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敏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第六中学,福建宁德 355100)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以及语言情感表达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影响。因此,完善教学理念,积极开展体验式语文阅读教学,是新课程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创新阅读教学模式。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创设情境和写作训练等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使学生通过解读文章,来增强对教材内容的感受与体验,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创设激发学生情感的课堂情境,是体验式阅读教学的要求之一,教师通过多种形象的语言表达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更快地进入状态,使他们迅速地被代入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从而激发学生情感,并深刻理解课文的精髓,在学习中感受到人文精神。
教师作为知识的教授者,要根据学习目标为学生提供有利的情景材料,以学习目标为核心在课堂中展开生动的教学,让学生感悟其中的情感并领悟重点。对于学生来说,作为教学的体验者,积极的情感体验会激发学习兴趣,驱使他们自主地投入学习之中,研习其中要领,把握知识结构,理解文章意义[1]。
如在《相信未来》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语言上下功夫,通过语气与声调等因素的运用来授课。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先介绍流传千古的《行路难》,可以先讲述作者创作这首诗时的处境,这首诗是在诗人仕途失意,志向困顿之时所作。其中“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达出诗人相信未来并为之奋斗的决心。此时,再引入《相信未来》这篇敲动世人灵魂的著作,借此将学生的想象力打开,让他们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之中。随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反复诵读,领会其中的哲理与情感。教师引领学生去感悟诗中的美与哲理,并深刻体会作者的文风之魂,切身体会对生命的感悟。
体验式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把握文本内容,让学生通过对文本语言形式的解读与理解,深刻感悟其中内涵,实现“意义情感”与“感性情感”的融合。而语言形式的解读重点在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对要义的领悟,这些都奠定在理解与联想的基础之上[2]。
比如在散文《荷塘月色》的教学中,教师在带领学生对“月下荷塘”这一片段赏析时,可以在修辞手法的表达上进行深入的钻研与意会,细细品味“羞涩”以及“袅娜”等词,并引导学生品味描写月光的动词,如“泻”“浮”“洗”“笼”等,进而思考黑暗中的景物的描写特点,在讨论之中得出通过动态之词描写静景的结论。
教师要指引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揣摩作者的意图,体会文章中所写意境的美妙。文章之美不仅是具体形象的美,还有其中蕴含的深刻美学价值以及人生哲理,教师应该从美的本质入手,在点点滴滴的细节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教师应该抓住文章中的具体情境、重点语句段落,让学生在对语句的分析中体会文章选词造句的深意[3]。
以“塘上月色”段落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可否把文章中的“泻”字换成“淌”字,把“浮”字换成“生”字等,用同义字替换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遣词造句的体会,领会文章用词的精妙。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更具体形象的情境,让学生可以在情境中分析揣摩词句,在文学氛围中领悟语言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最终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关键环节,朗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读者在朗读时,往往可以直接感受文章中的强烈感情[4]。教师可以播放播音员的朗读内容,让播音员声情并茂的朗诵传递情感,产生感染力,使学生沉浸到美的心境中。如果教师安排学生朗读,可以先进行示范,然后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指导。
一方面,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基调。文章的朗读要根据其体裁和内容而定,例如,议论文由于其高度的思辨性,要用较高的气势来朗读;说明文由于其专业性,朗读时语调要比较平稳;叙事文由于其感情丰富,朗读时的语调要高低起伏,张弛有度。
另一方面,教师要在重点词句上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引导学生寻找文章中的关键字句和段落,具体从朗读的高低、快慢和轻重等角度进行点拨。同时学生的朗读可以分为单独朗读、分角色对读和全班齐读等不同方式。总体来说,体验式阅读要从文章入手,多朗读,朗读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情感并且从中获得自己的感悟,产生真实的内在感受。以《相信未来》这首诗为例,教师可以抓住这首诗的特点,带领学生反复朗读,理解诗歌的深刻意蕴。这首诗中的种种具体化意象,蜘蛛网、灰烬、深秋的露水、枯藤和腐烂的皮肉等都能够强烈地体现出诗人渴望光明的坚定信念和为理想奋斗的决心。
体验式阅读的一大特点是读者融入自己的生命体验。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自身经历,无论是学习经历或是生活经历都可,找到文章内容和自身经历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文章时产生共鸣,迸发出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对文章的体会就会更深。同时,在体验式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
以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从余光中用冷雨来表达深切哀伤的思乡之情入手,提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场冷雨”这一主题。李煜心中的一场冷雨是亡国之君的哀怨,所以他写下了“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苏轼心中的冷雨是对妻子的思念与哀悼,所以他写下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辛弃疾心中的冷雨是壮志难酬的悲愤,所以他写下了“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在经过这些铺垫后,教师可以问学生心中的冷雨是什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迸发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高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初探,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体验式阅读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在课堂中突出教师对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和思想的重视,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为了有效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多对文章提一些创造性的见解,从而使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水平得到全面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