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栓塞化学治疗与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比较

2018-11-27 06:57肖金成黎海亮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化学治疗生存率栓塞

李 靖,肖金成,郑 琳,余 朴,黎海亮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微创介入科,河南 郑州 450003)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外科手术切除仍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初次就诊时仅有不足20%的患者具有外科手术机会,大多数患者初诊时已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即使能手术切除,术后复发率也高达36%~66%[1]。目前,介入治疗是不能手术的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血管栓塞包括肝动脉栓塞化学治疗(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和肝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2种治疗方式。肝脏是有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血供的实质性脏器,95%以上的肝癌血供来自肝动脉,而正常肝细胞供血主要来自门静脉;因此,阻断肝动脉可以减少肿瘤90%的血供,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坏死。TACE的主要原理是阻断肿瘤供血动脉,使肿瘤缺血坏死;但是,化学治疗药物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因无法耐受而被迫中止化学药物栓塞治疗[2]。本研究旨在比较TAE与TACE治疗PLC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选择PLC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微创介入科收治的PLC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穿刺细胞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确诊为PLC;(2)无TAE、TACE禁忌证;(3)肾功能正常;(4)肝脏功能Child-Pugh分级B级以上;(5)患者的生存期预计大于4个月;(6)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并发其他部位恶性肿瘤;(2)先天畸形伴随肝细胞癌;(3)并发感染性疾病;(4)有凝血功能障碍及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5)其他部位肝转移瘤;(6)肝癌体积>肝脏的70%者。该研究共纳入PLC患者107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TAE组和TACE组。TAE组59例,男35例,女24例;年龄30~78岁,中位年龄50岁;Karnofsky评分53~75;肿瘤直径3.2~6.9 cm。TACE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34~79岁,中位年龄54岁;Karnofsky评分51~78;肿瘤直径3.9~6.5 cm。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Karnofsky评分及肿瘤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运用导管技术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内,造影证实无正常组织血管分支,评价肿瘤动脉血供情况,确定肝脏肿瘤位置,行栓塞治疗。TAE组:先用适量碘油(烟台鲁银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398)行毛细血管栓塞,血流减少后,应用聚乙烯醇栓塞微球[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苏医械广审(文)第2016121139号]栓塞细小动脉,必要时补充碘油,形成“夹心式”栓塞,栓塞至肿瘤染色完全消失。TACE组:先用适量碘油与化学治疗药物氟脲苷(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178)0.5 mg、奥沙利铂(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337)0.1 mg混合乳剂行毛细血管栓塞,再用聚乙烯醇栓塞微球栓塞细小动脉,必要时也可“夹心式”栓塞,栓塞至肿瘤染色完全消失。患者治疗完成后进行保肝治疗1周。

1.3观察指标

1.3.1实验室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周使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白蛋白(albumin,ALB)及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水平。ALT试剂盒购自上海瑞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产品,AST、TBIL、AFP、ALB试剂盒购自上海领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过程均按照试剂盒说明严格进行。

1.3.2临床疗效治疗后1、4周,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3]进行疗效评估。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所有目标病灶消失;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目标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减少30%;病变稳定(stable disease,SD):目标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30%以下或增加20%以下;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目标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 %。

1.3.3不良反应观察2组患者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4生存率2组患者术后随访1 a,统计术后3、6、9、12个月生存率。

2 结果

2.12组患者生物化学指标比较结果见表1。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ALT、AST、TBIL、ALB及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4周血清ALT、AST、TBIL及ALB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周与治疗前血清AF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4周血清AF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组患者治疗后4周ALT、TBIL、ALB及AFP的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后1周,血清AST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E组患者治疗后4周血清ALT和AFP的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E组患者治疗后1、4周血清AST、TBIL及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TAE组患者血清ALT、AST、TBIL、ALB水平显著低于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清AF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TAE组患者血清AST水平显著低于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清ALT、TBIL、ALB及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物化学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治疗后1周比较bP<0.05;与TACE组比较cP<0.05,dP<0.05。

2.2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TAE组患者CR 16例,PR 29例,SD 7例,PD 7例,有效率为76.3%(45/59);TACE组患者CR 13例,PR 24例,SD 7例,PD 4例,有效率为77.1%(37/48);2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6,P>0.05)。

2.3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TAE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19例,发热15例,腹部胀痛17例,白细胞降低1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19%(42/59);TACE组出现恶心、呕吐29例,发热30例,腹部疼痛32例,白细胞降低1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16%(38/48);TACE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TA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6,P<0.05)。

2.42组患者生存率比较TAE组患者3、6、9、12个月时生存率分别为100.00%(59/59)、93.75%(55/59)、78.13%(46/59)、65.62%(38/59),TACE组患者3、6、9、12个月时生存率分别为100.00%(48/48)、88.88%(43/48)、72.23%(34/48)、63.89%(31/48),2组患者3、6、9、12个月时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128、0.209、0.087,P>0.05)。

3 讨论

PLC患者病死率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4];而且,PLC早期确诊困难,初诊根治率低于20%[5]。外科切除、局部消融及肝移植是PLC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于手术切除困难的患者,TACE是较理想的治疗方式[6]。PLC具有耐药性,TACE不仅可提高肿瘤局部药物浓度,而且栓塞可以阻断肿瘤血供,从而保证对肿瘤组织的强杀伤力[7]。然而,PLC患者TACE的长期疗效仍不确定,相对于TAE,TACE可能并未给患者带来明显的生存获益[8]。因此,仍需进一步全面评估TACE和TAE的临床疗效。

TACE包括供血动脉栓塞和局部灌注化学治疗,但二者谁起主导作用并不清楚[9]。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CE和TAE均能较好地抑制肿瘤生长。微球的生物降解性和组织相容性良好,相对于单纯化学药物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例如:血供阻断完全且迅速、栓塞持久、可变弹性良好、微球颗粒易于到达肿瘤末稍血管、可降解吸收、能重复栓塞等[10]。研究表明,栓塞肿瘤动脉末梢才能有效防止肿瘤血管形成侧支循环,血流阻断相对持久,更易使肿瘤组织缺血缺氧坏死[11]。因此,阻断肿瘤血供、切断肿瘤营养来源是导致PLC坏死的关键,而栓塞加用化学治疗并未提高PLC的临床疗效。

AFP是目前诊断肝细胞癌最特异的标志物,也是评估肝癌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能反映肝肿瘤活性。研究表明,AFP水平及其治疗后下降程度与患者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12]。LLAD等[13]研究发现,血清AFP水平与肿瘤的大小、数量、组织学分化、门脉侵袭和临床分级具有显著相关性。血清AFP水平变化在判定PLC患者对治疗的敏感性方面较传统影像学更准确、敏感。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疗后AFP水平均显著降低,但2组患者AF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3、6、9、12个月时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TACE和TAE均可有效抑制肿瘤活性,2种方法治疗后肿瘤坏死程度、肿瘤活性及其给患者带来的生存获益基本一致。

肝功能损害是肝癌栓塞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急性肝功能衰竭。本研究结果显示,TACE组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重于TAE组,说明化学治疗药物是引起肝功能损伤的重要因素。研究显示,约80%的患者TACE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局部疼痛、食欲下降及发热等栓塞后综合征,化学治疗药物的使用会增加其发生率,患者对治疗更容易产生恐惧,从而影响再次治疗[14]。本研究结果显示,TACE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TAE组,说明化学治疗药物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疗效。

综上所述,彻底地阻断PLC肿瘤供血是肿瘤坏死的关键,TAE和TACE治疗PLC的临床疗效及患者3、6、9、12个月生存率相当,但TAE可避免化学治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耐受性,给不能耐受化学治疗不良反应的患者提供了治疗的机会,拓宽了介入栓塞治疗PLC的适应证。

猜你喜欢
化学治疗生存率栓塞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化学治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含奥沙利铂化学治疗方案对Ⅱ期结直肠癌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
单纯或支架辅助栓塞治疗前交通微小动脉瘤的疗效和预后比较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远处转移性鼻咽癌的效果观察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