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娟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栟茶小学,江苏南通 226400)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语言是思维的载体。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的训练[1]。”群文阅读固然有着技能的训练,但更集中指向的是阅读思维。因此,群文阅读应该引领学生从文本体裁、中心主题和表现手法的角度探寻差异,借以提升学生综合性分析和对比能力,铸造学生的思维品质。
表达风格是文本从整体层面展现出来的鲜明风格和气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同一位作家作品的语言特点、结构设置和表现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对比,在加深作品理解的基础上,丰富创作方法的体悟,切实提升学生思维和审美能力。
以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为例,课文讲述了一个伤感的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相约来年春天相聚。但当鸟儿如约而至时,却找到一团灯火,鸟儿只能面对这盏灯火唱歌。所有的读者都被鸟儿的歌声感动,这是对朋友的一种承诺。整篇文本洋溢着浓浓的哀伤。笔者在讲授这篇课文时,从其呈现出来的风格入手,为学生拓展了作者新美南吉的另外两篇童话《猴子和武士》和《大鹅过生日》,引领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教师首先让学生从《去年的树》一文中“一会儿”“看”“必须”等关键性词语中品读出文本中“淡淡伤感”的风格,在相应小结之后,引领学生阅读其他两篇童话,并告知学生这三篇童话的作者都是同一个人,从而相机提出要求:从拓展的两篇童话中,你也能读出这种“淡淡伤感”的风格吗?在广泛对应联系过程中,学生从《大鹅过生日》“鼬鼠放屁”的情境中感受到童话的“有趣、好玩”。
人物的个性是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是人物对周围客观世界认知的态度总和[2]。人物的个性特征是相对复杂的。但由于小学语文教材篇幅的限制,往往只能就人物某一方面的个性进行细致刻画。群文阅读就需要引导学生针对同一人物在不同状态下的不同个性进行群文阅读,通过对比有助于学生深入地把握文本的内涵,从而全面而深入地把握人物形象,真切地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人性的复杂多变。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等细节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
如《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主人公闰土“雪地捕鸟”“海边捡壳”“瓜地刺猹”等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故乡》中成年之后的闰土居然变得异常迟钝而麻木,与课文中的形象有着天壤之别。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拓展《故乡》原文,聚焦原小说中成年闰土的语句,引领学生从人物的外貌、动作和神态对不同时期的闰土形象进行对比,感知人物成长前后的巨大落差:从外貌看,少年闰土淳朴天真、阳光自信,中年闰土却惨遭生活的蹂躏,饱经沧桑;从性格看,闰土从原本的活泼开朗变得笨拙胆小……
经过这样的对比,学生不仅对人物的认知和分析更加深入而透彻,更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深入洞察,对文本的感知与理解自然也就可以上升一个层次。
写作手法是文学作品在展现生活和刻画形象时所运用的具体方法和技巧。每一种手法的运用,常常会受到表达的需要而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形式。以“借景抒情”为例,就包含了触景生情和融情于景等不同的形式。这就需要教师紧扣课文中的精彩片段,引领学生精选相应的类群文本,组织他们深入地了解某一具体手法在不同形式下的表达作用,丰富他们的写作方法,更借以培养他们的对比分析能力。
如《白杨礼赞》一文借助边疆白杨树外形和内在品质的描写,展现奉献边疆人员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属于典型的“借物喻人”。其实,“借物喻人”这一手法在不同的文本中也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形式,如“托物言志”“借物咏怀”等。为此,笔者则为学生拓展了三篇文本,苏教版教材《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邓颖超纪念周恩来的文章《海棠花开》和于谦的名篇《石灰吟》。笔者在引领学生整体性阅读类群文本之后,提炼出这几篇文本的表达共性,即“借物喻人”。随后,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借物喻人”的不同形态的表达特点:《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和《海棠花开》,正是借助两位伟人生前居所中的典型事物樟树和海棠花,通过人和物的对应链接,抒发作者和人们对两位人物的深深景仰和怀念之情,属于鲜明的“借物抒怀”。
教师引领学生在深入对比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借物喻人”这一写作方法的认知和体验;同时,更在分析其差异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写作方法,更为自身的创作实践提供策略的指引。
当下,小学语文教材都是依照主题单元的方式进行编排,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鲜明的价值核心。这些主题相近或者相同的文本,由于是不同作者在不同的心境下创作而成,他们在情节设置、语言运用和表现手法上也都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这就需要教师要以教材中的课文为基点,从浩瀚如海的文本中选择具有特色的文本材料,组织学生展开群文阅读的对比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就被编者编排在教材第一单元,作者以严谨的结构和精妙的语言展现了桂林山水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中,教师的着力点不仅仅要抓住这篇课文优美的词语和工整的句式,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妙;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作者是怎样借助景色描写,表达自己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的?让学生在细致阅读中,感受到文本语言中“多”“啊”等虚词的表达作用,让学生意识到正是这些看似没有实质意义的词语,将作者沉浸其中和情感外溢的状态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从而顺应编者创编这一主题的真正用意。为此,笔者为学生拓展了同样也是表现祖国大好河山的文本《西湖》和《黄果树瀑布》,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作者描写景色、抒发真情的不同方法:首先,《西湖》一文就是充分运用了比喻和联想的策略,不仅再现了西湖美景的真实外表,更在作者的丰富想象中将西湖的美景描写得如梦如幻;其次,《黄果树瀑布》一文的表现手法就更加独特,作者是以移步换景的方式构思了文本的整体性结构,然后通过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将黄果树瀑布雄伟壮观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引领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切入点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教师针对不同文本的具体特点,从自己确立的拓展价值点入手,选择相应匹配的切入点,为学生同中求异的对比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真正促进学生核心思维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