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郭杭
(福建省福州金山小学,福建福州 350008)
《易经》这部书,尊为“群经之首”。“易”是用来占卜,以决断疑惑的;“经”就是道理,天地的大道理,人生的大道理[1]。阐明天理、人道的书,称作“经”。经是最神圣的典籍,权威的著作,也是一切真理的源泉。现代舞起源于德国,却在美国蓬勃发展起来。对中国的舞蹈界而言,现代舞是外来货,更是后起之秀。对于绝大多数的观众而言,现代舞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一种艰深难懂的形象。也许你会问:这样一中一洋两样东西,跟我们的小学舞蹈教学模式能有什么联系呢?
从原本没有舞蹈课到今天舞蹈作为福州金山小学低年级的必修课程,我看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记得没有舞蹈课的那些年,我从教的是音乐学科,每个学期都要准备一至两节公开课,也会到一些学校听公开课,可是听来听去,看来看去,像演戏似的。其实,这些公开课的过程已经演练过多遍了,近些年音乐学科也提倡课堂的真实性,作秀的成分慢慢少了。可如今,舞蹈老师们却借用以往音乐教学的旧思想来上舞蹈课。我想说音乐与舞蹈有共通性,但舞蹈不等同于音乐。
教育在第一线的舞蹈教师也许会说,我们要面对几十名学生的课堂,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在管好课堂纪律的同时上好每一堂课,我们无法做到每堂课都眉飞色舞,也无法总是面带笑容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也会有教师说,舞蹈学科的培训太少了,我们还停留在初级试验阶段,可以参考的教学方法也太少了,只能参考音乐学科的课堂模式。我认为一堂成功的课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呈现出自然的、即兴的特点,要留给孩子想象和创作的空间,要有非确定性。音乐学科从“作秀”模式走入今天的“真实”用了数年时间,我不禁自问:难道舞蹈学科也要重蹈这样的覆辙吗?
《易经》究天下之际,探索宇宙,人生必变、所变、大变的大原理;通古今之变,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法则,以为人类行为的规范。这即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一切学术思想的根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色。
而正是这一学术思想成为后现代舞的基本创作观念和手法之一。后现代舞的创始人是美国现代舞大师默斯·坎宁汉,其核心性的“非确定性”思想和“投掷硬币”的方法就是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经典《易经》以“变”为本的宇宙观和“摇签落地”的方法论。他秉承了邓肯(美国现代舞的创始人,因她崇尚自由与自然的精神,成为她对舞蹈生命的表现,创造了自己的动作形式与动作起点,因反对模仿,所以在教学上要学生能自创动作,发现自己的舞蹈,她的创作精神和理论的基础以及舞蹈教学的新型式,影响美国教育甚巨,所以被称为“现代舞之母”)的思想,还发现了从古典芭蕾到早期现代舞都在于竭力形成某种千古不变的所谓体系,因而违背了大自然永恒变化的规律。在这种严格指导思想下,他摸索出了一整套灵活而全面运用机遇法的经验,概括地说,即“机遇编舞法”(编导家如果在编舞过程中卡在任何一个环节上,便可将这些亟待解决的大小难题,分解成若干种元素,然后统统编上号,然后通过投掷硬币的方法去重新整合)。这种貌似复杂的方法,却能帮助编导做出不同于别人、不同于自己过去的作品来。
当然,我今天在这里不是要告诉大家,应如何将机遇编舞法的方法运用到我们的小学舞蹈教学上,也不是说要用投硬币的方法去整合我们的教学方法,而是要告诉大家只有变才能进步,只有课堂上不确定情况下出现的才是真实的。公开课不应该怕被人说不对,不应该怕出错,哪怕是整堂课到最后都没有完成教学目标也没关系。可以说这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的过程。
《易经》上说“有就是无,无就是有”。人类生存在地球上,地球只不过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我认为人在宇宙中,不及沧海一粟,生命如此短暂,然而我们如此微不足道的心志活动,却能将无穷无尽的大宇宙包摄无遗。可见人的想象的能量是巨大的。
后现代舞发展到后来,其基本创作理论基础是“环境编舞法”,是由德国现代舞创始人鲁道夫·冯拉·班创立的。实际上它的产生是有客观原因的。当年这些舞者得不到文化界的认可,也拉不到所谓的赞助,不得不以剧场之外各种廉价或免费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空间进行舞蹈创作和表演,道具上他们不得不使用各种植物,锅碗瓢盆、桌椅板凳等为核心物。而在音乐方面,他们只能从大自然和生活环境中提取各种无法收费的音响或音乐,但这样做恰恰拓宽了舞蹈创作的视野,引导他们走出象牙塔,抛弃传统的创作方法,投入大自然和生活的怀抱,寻找新的创作灵感[2]。
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作为素质教育的舞蹈教学,为什么不能像体育课那样走出教室?为什么不能舍弃一切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为什么不能走进自然,在操场上、花园里、小河边,一切一切我们能想到的地方,“随欲而舞”呢?
我们的学生好奇心强,好玩好动、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抽象的舞蹈概念、复杂的肌体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舞蹈游戏、舞蹈语汇,使之简单化呢?为什么不把他们从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蹦蹦跳跳地进入舞蹈世界,轻轻松松地感受舞蹈的无穷魅力呢?我多希望能带领学生去室外上一堂特别的舞蹈课,在郊外围成一圈载歌载舞。
《易经》上说易是用来占卜,以决断疑惑的。但依道理,应当做的,就应当做;不应当做的,就不应当做。存在的无法改变,根本用不着占卜,只有在方法上有分歧,迷惑时,才可以占卜。现代舞作为审美对象而言,它不必是美的。我们在欣赏现代舞作品时,可以通过观察和聆听或思考的方式,以联想式的感知来补充自己的审美情趣。现代舞蹈在审美模式中,可以名正言顺的是丑的,重点在于它显示了编导所表现的主题,即使是直白的丑,也能引起观众的深思。能歌善舞的摩梭人也流传这么一句话:“会说话的人就会唱歌。”这表明在音乐中任何人都是平等的。难道舞蹈就不一样了吗?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在学生早期不必采用专业教材来对其进行舞蹈教育,儿童舞蹈教育不能捆在技巧上。舞蹈教育如果只是教会学生跳好某段舞蹈,并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就会降低学生感受肢体乐趣和魅力的兴趣。舞蹈是一门传情的综合艺术,学生应该半玩半跳,轻松愉快,这才符合艺术教育的宗旨。因此我们不能过分强调学生要如何把舞蹈跳好,而忽略对其身心健康的培养。这些年,我自费学习了《舞蹈科学新教法》《绘本舞蹈》《金牌舞蹈启蒙》《运动损伤预防及应急处理》等十几门课程,力求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的整合,找到一种最适合小学舞蹈集体课程的模式。我在努力着!
[1] 王辉.易经[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2] 刘青戈.西方现代舞史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