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古诗词默写错别字的预防与纠正方法

2018-11-28 06:39吴启智
名师在线 2018年35期
关键词:错字错别字字形

吴启智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新城小学,福建厦门 361100)

引 言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小学生大量积累古今优秀诗词,其中要求背诵积累的古诗词达75篇,这些古诗词都蕴含着深厚的哲理与道理,其审美意境浓厚,对点亮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发挥着重要作用[1]。然而,古诗词中的意境描述,必然会用到特殊词汇和词语,还有许多不常用的汉字,加上古文表达与现代白话文表达有所不同,导致学生在默写古诗词时,经常出现错别字问题。这严重影响了他们对古诗词的积累,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及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小学古诗词默写出现错别字的原因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分析小学生古诗词默写中出现错别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粗心大意,记错字形

在平时练习背诵古诗词时,许多学生能够完整准确地背诵,但是,由于只注意背诵读音,不注意字形,导致默写时错误百出。例如,在学习《泊船瓜洲》时,学生默写经常因没仔细观察易错字“隔”的字形,多写了一横。

(二)字形复杂,容易遗忘

古诗会出现不常用的字,有的字字形很复杂,对学生识记造成困难。因此,学生常常在默写中因遗忘而写错字,或写不出来。例如,《赠刘景文》中的“擎”“橘”字形复杂,又不常用,学生经常记错、写错。

(三)死记硬背,记忆不牢

学习古诗词时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古诗的字要与诗义相结合才能记得牢固。在教学中,教师对易错字虽有讲解,但未能引导学生结合诗义进行理解[2],从而使学生记忆不深;或因学生没有掌握字形与字意结合的记忆方法,单靠死记硬背,记忆不牢,使默写时容易遗忘正确的字,而误用同音字。例如,在学习《所见》这首诗时,学生在默写时,不理解关键字“振”“樾”的字义,经常把“歌声振林樾”的“振”写成“震”,把“樾”写成“越”。

(四)没背准确,张冠李戴

古诗默写的先决条件是背诵。但有些学生背诵时稀里糊涂,因内容相似,将两首诗的内容混淆,如学习《夜书所见》时,因“夜深篱落一灯明”与《宿新市徐公店》的“篱落疏疏一径深”相似,背诵时学生容易张冠李戴,写成“篱落疏疏一灯明”等。还有些学生受现在白话文表达方式的影响,写成错别字,如《望天门山》中的“孤帆一片日边来”,受到白话文表达方式影响,学生容易默写成“一片孤帆日边来”。

二、预防与纠正小学古诗词默写错别字的方法

错别字对古诗默写的准确率会产生巨大影响,严重影响了学生考试成绩,同时也不利于对优秀诗词的传承。针对小学生古诗词默写中的错别字,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预防及纠正。

(一)认真背记古诗,克服因识记模糊而错

准确背诵是默写准确的前提[3]。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背记古诗词并严格检查背诵的情况。第一,咬字清晰准确,避免识记模糊;第二,改变检查方式,教师应将学生分为四人小组,学生间互背,然后由教师抽查。学生检查背诵往往比教师细致,再加上四人小组合作评价的方法,让学生小组内互相督促、互相检查,让古诗背诵落实到每个人。此外,教师还应积极开展活动,如定期举办诗词大会,激发学生背诵兴趣,在比赛中唤起古诗记忆。

(二)自主识记字形,预防因不重视字形而错

古诗中存在一些字形特殊的字,学生容易记错;有些字有许多形近字,同音字……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细节,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关注那些容易混淆的字词,主动观察、思考如何正确辨析,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有效降低默写古诗词时错别字的出现概率。

例如,在教学《望天门山》这首诗时,教师先板书这首诗,让学生朗读一遍,在读准字音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这首诗中容易写错的字。学生再读时,便会关注字形,列出诗中易混淆、易写错的字,如“断”“楚”“碧”“孤”等。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住这些易错字的字形。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关注古诗中的易错字字形,并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它,有效地降低古诗词默写错别字的概率。

(三)联系诗情词义,预防因不解意思而错

通过创设情境,拓宽学生视野,理解诗文的具体含义,将字形与诗意相结合,可以帮学生记牢古诗,减少错别字。

例如,在教学《早发白帝城》一诗时,第一句容易出现问题,学生经常把“白帝”写成“百地”或“白地”。这是因为学生对这首诗的情境掌握不足,没有理解诗句的具体含义。教师可通过动画演示,将诗人描述的情景展现给学生,引导他们走进诗中。在演示中,学生对白帝城的美丽景象记忆深刻,明白“白帝城”描述的是一个地域名称后就不会写错了。

(四)追溯造字源头,预防因不清字理而错

针对古诗中字形复杂而又不常用的汉字,学生往往因缺乏科学识记方法,记忆效果较差。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古诗意思,引导学生追溯造字源头,分解字形的各个部分的含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明造字的原理,或借助信息技术,动画演示汉字的字体演变过程,将易错字的字形与字义结合,引导学生理解地记忆。学生因感到新鲜有趣,会产生深刻的记忆,从而有效避免错别字。

例如,《所见》这首诗,学生在默写时,不理解关键字“振”“樾”的字义,容易出错。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诗意,从造字原理上探明白“振”是声音振动了树叶,就像用手去摇动,所以用“扌”;“樾”是“林荫”的意思,与树木有关,所以是“木”字旁。学生结合诗意,从字理上理解字义与字形,记忆深刻,就不容易遗忘或混淆了。

结 语

在小学阶段我们会接触到很多古诗词,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哲理、道理以及可供借鉴的写作手法等。在教学中,我们常常过于在乎学生对审美意境、描写手法的培养,忽视了古诗词中易错字的教学,这导致小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经常出现错别字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积累的角度出发,关注易错字教学,除了上述预防方法,还要重视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细心检查的习惯,指导学生建立错题集,摘录、总结自己在古诗默写中出错的字词,开展“错别字医院”“急诊室”等错别字纠正活动,让学生主动预防与纠正错别字。只有师生共同努力,不断探索科学方法,才能有效降低学生古诗词默写中的错别字现象,促进古诗词积累,提升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错字错别字字形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字形体结构的意蕴及其影响
火眼金睛找错字
易错字 来提醒
错字在身边
错别字大王
为金庸因一错字查证道歉叫好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添一笔变个字
错别字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