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唯慧
摘 要: 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及文化结构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本文在对影响近代中国社团发展原因的梳理中,探讨高校社团文化在其发展中的主要的功能与作用。在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时,通过对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探索,明确变革社会中文化基因的影响力。
关键词: 文化 学生社团 社会转型
一、民族文化心理影响下社团的发展
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的掀起,中国千年的文化自信在洋枪利炮下,被销毁殆尽。国人开始思考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向西方学习以自强的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海防思潮,以“中体西用”、“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思潮先后在中国社会出现。一直为中国知识分子信奉的“内超越”之路,即在自省中追求人伦和宇宙秩序的和谐的思想,转变为对“外超越”的追求。
作为社会变革的发现者和承担者,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极力倡导群体观念,企图用积极的政治参与唤醒国民,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今欲振中国,在广人才;欲广人才,在兴学会”[1]主张向西方学习“彼西人之为学也,有一学即有一会”。1895年,“强学会”成立,并创办《强学报》,确立“广人才、保疆土、助变法、增学问、除舞弊、达民隐”的办报宗旨[2]。“时四方新学士子喜康梁之议论新颖,群相呼应,起而组织学会讨论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3]。几年中学会之风遍天下,形成了“学会林立,万众沸腾”的局面。
社会的剧烈变化带来了文化的交融与碰撞,近代性质的学生社团逐步形成和发展。日俄战争爆发后,留日学生邹容发起了中国学生同盟会,进行拒俄运动。1905年,抗俄铁血会创立,爱国学生以京师大学堂为宣传阵地,分析国际局势,号召中华儿女团结起来,共同挽救国家危亡。社团组织作为新的社会联系纽带,从一个方面整合了社会各阶层的力量,推动了社会的转型。
二、近代学生社团中的文化精神
1.营造思想自由的文化氛围。
为实现民族的解放和独立,国人对自我和国家发展的认知在不断演进变化中。从“器物上感觉不足”到对制度、文化的反省,最终以《新青年》的创办为始,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在发刊词中,陈独秀指出:青年是中国社会“新鲜活泼细胞”,要积极从伦理、道德、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对社会进行改造。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前沿阵地,大学校园里的知识青年们深刻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决心改造当时的中国社会。在北大,蔡元培任职校长后,坚持“学术本位”及“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大学为揽括大典包罗众家之学府,无论何种学派,苟其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者,兼容并包,听其自由发展……”[4]大学不再是满足社会功利性需要的一种制度和机构,而是社会理想的倡导者,学生可以在此自由听讲、组织社团,“以正当之娱乐,易不正当之娱乐”,培养历史和社会责任感。
为贯彻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信念,蔡元培随后在北京大学成立新闻学研究会,1918年,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创办学生刊物《新潮》月刊的学生社团——新潮社诞生。一群怀着“救亡图存”和“文化启蒙”远大抱负的青年学生以《新潮》杂志为阵地,希望通过文学革命宣传政治理念,以“文化启蒙”探索社会改革。新潮社在创立之初,就公布了自己的组织章程和干事职能分配。这是一个“同人集合同趣”的社团,下设编辑部和干事部两个部门,均为3人编制,任事者由社员选举产生。编辑部和干事部都设主任编辑、编辑、书记各1人[5]。通过创办的刊物,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社团运作的新模式。
2.以历史使命感为核心凝聚力。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大变动,思想文化领域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社会思潮纷纷涌入中国,思想文化价值标准的多元化,让广大进步青年产生了强烈的民族危机感,意识到了变革社会、振兴中华是历史赋予他们新的使命。
由于社会各阶层都有着不同的信仰,爱国志士们从对中国社会不同的认识出发,结成了不同的社团,并通过各类刊物的发表宣传自己的思想和政策主张。1919年,少年中国学会正式成立,这是五四时期社团活动持续时间最长、会员最多、分布最广的团体,学会的目标是“欲集合全国青年,为中国创造新生命,为东亚辟一新纪元。最终创造“少年中国”,“即适于二十世界之少年中国是也”[6]。作为社会活动的先驱者,李大钊于1920年倡导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该会规定:“对于马克思学说研究有兴味的和愿意研究马氏学说的人,都可以做本会的会员。”[7]以吸纳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社会主义的阵营。此后他又发起社会主义研究会,通过开展各类的讲座、辩论会等多种方式传播社会主义,为有能力研究社会主义的同志提供场所和支持。五四时期的“每一个社团都有它的思想灵魂——无论是科学的还是谬误的;每一个社团也都进行过宣传或实践——无论其成功还是失败”[8]。
三、对高校社团文化发展的启示
1.核心精神的引导和激励。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变化的大背景,同样也影响着各时期社团的创立和发展。新文化运动时期,青年知识分子希望探求真理、改造社会,开始以社团的形式组织了起来,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当时北京大学的新闻研究会、新潮社等学生社团都以开创性和独特的见解,吸引了大批青年学子,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力。这些都离不开整个校园文化的引导。
学生社团是由学生以共同兴趣爱好为基础,自愿组织参加的团体组织,在实践中必然存在管理不规范、机构不完备、章程不合理等众多问题。当下,一些高校对社团缺乏足够的引导和支持,也没有充分将社团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联系起来思考,这些都导致其失去了中心凝聚力。對于一个社团的成长来说,社团文化看起来不是最直接的因素,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9]。社团必须有文化精神、指导思想,用一种精神力量激励社员,形成共同的目标感和使命感,这样,组织成员才能为实现社团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
2.以时代精神为导向,培养文化价值认同。
鲜明的时代性是学生社团一个主要的特征,中国社会的变革改变了学校单一的文化环境,大学校园不再是与社会分割的边缘地带。近代学生社团大都在一种共同的历史使命召唤下,将国家的发展与社团自身的发展紧密联系,并凝聚了具有共同信仰的人,成了宣扬自己文化价值观的前沿阵地。当今社会的转型同样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的影響。社团文化日趋社会化、实用化,社团的理念宗旨、机构设置、活动和内容都受到了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影响。各种带有明显的社会职业化、商业性的活动进入社团,周边产品推广、程序设计、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纷纷通过社团这个主体发动和组织,加强社团和社会的联系,成为大学生成长的有效平台,是新时代对学生社团发展的要求。
社团价值观是社团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个人目标与社团活动目标的统一。共同价值观的培养有利于形成团结信任、积极进取的社团文化环境,使学生的自我和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发展。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辐射作用,把党支部建在社团里,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高校社团建设;聘请有专业知识背景、活动经验的教师,积极组织开展多种活动,提高活动层次。以学术论坛、特色讲座等为载体,注重跨专业的交流和实践性的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社团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找到归属感和方向感,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在社会的转型变革中,社团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社会活动领域和内容,而由此衍生的社团文化日益成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方面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部分。发挥学生社团中文化基因的积极导向作用,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等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M].上海:中华书局,1988:33.
[2]范士华.戊戌维新——近代中国的一次改革[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7:67.
[3]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123.
[4]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332.
[5]李浩泉.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学生社团活动研究[J/OL].中国知网,2014(08).
[6]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李大钊研究会编.李大钊史事综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398.
[7]马克思学院研究会[N].北京大学日刊,1921-11-17.
[8]曲广华.五四社团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地位的确立[J].北方论丛,2007(6).
[9]邓红撄.加强我院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OL].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广汉分院网,2006(6).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