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玲
(江苏省如东掘港中学,江苏如东 226400)
班主任既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也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要热爱本职工作,恪尽职守,坚持运用恰当方法引导学生,时刻关爱学生[1]。又一届高三过去了,有心酸有喜悦,有欢笑有泪水,笔者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从每个细节开始,致力于班级的成熟、稳定,热情、进取,到最后高考全面完成教学指标,实现新的突破,得益于两点:管在规范,理在情怀。
俗语云:“一两的身教,大于一吨的说教。”法国作家卢梭也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以任何东西。”教师应是一把尺子、一盏明灯、一面镜子。教师的情绪,会带动学生的情感。教师应从自身做起,不怕困难,乐观向上,栉风沐雨,砥砺前行,课堂内外谆谆教诲,从点滴之处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久而久之,规范的行为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笔者曾经把15、16、17届的高三散文复习的作文题同题课件展示给学生们看,让他们进行比较、鉴别,除了让他们明白知识的“水桶”里要不断地注入活水,才能使它不致枯竭的道理之外,更要让他们懂得,笔者作为教师,也在认真钻研教材,精益求精,尽心尽力,准备好每节课。笔者经常会与学生进行交流,告知学生自己在教学准备中与其他教师的合作情况,如看看哪些题目答案有可以斟酌修改的地方,揣摩出题人的意图,甚至可以推翻答案。笔者身体力行,让学生明白合作的优势,一个人可以跑得很快,但多数人可以跑得更远。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只有在平时学习中有抱团取暖的意识,到最后高考时才能感受到组团发展的优势。
首先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习惯,这也是高三班主任的重点工作之一。在平时紧张而又充满压力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减压、正确对待外来压力。每次考试过后,学生容易出现心理变化,这就需要教师细心观察学生的状态,并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策略。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为学生答疑解惑并疏导心理压力,并给予必要的关心,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动力。因此,每次大考过后,笔者经常不定期地与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谈话,与他们共同讨论学习、生活方面的错误,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以认真乐观的心态面对高三阶段。
其次是帮助学生保持心静如水的学习态度。高三伊始,笔者就为班级定下不成文的规定,一旦进入教室,就要精神振作,保持良好心态及最佳的学习状态,并规定课上要达到全神贯注的境地,为了增强学生实现目标的决心,笔者设计统一的格言条,让学生将自己最崇拜的人、最喜欢的名言、最突出的优点和要最想改正的习惯填在个人计划表上,放在醒目位置。学生经常能看到,强化了他们的目标观念和时间观念,进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后是帮助学生养成休养生息、适时调节的习惯。高三学生容易出现紧张心理,需要及时调整生物钟、劳逸结合。因此,复习期间应首先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然后保证睡眠充足,再有计划、有阶段、有范围地利用零碎时间补弱势科目。偶尔笔者也会见缝插针,利用阅读课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励志电影及视频,有目的地进行放松。这样,一张一弛,学生在学习中始终都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元气满满,精神抖擞,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对学生要分层次进行教学,要一视同仁,不论学生学习程度、接受新知识的快慢程度、是否调皮听话、性格内向外向等,教师都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是平等的,不能因为各方面原因而对学生区别对待,而是要为他们提供平等的学习环境。如果教师对待学生有偏爱现象,对学生要求也不尽相同,就会使一些学生质疑自己,觉得自己不如他人,因而自尊心受到伤害,留下心理阴影;还有些受到偏爱对待的学生就会认为自己优于他人,会产生自负心理进而忽略努力认真学习的过程。这两种情况,都是对学生不利的。例如,笔者班级内有一位成绩很好的同学,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难免会有些骄傲自负,有一次在笔者的一节语文课上,他因为觉得自己不需要学习这部分知识而没有听讲,笔者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课后,笔者多次找他谈心,让他深知自己的不足,骄傲自满,势必会一败涂地,他总算理解了笔者的良苦用心。如果这样的学生没有得到教师的及时纠正,不仅会影响他以后的成长路程,而且对于班级整体学习氛围也是有影响的。又如,对于在班级里经常喜欢调皮或是学习习惯不好,经常犯错误的同学,笔者不会使用言语打击挖苦他们。相反地,笔者会细心发现他们的优点及长处,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其实,这一类的学生往往很聪明,没有将太过旺盛的精力用在学习上,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发展学习的兴趣,找到他们擅长喜爱学习的部分,加以激励。实践证明,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情怀教育,收获的效果往往要比严格批评好得多。诲人不倦,热情诚心,正面疏导,积极对待学生的觉悟,这样的教育,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逐渐认知到自己的优点长处,取得稳定扎实的进步。
美术统考过后,笔者的班级有小部分同学未发挥好,成绩不尽如人意,十分沮丧。于是,笔者抓住契机,播放里约奥运会上女排夺得冠军后,郎平接受央视记者的采访视频。郎平这样说道:“作为中国代表团含金量最高的一枚金牌,中国女排的冠军之路充满曲折。打完小组赛,跌跌撞撞进入八强。小组赛一败再败,决赛异常艰难。3∶1战胜荷兰队的比赛,每局分差都只有2分,充满跌宕;决赛中,中国女排在首局失利的情况下连扳三局重新夺回奥运冠军。不管是比分落后,还是稍稍领先,女排姑娘都表现出每球必争的决心,打好每一球、争取每一分。我希望她们没结束的时候不要放弃,顶住每一分,结果是自然而然的。”笔者借此对美术专业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说:“不放弃,不抛弃。没有哪一场比赛打得轻而易举,没有哪一场胜利唾手可得。高考还未结束,你的每一天,每一课,每一题都在书写高考。最后的赢家,往往是那些慢慢走过来的人。”最终,在笔者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赢得了高考的精彩!
“处天外遥望地球很小,居体内细察心域极宽。”这是魏书生老师的精彩哲理诗句。每位学生都拥有着自己的世界,学生的心灵世界是极广阔的天地,作为班主任,在广阔的心灵世界里耕耘,其责任是重大的,其劳动是神圣的。管在规范,理在情怀,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爱护而不是训斥;给予学生更多的宽容理解而不是冷漠对待;给予学生更多的欣赏而不是打击。那么,我们的宽容、关爱与欣赏就会让学生不断地进步,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