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心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多元化趋势,西方社会思潮不断传入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产生复杂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1]可见,意识形态安全十分关键,意识形态教育十分重要。高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是巩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根基,所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不仅事关高校发展,更事关国家的前途命运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如何提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切实开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党性原则,否则将与意识形态教育出发点背道而驰;其次开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践,必须讲求以人为本,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人,一旦离开以人为本,任何教育实践都难以真正发挥作用。最后开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必须遵循协同发展的原则,坚持显性意识形态教育与隐性意识形态教育同步开展。
意识形态教育是阶级性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方向性。高校借助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来开展意识形态教育,一般来讲是间接地、委婉地施教,但这绝不意味着在实践施教中可以含含糊糊、模棱两可,绝不意味着不需要坚持意识形态教育的党性原则。[2]坚持党性原则,具体地讲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共产主义方向,坚持旗帜鲜明地批判和抵制各种错误论断和思潮,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灵魂所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尽管在形式上具有“非鲜明性”,但在坚持党性原则的问题上丝毫含糊不得。原则问题至关重要,只有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才能培养出符合党和国家需要的“时代新人”。然而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存在着一些明显错误论断,比如不搞全面的、彻底的私有化就不能实现市场经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出路在于走西方式的民主政治道路,这些都是一种政治学教学中的政治性的错误观点”。[3]这些观点诱导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偏离正确轨道,树立扭曲的意识形态,因而我们必须要强调党性原则,这并不是形式上的“挠痒痒”,而是实质上的“敲警钟”。
人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中心与根本,意识形态教育应该以人为本。意识形态教育从其属性来讲,既具有工具性,也具有价值性,是工具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所谓工具性,主要体现在其阶级性上;所谓价值性,则体现在它对人本身的解放与发展的价值,即人本性上。[4]大学生作为教学对象是一个能动主体,意识形态教育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大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然而现阶段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存在片面重视灌输和说教,而忽视关注大学生本身的需要。意识形态教育一旦缺乏对人本身的关注与关怀,就只剩下工作任务与硬性指标,意识形态教育就难免成为异于受教育者内在需要的外在灌输,必然难以达成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只有科学把握“以人为本”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的认识定位,把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意识形态教育实践的一种理念来对待,把它贯穿于意识形态教育的始终,切实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体现对每一个人的尊重和关怀,不搞形式主义、本本主义和灌输主义。依据个体体征,有效的帮助大学生分辨和抵制错误的思想,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最终达到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涵盖隐性与显性两种形式,高校隐性意识形态教育是指寓于专门的意识形态教育之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的、不为受教育者焦点关注或明确感知的一种意识形态教育类型。[6]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隐性施教还具有显性施教所不具有的诸多实践优点。首先,隐性意识形态教育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可以将意识形态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践之中,在实践开展上具有" 开放性"、"生活性"的特点,可以不受显性施教所需的正规场所等多种条件的限制。其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隐性施教"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易于被学生接受,可以有效避免显性施教中出现的逆反心理。最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隐性施教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层次的,学生一旦接受教育影响,其实效是与显性意识形态教育相比是更为持久的。因此,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应当运用整体性、系统性思维,把握隐性与显性相辅相成的关系,形成一股合力,提高教育实效性。
教师作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持者和组织者,在意识形态教育活动中启着主导作用,提升教师的角色意识,增强教师过硬的职业能力,既是准确把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需要,也是深化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践的必然要求。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践要求教育者具有明确的角色意识,意识到位是实践到位的根本保证。第一,教师要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体意识是教育者自觉地以主体身份与责任意识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活动的重要驱动力量,因材施教更是要求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是高度自觉的主体意识,把作为“教育者”的身份隐藏起来,包含着内隐性的要求。第二,教师要有自觉的教育意识。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践中,意识形态教育寓于其他实践活动中,教育者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是明确的,而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关注的焦点则是相关活动而非意识形态教育,就是要求教育者在受教育者缺乏主观注意的情况下接受意识形态教育,从而达到不知不觉和潜移默化。第三,教师要有主动的契机意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开展贯穿、渗透于相关社会实践活动中,但不是时时处处都能渗透,而是需要教育者主动寻找契机点,抓住有效契机点实施意识形态教育。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践要求教育者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质,角色意识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识基础,但教育者如果仅仅具备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所要求的角色意识,而缺乏开展隐性意识形态教育所要求的过硬素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也只能停留于一种理念,而不能成为一种实践,更不能成为一种有效的实践。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要求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掌握不仅仅能论理、演说和宣讲,而是要求教育者能把握教育内容的精髓和本质,达到“真懂真信”的境界,政治素质、理论素质高度过硬,且能灵活运用,能在“不言”中开展教育,能够把教育内容渗透到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中,能够在动态教育过程中把握契机并且迅速组织高质量的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传递给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意识形态教育对教育者的要求更加特别、更加全面,总体上讲要求更高。
从动态的维度讲,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建设,尤其要注重机制建设,进一步解决制约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切实夯实基础,尽快合理,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践运行机制的探讨重点可以从感染机制、文化化人机制出发,根据实践的发展再逐渐丰富。
感染是人的一种同化反应形式,它表现为个体对他人和特定情境自觉地产生共鸣或类似的心理状态。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践中,通过人际、环境、情境去感染感化受教育者,其运行的机制就是感染。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践中,教育者通常是借助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间接地传递教育信息,教化受教育者。意识形态教育感染机制从教育者的角度讲,就是在施教实践中,教育者通过某种方式引起受教育者相同的、符合意识形态教育要求的情感、认识和行动,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讲,由于受来自教育者所施加的某种影响而无意识、不自觉地接受一定的意识形态教育施教。
“文化是思想的载体,人们是通过文化的交流进行思想政治的宣传和教育的。”[5]高校校园文化大体上可以分为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学生日积月累的受到校园社会主义文化的熏陶,其实质就是文化化人的过程。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者通过参与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物态文化,在这些物态文化中打上社会主义思想、观念、价值的烙印,进而以这些物态文化去教化影响人。比如教学楼、图书馆、展览厅、雕塑等校园建筑、校园文化设施和校园美化物态,尽管其本身没有什么和感情,但经过教育者的设计和创造,也可以变得鲜活起来,使学生得到熏陶和感染。其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要注重社会主义精神文化氛围的培育,把意识形态教育融入精神氛围的培育之中,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传递、传播,从而发挥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对学生的教化作用。寓意识形态教育于校园文化建设,创设社会主义主流校园精神,渗透和弥散在整个校园,让师生置身其中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和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