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2018-11-28 20:22王雯洇
名师在线 2018年32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思维

王雯洇

(江苏省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世茂小学,江苏昆山 215300)

引 言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读写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说话能力的训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1]。

一、克服怯场,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

常有这种情况,许多学生在和同学聊天时滔滔不绝,说得眉飞色舞,一到说话训练了,却是低着头,就希望教师不要叫到自己,就连一些语文基础不错、作文写得较流畅的学生,也怕当众发言,这种“怯场”心理,是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克服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口语交际的重要性,知道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对我们现在的作文写作、交友、处理同学间的关系有着巨大的作用,而且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及日常生活中也是极为重要的。笔者给他们讲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讲蔺相如智退秦王的故事;讲成绩同样优秀的两个大学生,一个由于“怯场”,被公司老板婉言谢绝,而另一个能详细阐述自己的工作设想,表达自己努力工作的决心,受到公司老板赏识的故事……这些故事使学生深受感触。在每次开展口语交际训练时,笔者都要提醒说:“会不会说话会影响你的前途,大家可要积极发言呀!”学生们听了,都跃跃欲试。

然而到了真正要说的时候,学生的“怯场”心理又占据了上风。这时笔者便告诉学生,害怕当众说话的并非只有你一人,几乎所有的人都对当众说话怀有或多或少的恐惧,包括你的老师,甚至包括职业演说家、国家元首,只要多练习,就一定能说好。这种心理疗法使学生得到宽慰:原来怕当众说话的不止我一人。这样能很有效地克服一部分学生口语交际的恐惧感与自卑感。

二、激发兴趣,创设宽松的说话氛围

兴趣是推动学生寻求知识和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它和一定的情感体验相联系。要使学生爱说、会说,必须要让学生有说话的兴趣,要让学生产生“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感觉。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方法,组织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说话的兴趣。例如,“表演舞台剧”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表演时蹦蹦跳跳,说说笑笑,说话训练时更自然、更有趣;“小小辩论赛”,说说身边的话题:“打游戏机好处多还是坏处多?”“当今社会还要不要助人为乐?”……在你来我往的辩论中,语言训练悄然进行;“接力说故事”,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合作过程中发展思维、训练表达。

在学生口语交际的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他们的身心才会处于放松状态,原本能言善道的学生会变得更加侃侃而谈,内向、孤僻的学生也能抛开顾虑,尝试说话。因此,即使他们在座位上说得手舞足蹈,争得面红耳赤,也不必过分强调课堂纪律,教师还要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对于那些高举着手,一上台脸却涨得通红,支支吾吾说不上几句话的学生,也不能讽刺挖苦,要笑呵呵地夸奖他勇气可嘉;而对于那些讲得较好的学生,更要大加赞赏,鼓励大家向他学习。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反复的说话训练,不断积累口语表达的知识与技巧,体验流畅表达的喜悦,也就能逐渐形成并发展说话的兴趣。

三、话题多样,增加说话的训练密度

教材上的“口语交际”设计得非常好,有让学生学习怎样做解释的;有让学生学习怎样请教别人的;有介绍自己喜欢的名言的;有说说打算如何布置自己的房间的……这些话题都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然而,口语交际训练和弹琴、跳舞一样,需要反复的练习,如果仅仅靠一册教材上七八次的“口语交际”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学生多练习,多开口讲,才能卓有成效。

在语文阅读课上,教师要善于寻找课文的留白处,创设情景,进行创造性的说话训练。例如,“如果你是美穗子,四十年后,你会对聂将军说些什么?”(《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如果你是前去捕捉九色鹿的士兵或是围观的老百姓,你会如何斥责忘恩负义的调达?”(《九色鹿》);“如果你是‘诺曼底’号上的幸存者,你将如何来评价哈尔威?”(《船长》);“面对后悔莫及的南郭先生,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一说?”(《滥竽充数》)……口语交际结合课文学习,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仅依靠课堂训练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实践。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现象,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例如,少先队五项评比成绩不好,找找原因,谈谈措施;学生吵架闹矛盾,做一回“法官”,评一评、判一判,再去劝一劝;对最近电视台播放的动画片进行评价;外出参观、看电影、参加比赛,说说感受,谈谈看法。只要留心,生活中处处都有训练说话的好素材。

叶圣陶先生倡导,教育要给孩子“六大解放”。解放孩子的眼睛、头脑、双手、嘴巴,解放他们的时间,解放他们的空间,让他们多一点实践,遇到机会随时练讲。练习多了,口语交际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四、细处指点,重视表达的正确规范

在进行说话训练时,学生常会出现许多问题:拖腔拖调,“嗯——啊——”不绝于耳,不自觉地加上“这个这个”“后来后来”这样一些多余的、重复的词语;普通话中夹杂一两句方言,半土半洋;没有中心,没有条理,东一句,西一句,翻来覆去说半天,别人始终听不明白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不会说具体,或只会跟着别人说……这些问题,都应引起教师的注意。

假如学生的语言始终停留在原有的说话习惯上,他们的交际方式和态度依然维持在教学前的原始状态中,那么这样的教学是没有效果的。因此,教师要重视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注意在语言训练中纠正学生的语病和不良的说话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能力。

低年级学生常会冒出这样的话:“老师,鞋带散了!”“老师我没有了!”教师要及时指出,耐心纠正,“老师的鞋带好好的,没散呀?”“什么我没有了?”聪明的学生就会改口:“老师,我的鞋带散了!”“老师,我铅笔芯没有了!”从点滴抓起,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准确、说明白。杜绝方言、口头禅夹杂在普通话中。当学生说话没有条理时,引导他们想一想,确定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培养他们良好的说话习惯。

而高年级学生,往往是心里有话却不知从何说起,或是有点感觉却抓不住说话的要点。教师必须在训练学生的思维上下功夫,因势利导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因为语言的表达过程其实就是思维的活动过程,思维活跃了,话也就有了。例如,用“像什么,还像什么?”“除了这种可能之外,还有哪些可能?”一类的问题启发学生发散思维,促使他们多角度地分析、联想,以培养他们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用“如果不这样呢?”“假如反过来呢?”一类的问题启发学生的变向思维,促使他们选择新的角度深入思考,以培养其思维的求异性;用“是这样的吗?”“有更好的办法吗?”一类的问题启发学生生疑、探疑,培养其思维的深刻性……思维自问题开始,只要我们善问,学生便善思,其思路大开,说话自然滔滔不绝。

结 语

总之,口语交际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只要我们创设良好的说话时机,循序渐进,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情景交际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洗”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酒中的口语诗
口语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