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丽娟
(江苏省常熟市练塘中学,江苏常熟 215551)
在初中写作教学中,记叙文一直都是学生写作的首选文体,然而不少学生却对记叙文缺乏足够的认识,经常写出不伦不类的作文。在指导初中学生撰写记叙文时,教师要鼓励其注意在作文中体现出记叙文独有的价值取向。只有在教学中凸显出价值意识,才能让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记叙文一般以写人和记事为主要内容,这也是记叙文的显著特点之一。不管是写人还是记事,都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来支撑,可见,故事性就是记叙文的价值取向之一。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关注故事的情节,思考是否展现出了跌宕起伏的情节。
教师要启发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小故事,如在一次以“老师”为主题的作文活动中,不少学生都写了老师披星戴月为学生批改作业的故事,这样的题材雷同太多,很难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于是笔者就鼓励学生回顾与老师有关的、具有趣味性的小故事。其中,有一名学生写到自己上课传纸条,被老师发现的故事。在故事中学生想要约同伴去书店买书,迫不及待地在课堂上就传纸条给同伴。谁知道,纸条被老师发现了。该学生十分慌张,认为老师一定会批评自己,谁知道老师竟然不声不响地收起了纸条,并安排大家自读课文。当学生感到忐忑不安时,老师将纸条回递给学生,并添加了一句话,给学生推荐了最近新出的几本适合初中生看的书籍。这样的故事不仅有新意,而且还写出了一定的趣味性。故事一波三折,展现了“我”在违反课堂纪律被发现后的惊慌不安,而最后老师的反应不仅来了一个大转折,还让人感到十分温暖、贴心。这样的作文基于生活真实,把握住了细节,较为精彩,不落俗套。
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关心社会生活,从实践生活中寻找合适的事例。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对故事进行艺术加工,要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虚构,让故事情节更为跌宕起伏。
意蕴是一篇记叙文所要表达的主题,也是记叙文价值取向的重要组成部分[1]。教师要鼓励学生透过故事的表面,找到其中的价值体现,然后通过自己的理解写出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文章。教师也要提醒学生在挖掘文章意蕴的过程中,注意展现正向的能量,避免出现消极的情绪,这样才能打动读者,才能正确引导读者。
一名学生在创作“值得珍视的……”一文时,写了自己看到老年人跳广场舞的场面,从老年人的活力中得到感触。该学生发现自己虽然年轻,有着大把的时光,但是却不懂得珍惜,整天泡在网吧里,还不如老年人积极、有活力。这篇作文有一定的思想性,但是作者却并未具体展示出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感悟,没能把立意拔高。笔者鼓励学生在文章中添加一段抒情或议论性的文字,说说自己对这件事的感受。该学生得到启发,对文章进行了修改,添加了如下的内容:“生命是如此短暂,我们拥有大好的时光,但是却忽略了它的重要性。于是,青春就在一场场游戏中慢慢地消逝。老年人的广场舞让我得到了启发:我不应该虚度年华,在这美好的时光中,我还有许多值得去做的事情,这样当我老去时,才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懊悔。”这篇文章在添加了这样一段话后,更好地展现出了深刻的意蕴,变得更为精彩。
要深挖意蕴,首先就要积极地审视生活,要学会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生活,对生活中的人、事、物进行深刻的反思。其次就是要学会理性地提炼,从自己的思考中总结出概括性的话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从分析寓言故事、剖析社会热点新闻开始,尝试展开这方面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变得更有思想深度,并能主动提炼出深刻的意蕴。
一篇精彩的记叙文少不了内涵丰富的意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联想到的具体事物写入文章中,以此来展现自己的想法,为写人记事服务。这样能让作文变得更为唯美,也能让记叙文富有内涵,体现出形象的丰富性这个价值取向。
在笔者的指导下,学生对《盛放》这篇作文进行了修改。在修改时,有个学生尝试在文章中添加和题目有联系的意象——昙花。该学生在作文中提到自己原本体育成绩不好,可是教师却鼓励其参与锻炼,并推荐了踢毽子这个项目,因为这个项目需要的是技巧,对于体能基础的要求不高。但是该学生却由于身体协调性不好,很难完成高难度的动作。此时,家中正好有一盆昙花开放。从昙花的开放中,该学生得到启发:昙花一现十分难得,但是终有盛放的一天,那么自己为何不能通过努力展现自己的才华呢?于是该学生便继续努力地练习,最终掌握了踢毽子的窍门,在校运动会开幕式上还进行了踢毽子表演,赢得了大家的好评。在这篇作文中,该学生将“昙花”这个意象融入作文中,将昙花的开放和自己生命意识的觉醒融合在一起,让作文展现出别样的韵味,体现了作者对于坚持不懈的感悟。
要学会设置精彩的意象,首先就要阅读大量的文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优秀的记叙文,思考作者是如何将意象穿插在文章中,起到表情达意的效果的。此后则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仿写,积极思考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这样的训练能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想象力变得更加丰富。
一篇好的作文不仅要有丰富的情节,而且还要体现出结构的完整性,也就是说,在文章的结尾处要有卒章显志的句子,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在作文的结尾部分加入一些议论或者是抒情的句子,尝试说说自己的创作意图,这样能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其写作目的。
在创作《值得不值得》这篇文章时,一名学生写了班级中大多数成员都不愿意担当劳动委员,而自己则主动担任劳动委员,不少学生都说自己傻的故事。在安排值日和大扫除时,不少学生都不听其安排,但是他却并没有向老师告密,而是自己完成了劳动任务,这又被同学嘲笑了一番。有同学问他为何要这么做,这么做是否值得,该学生提出能让班级变得更美丽,是自己最大的心愿。文章到此为止,该学生的用意是留下悬念让读者思考,笔者却启发其尝试修改,将班级同学的变化写入文章中,这样能呈现出前后的对比,而且也能呼应前文同学认为其傻的内容。经过指导,该学生对文章又进行了修改,改成了班级同学受其感动,也开始认真地打扫卫生,班级被评为文明班级,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大大增强。学生在最后写道:“如果有人问我值不值得,我会说,值得,同学的改变就是我最大的快乐。”这样便能更好地点题,也能和前文“班级的变化”形成呼应,表明该学生自己的思想也得到了提升,有卒章显志的作用。
在指导学生创作记叙文的过程中,如果能关注记叙文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写出能凸显价值意识的作文,教学效果肯定会更好,学生的作文也必将更加精彩。教师要鼓励学生分析记叙文的文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展开各种训练,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写作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