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

2018-11-28 16:31
名师在线 2018年33期
关键词:电池思维能力解题

陈 飞

(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江苏泰兴 225400)

引 言

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科目,物理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较高要求。然而,传统物理教学更加侧重对物理基础知识以及常见题型解题方法的传授,忽视了对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部分学生甚至完全死记硬背物理知识点,影响了学习效果。为了提升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必须要强化思维能力培养。

一、创设教学情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情景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在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所学物理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物理教师可以立足于物理教学目标和思维能力培养,充分利用贴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现象、电影情节与课堂小物理实验等,为学生创设一些适宜启发学生思维、培养抽象思维能力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可以在这些恰当的教学情景中积极思考物理知识点与实际物理现象之间的联系,从而促使学生在对物理教学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的基础上,培养和拓展抽象思维能力,提升物理学习效果。

例如,为了使学生掌握“力是什么”这一基本物理概念,物理教师可以借助推土机推走泥沙、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捕鱼者用力拉起渔网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将上述现象中的推土机、举重运动员和捕鱼者抽象成一个物体,将泥沙、杠铃和渔网等想象成另一个物体,而可以将推走、举起和拉起等动作相应地抽象成某种作用。如此一来,就可以使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力实际上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力的相关概念的同时,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又如,“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但是由于其抽象性,学生理解难度比较大。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这方面物理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如下情境。教师拿着一个装有一些水的可乐罐,在酒精灯上将可乐罐中的水烧开,然后用橡皮泥将可乐罐的开口封住,将其放在水槽中用冷水浇。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操作过程中可乐罐的变化情况,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空气的力量,理解大气压强这个物理概念,从而深化学生对该抽象性比较强的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借此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采用多元解题,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能力培养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对提升初中生的物理解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1]。教师需要从多角度入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提升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在传统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会为每道物理题提供标准答案,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教师所提供的标准答案束缚,无法有效打开学习思路,影响了解题能力的提升。久而久之,学生会在解题过程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式,不懂得变通,严重限制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

为了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差异化的解题方法,从多角度去寻求解题方法。比如针对同一物理题目,可以鼓励学生比一比谁能想出最简单的解题法,必要时教师可以适当地点拨和启发一下学生,帮助学生在积极思考解题方法的过程中拓展思维,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电流”部分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在设置启发性问题时,可以抽取电流实验中的小电池作为研究对象。教师扣住电池两端,仅向学生展示已经将外包装纸撕掉的电池表面,引导学生思考在不观察电池两端的情况下,该如何准确地判断电池的正极和负极。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引导各小组学生思考判断方法。学生通过积极沟通和讨论后,得出如下几种常见的解题法。其一,在电流实验器材上的电压安置位置处安装电池,安装后如果小灯泡可以正常发光,那么就可以依据实验器材设置情况来判定所安装电池正负极;如果不发光,那么就表明电池正负极安装反了,这样也可以结合实验器材设置情况来判定电池的正负极。其二,选择实验器材中的电压表,根据在电池一端测量时电压表的旋转方向变化情况,判定电池正负极。其三,选择家庭中可以安装电池的小电器,结合这些电器电池安置位置处所标识的正负极信号,观察电池安置后电器的实际运行状况,借此来对电池正负极进行相应判定。如此一来,通过不同的求解方法,可以极大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提升其运用所学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实验探究,培养分析思维能力

大量教学实践表明,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非常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感和乏味感,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削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能动性,不利于他们的人生发展[2]。从本质上来讲,初中物理是一门重实验的自然学科,对物质结构及运动规律都有研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物理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做实验,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及结果,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有关物理知识。因此,以物理实验为主,引导学生切身实地地参与实验探究环节中,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实验探究工作的兴趣,活跃初中物理课堂氛围,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强化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分析思维能力。

例如,在“大气压强”学习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物理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趣味性实验探究中来,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物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杯子吃鸡蛋”探究实验。选择直径略大于鸡蛋的杯子,立刻点燃被酒精包裹的药棉后将其扔入杯中,然后将鸡蛋放置在杯子的口部位置。学生会观察到,在药棉快燃尽时,鸡蛋一瞬间被吸入了杯中。该探究实验使学生意识到鸡蛋是因为杯子内外存在气压值,而被外部大气压强压入杯子中的。再如,在学习“小孔成像”的相关物理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孔成像”探究实验。物理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发放完整的实验器材,包括蜡烛、隔板等,然后让学生在移动隔板和蜡烛之间距离的同时,测量蜡烛虚影与实际隔板、蜡烛间距,引导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牢固地掌握小孔成像方面的物理知识,强化他们对于这些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他们的分析思维能力。

结 语

总之,思维能力培养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对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直接关乎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低。为了顺利地将思维能力培养贯穿于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物理教材和教学目标,通过科学创设教学情境,强化多元解题教学和实验探究,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发散思维和分析思维等综合思维能力,确保初中生的物理学习效果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电池思维能力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电池很冤
“一粒盐电池”
自修复电池技术可延长电池寿命并提高EV性能
用“同样多”解题
巧用比妙解题
解题勿忘我
相机电池的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