我知道这里面全是祝福。我也知道,这些花朵将永远在老师的心里散发出醉人的清香,永不飘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看看作者面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又有哪些感想?”这样的导入,自然贴切,学生更容易接受。

六、从教师到学生,加大参与力度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时,时值秋日,我有意识打乱了本单元的课文编排次序,决定先学《秋天》(何其芳)一诗。在学这首诗之前,我对原诗做了一些改编,去掉了诗中重要的修饰词,并把虚写的句子实化,故意削弱了诗味。学生提前并不知道要学这一课,于是,我以诗歌导入:

习近平同志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强调,要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维护职工群众权益。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必须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把职工的事情当自己的事情办”的观念,从关爱职工出发,不断树立企业“负责任、受尊敬”的形象。

秋声阵阵,

震落了露珠。

放下镰刀,

用竹篓来装瓜果,

秋天就在农家里。

向江面撒下渔网,

收起青鳊鱼。

划着小船,

满载而归。

秋天就在渔船上。

学生中少数人认为好,大部分同学认为诗歌写得太实,缺少美感,不够好。我因势利导,要求认为好的同学给诗歌续写第三节,认为不好的同学修改这首诗,或者以《秋天》为题重写一首。这样导入,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力度。接下来的教学也因为有学生前期的参与而变得多姿多彩。

结 语

总之,导课越具独创性,智慧含量越高,越具有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心理期待,使学生的学习处于兴奋和愉悦状态,使学习效率最大化。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对这一环节的思考,让我们的教学从第一分钟开始就迸射出灵光异彩,充满艺术气息,为整个课堂注入“源头活水”。

[1]郭惠宇.简约实用:回归教学的本真[J].中学语文教学,2015,(9):35-38.

猜你喜欢
福楼拜莫泊桑紫藤萝
莫泊桑眼里的“傲慢与偏见”
莫泊桑眼里的“傲慢与偏见”
Guy de Maupassant居伊·德·莫泊桑
美丽的紫藤萝
一块棉布造就莫泊桑
福楼拜的『笨学生』
莫泊桑拜师
紫藤萝瀑布
紫藤萝
特长就是专心地做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