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翠萍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沙口小学,江苏扬州 225002)
小学中段是习作教学的起步阶段,在步入小学中段之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表达基础,同时也拥有相对较高的写作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够使学生乐于表达,提升写作自信,能主动与他人分享写作所带来的快乐,使其不再成为困扰师生的难点呢?
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写作的兴趣究竟从何而来?实际上,正是来自教师以及其他学生的肯定和赞扬。在中段习作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开启习作之门。
在中段习作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充分激活学生的习作参与意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习作训练和听、说、读等多方面的训练有机融合,从说到写,依托阅读学习展开写作练习。每天课前三分钟,笔者会特别安排简单的朗读环节,可以是经典诗词,也可以是美文中的经典片段,这就是先吸收后表达的有效载体;课堂发言或者和学生展开日常交流,也是一个展开点评和激励的重要载体。听、说、读、写训练的有机融合以及教师的积极的、中肯的评价,能够在潜意识中激发学生表达情感、品析赏鉴的能力,既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也能提升其参与写作的主动性;既能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也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写作兴趣[1]。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在中段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链接学生的生活现实,以此培养他们的习作兴趣。
在小学生的生活中,游戏占有很大的成分。在每次学生游戏活动结束之后,教师都可以组织学生探讨游戏情景,既能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同时也能够帮助其产生更细致的感悟,既完成了对素材的有效积累,也可以显著降低写作难度。实际的写作过程就是将玩耍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感写下来,这样,写作这件事就变得非常简单,更不神秘,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写作的初始阶段,教师的评价标准应当具备一定的弹性,还要关注到所有的学生。在展开习作评价的过程中,应以鼓励为主,同时辅以相应的指导。如果是欣赏优秀文本范例,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标准。对写作能力较为突出的学生,可以交流整篇习作;对能力中等的学生,则可以交流几个重点段落;而针对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即使其中只有一句话非常突出,也应特意展示,大加赞赏,这样才能真正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才能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针对不足之处,教师可选择个别指导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修改。学生修改完后,还要与原文展开对比,这样才能充分体悟表达的效果,树立自信,才有助于培养自身的写作兴趣。
袁微子认为,作文内容的主要来源实际上就是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而这些所见所闻赖以生存的关键在于观察。由此可见,观察才是帮助学生提升认知的关键源头,也是写作的重要起点。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针对小学中段的学生提出了以下写作要求:认真观察周围的世界,并写出个人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想,可以不必拘泥于形式,但是需要重点突出自己认为充满新奇、有趣的内容,或者是能够打动自己、能够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件。
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不可缺少科学的观察方法,要能够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在实际观察过程中必须确保多维的观察视角,要明确具体的顺序,要能展开比较,把握轻重之分,或者能够显著突出事物的特点,这样的写作才能生发异彩、充满灵动。最简单的观察方式可以立足于能够有效激发他们兴趣的对小动物的观察,那么怎样才能准确把握小动物的典型特征呢?可以结合小学低学段所学习的大量儿歌。比如,在《小白兔》这首儿歌中,语言简洁,却细致地阐释出小白兔的皮毛、耳朵以及活动特点,只需要引导学生聚焦于这些与众不同之处,就能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项的观察训练,如听声音辨事物,闻味道谈感受等。针对人的观察需要更深入、细致,可以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简单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并紧扣其中一种典型特征展开细致的观察。如此才能积累第一手写作素材,在写作过程中就能够有话可说,就能够做出更细致、更生动的描绘。
叶圣陶先生认为,生活才是写作的无尽源泉。只有走进生活的写作,才能充满灵性。而观察生活不能只是一种习惯,更应当将其视为一种能力,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够将生活和写作实现完美融合,写作才能够拥有无尽的源头活水。
写作需要立足于阅读,阅读是写作不可或缺的前期积累。对每个学段来说,语文课程标准中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求小学生在步入小学中学段之后,能够通过文本范例掌握其中的优美词句,能够自主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
对有些学生来说,由于缺少相应的语言积累,虽然生活中存在很多充满趣味性的事件,但是在实际描写时却索然无味。为了有效避免这一现象,首先,需要强化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师要立足于文本范例,组织学生加大对语言表达方面的关注,使课堂教学凸显出“语文味”;能够在反复品读语言的过程中,了解语言的精妙并习得相应的表达方法。其次,组织学生展开课外阅读,结合所推荐的美文,感受词语使用的精准巧妙,强化积累。除此之外,步入小学中学段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结构,如总分式、并列式等。通过有效的语言积累,可以为学生搜集更丰富、更鲜活的语言素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感,能够为接下来的写作训练奠定良好的根基。
在当前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充分发挥文本范例的重要功能,结合有效的训练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所有的学习实际上都始于模仿,针对优秀作品展开仿写是经过教学实践验证的、能够有效促进写作水平提升的关键举措,也是步入小学中学段之后,学生们展开写作练习的主要训练方法。
首先,应确保一定的语言积累,组织学生展开循序渐进的写作训练,使学生基于各种课内外阅读,感受语言的规范性,了解具体的组段方式,这也能够为接下来的创造性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其次,展开仿写练习,仿写可以分为仿片段以及仿整篇。小学中年级主要以仿片段为主,结合教师所提供的具有仿写价值的文本范例以及有效的借鉴对象,明确不同的侧重点进行仿写练习,如不同修辞手法的运用,针对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细致描写。通过这样的仿写训练,既能帮助学生深化理解,也能够实现灵活运用,使二者相互促进,完美融合,真正实现语言形式和内容的紧密联系,凸显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总之,在小学中学段习作起步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优化教学方法,以此引导学生踏上习作学习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