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高 颖
非连续性文本是指在文本之中附加了图标、图片等一系列内容的文本。这一类文本相对于普通的文本而言,其本身的内容更加复杂,但是如果能够更好地使用这一类文本,那么其表述的内容相对普通文本而言更加清晰,尤其是在说明文一类的应用中,非连续性文本更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国当前的小学教育中也较为重视此类内容的建设。
小学是学生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都有以下特点:首先,思维逻辑不完善。小学生年龄通常是6至12岁,在这个时期,大多数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逻辑思维系统,因此,他们自己的许多想法多是取决于他们自己的感受。其次,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因此,大多数学生不喜欢在课堂上一板一眼地学习。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做出改进。学生喜欢玩是没有错的,教师必须让学生从游戏中学习知识,在阅读课文时,有必要提高阅读兴趣,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
因为不连续的文本指向学生的生活实践,它提倡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创造阅读情境。叶莉老师设计的“马小跳的三个问题——学习阅读”巧妙地将“食谱指导”“洗涤剂指导”和“药物指导”的阅读指导嵌入了马小跳遇到的三个问题的线索中。马小跳是同学们最喜欢的故事中的主人公,他邀请朋友去餐馆吃饭和在家玩耍。在一个问题情境中,学生学会了阅读各种指令,而老师则在适当的时候指导和总结了指令阅读策略。全班都充满了兴趣,学生们也学会了如何效仿。在这样的课堂上,阅读各种指令不再是一项无聊的学习任务,而是需要帮助马小跳解决问题,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已经被充分调动,学习阅读指令已经变成了一种内部需求。
学生的教育不仅是老师的工作,也是家长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和老师需要共同努力,让学生较好地阅读课文。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合理阅读内容,还要告诉学生家长阅读内容及方法,让家长监督。家长应该使用某些方法向学生传达课文内容,以便学生能合理地阅读课文,这是父母和老师在教育方面合作的最佳方式。
例如,在四年级《秦兵马俑》的教学中,文章从不同方面介绍了秦兵马俑。教师可以使用学校或小学生熟悉的景点旅游地图,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找出特定景点和景点之间的关系,如位置、从属关系和相互作用,并通过比较和思考探索文章的介绍方法,即整体介绍和细节相结合。而在旅游地图的使用中,我们可以让家长参与其中,通过家长与学生共同完成,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非连续性文本。
小学教育不能仅仅是说服和教育,这将使学生感到极度无聊,易使学生泄气。老师和家长需要给学生一些鼓励,以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例如在课程《绝句》中,学生们一般很难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给学生一点提示,让学生寻找一些文本之外的东西,充实文本的内容,让其构成一个非连续性文本。一些活泼好动的学生通常会关注其中的插画,通过插画来解释“窗含”和“门泊”的意思。这样老师就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从而促进学生自己构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能力。
小学生除了活泼好动之外,还有强烈的虚荣心。只要教师适当利用,这些就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学校可以举办文本阅读比赛,让学生阅读文本,然后向学生提问,回答的问题越多,排名就越好。学校可以发布阅读清单,这样,学生将尽最大努力阅读课文,以提高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例如,在三年级第26课《斜利亚的盒子》的教学中,老师们复制了课文的情节,并在学校的各个角落埋了木箱,以便学生们能够更加熟悉校园的布局、各种硬件设施的功能和空间设计等。同时,老师将会利用学生的兴趣,将一份介绍盒子所在的非连续性文本内容提供给每一个学生,开展找盒子比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的理解。
综上所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身的内容非常复杂,在小学生的学习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小学教育中就需要以兴趣、家长辅助、比赛、鼓励等多种方式来促进小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