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与实践

2018-11-28 12:27:09李先华
名师在线 2018年24期
关键词:课题培训专业

李先华

(福建省宁化县教师进修学校,福建宁化 365400)

引 言

每位教师都经历过入职、考核、成长的阶段,也经常在教育教学生涯中面临着某些困惑,并遇到某些专业发展的“瓶颈”。教师积极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严谨实施课题研究,勤于开展反思、交流和互通,对优化推进教育教学工作,促进专业化成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抓知识更新,促教师素质跟拍

苏霍姆林斯基在其《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曾针对教师的教育素养问题阐释道:“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精神需要。让我们静心阅读,在阅读中与大师对话、与前辈对话、与社会对话、与自然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在对话中与学生一起成长。[1]”可见,教师必须坚持学习,在进行知识更新过程中促进专业成长,否则就难以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难以跟上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一)创新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和资源

现代教学媒体和资源为教师们创新开展学习和培训、促进知识更新提供了便捷的支持。为了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学习动机,凸显教师的个性发展,促进专业化成长,必须重视利用现代各种时兴的、新颖活泼的数字化教学媒体和资源,来引导教师进行网络学习,让教师真正享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福利”,学会有效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助推知识更新和能力发展。

例如,教师通过巧用现代教学媒体和资源,开展进修学习,掌握了许多信息技术和网络基础知识,学会利用电子备课、制作视听视频等媒体教学手段来设计优质课件。其中就有不少教师精心制作的课件在省里参评,获得了良好成绩。许多教师还充分利用互联网络,进行分享互动,主动与优秀教师谈体会、攀高亲、结远缘;积极与专家对话,虚心向专家请教取经;并借助网络平台与更多的教育教学骨干和名师结识,“拜师学艺”蔚然成风,互爱共享的教育氛围在网络中流传,热于进取的思想火花通过网络不停地发生在线碰撞。

又如,在每学期举行的“尝试教育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说课比赛”中,广大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活动,通过说课这一有益载体,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创新设计课堂教学,积极将新课程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实践中,体现更多的教学创意和理性思考,从而为创新课堂教学呈现了一道全新亮丽的风景线,也为引导教师的专业成长增添了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

(二)汲取名家名著的有益营养

要促进教师更有效地更新知识、学习新知,必须激励他们善于向名家名著学习,积极汲取其中的有益营养,才能不断激活学习动力,增强创新学习能力。为此,我们可以给每位教师推介、赠送《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做最好的老师》《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等优秀教育教学专著,鼓励他们多读好书,拓展理论视野,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营造“书香校园”。这样,教师们就有了明确的阅读学习方向,拓宽了阅读领域,为专业成长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2]。

例如,通过阅读郑杰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等著作,可以领悟到一个优秀的作品就是一个好老师,将会对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产生鲜明的影响。在书中,我们看到的不是高高在上的教育家,而是一个对生活和教育充满热忱的人,在与你进行心灵的交流、思维的碰撞。通过推介读书活动,我们看到了学校里一个又一个教师热爱读书、健康成长的过程,他们从阅读中寻找到更多的专业智慧,依靠书的力量不断提升自己。试想一下,如果教师缺乏充足的专业阅读,疏于专业素养训练,又如何去面对那些可爱活泼、乐于求知的学生呢?

二、抓课题研究,促教育科研成果

教师除了必须不断创新学习,还应将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积极应用于实践,广泛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对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等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学校应引导中青年教师结合课题研究活动,优化实施课题培训、管理、研究、评价等措施,通过课题研究科学规划自己的专业成长,从自我现状、目标定位、行动计划、实施要求等方面做好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

(一)以问题为抓手,以科研促教学

在教育科研活动中,问题即课题,课题是一种理念的应用和实践过程,不能仅仅把理论的探讨,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要紧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努力在教学应用和推广中寻找突破。我们无法在高深的理论研究上有所建树,但我们却可以通过关注教与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实实在在的课题研究活动,以研促教,以研激学,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3]。

同时,学校班子成员要以身作则,与教师们共同参与课题研究中,达成课题研究的良好共识,把教师个人的资源和智慧汇聚转化成学校的优势,也让教师从中看到自己前进发展的步伐。为了让教师充分展现自己的一技之长,甚至成为专家型教师,我们立足课堂教学,创建起由省、市、县、校四个级别组成的课题研究体系,引导教师积极进行主题化、专题化研讨活动。例如,“适合教育”研究中,我们针对“同课异构”专题进行探讨研究,将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激励各个教师创新设计不同的教学特色,通过听课、评课、研讨、改进、再教学的重构课堂过程,“磨”出好课,研透教与学的问题,从而使教师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积极学习他人的长处,使自己零散的经验和认识上升到一定的新高度,促进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传递有益的教学经验,共享教育教学资源,激励专业成长。

(二)在反思中改进,在反思中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不仅要求教师要勤于总结教育教学经验,而且要善于进行教育教学反思,这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善于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备素质,是获取经验、升华经验,形成优秀教育教学素养的重要品质。只有坚持在反思中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在反思中谋求发展,才能激发更多的创新意识,推进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呢?一方面,教师应在实践中反思。课题研究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实践,总结把握教育教学规律的重要途径。例如,结合课题研究活动,教师积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把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各种典型教育事件、富有价值的教学案例、精彩片段和教育智慧等记录下来,认真总结自己的教育得失和教学成败,并及时做好日常工作反思,把每天所经历的教学疑难与解决办法、课堂事件与处置感受、课堂机智与教学感悟、读书学习与心得体会等,及时通过随笔、叙事、日志等有效形式存留下来,不断积累起丰富、翔实的第一手材料,为顺利开展教学科研,促进专业成长提供珍贵的素材。另一方面,教师应在问题中反思。教师坚持带着问题进行研究学习,坚持把自己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考和见解形成文字,不断增强问题意识,有利于提升自己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上,我校有很多教师就经历了从年度考核逼着写,激励表扬试着写,坚持常态主动写,到品味成功创新写的可喜的发展变化,他们中的许多教师都变得善于捕捉教育视角,乐于主动思索教学问题,在反思中不断优化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三、抓交流互通,促成长全面提升

交流互通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知识总是在合作和分享中不断产生和积累起来的。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在一种具有开放的、对话合作的团队环境中实现。

(一)集体备课,共享智慧

为了建立起一个善于合作、高效团结的教师团队,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分享、研讨,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分享,提升专业水平,我们充分利用了集体备课时机,积极营造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环境,对每周授课情况进行深入的展示探讨、互动交流,鼓励大家各抒己见,从中汲取有价值的教学建议和创意,然后又集中大家的智慧,汇聚成教研组共同的智慧成果,促进集体协同进步。在这样轻松愉悦的集备环境中,教师们受益多多,彼此间获得了更多的教育教学共识,在交流互通中有效增进了合作意识,促进教师更快成长[4]。

(二)创新研训,提升素质

创新实施教研培训,加强交流学习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我们勇于创新,创建了县、片、校三级教研网络,促进研训一体化,并利用教师进修学校的“菜单教研”和“打造高效课堂”专题教研为有效载体,努力构建“示范型、研究型、实践型、问题型、资源型、自主型”等多种研训模式,来规范、有序、有效地开展教师研训活动。其中,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和要求,采取了差别化的培训方式或组合式的培训方式。对全员教师培训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条件,采取远程培训方式;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和新聘教师岗前培训则采用示范型的集中脱产培训和实践型的跟岗实践培训。这样,就使得研训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此外,对青年教师则利用培训和比赛的有效方式,积极开展“口头表达与书写、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课堂教学、说课、评课”等内容的岗位大练兵活动,使他们扎实基本功,掌握娴熟的教学技能,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把教育教学新理念、新理论和新要求等积极转化为自身的行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结 语

教师专业成长过程就是教师的能力和素质逐步提高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不能一蹴而就,始终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付出更多的教学智慧与辛勤汗水。

猜你喜欢
课题培训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第一次写课题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26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中国卫生(2016年4期)2016-11-12 13: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