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校教材选用困境看出版社教材出版的改进路径

2018-11-26 04:44曹雄彬
现代出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改进路径

曹雄彬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的教材选用,一些课程面临“通胀”,一些课程面临“紧缩”。要摆脱困境,根本上还要从教材的供给侧即出版社出发。出版社可以从加强出版规划、提高教材内容质量、进行立体化开发、做好增值服务、加强营销推广等五个方面着力,改善教材市场环境。

关键词:高校教材;教材选用;改进路径

高校教材选用的理想状态是一门专业课程有几种权威教材为备选项,高校综合考虑学生层次、教师偏好、教学目标等实际情况,择优选用。高校教材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属买方市场,高校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但现实情况是,教材的市场化竞争处于较低层次,品种多品质低,反而增加了高校的选择成本,另一方面又面临一些课程没有适配教材可选的尴尬境地。这种困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亟待解决。

一、高校教材选用的困境及成因

一些课程教材的品种十分丰富,但同质化现象严重。这类教材主要集中在大学语文、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高校公共课程,其中仅《大学语文》教材就有几十个品种,远远超过了高校教材市场的实际需求;也存在于一些发展较为成熟、生源较多的学科门类,如法学、经济学等。这类教材往往具有很强的市场导向,但出版社往往只看到广阔的市场,却忽视了市场竞争早已饱和。教材不同于一般的市场书,需要有科学的编写原则和思路,以及权威的编写委员会(编写委员会的成员大多是本学科内拥有极高学术威望的专家),并经过反复锤炼、不断修订才能最终成型。反观目前的高校教材市场,在编写理念、体例结构及适用的教学模式上,绝大多数教材大同小异,缺乏亮点和特色,不同品种之间并没有多少事实上的差异,仅仅是低层次的重复,甚至很多教材在案例的选择上都十分雷同;在结构上缺乏系统性和先进性,普遍缺乏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对学科的整体关怀,呈现出个人学术专著色彩逐渐增强的趋势;内容上的适用性和发展性普遍偏弱,教材既要面对现实又要面向未来,但目前的多数教材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和未来梯队建设;在版本更新上,很多教材多年未修订,一来原书讹误会影响一代代学子,二来无法反映出学科的新进展、新成果。教材编写的组织者主要是出版社和高校,从出版社的角度来讲,高校教材市场空间大,一些学科的进入门槛又比较低,吸引了出版社投身其中。此外,高校教师的个人学术专著往往带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资助,这极大降低了出版社的出版成本,加之在科研评定中,教师出版教材往往比出版学术专著所获得的加分更多,且对出版社而言,教材的市场回报也远大于个人学术专著,双方皆乐见专著的教材化。但就目前情况而言,高校教师的研究方向更加细化,研究成果更加精深,若由其专著转化成教材,很难适配学生的接受能力。从高校的角度来讲,高校基于自身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考虑,希望教材能够自成体系,并借由教材扩大本校本学科的影响力,这导致了教材市场中高校自编教材品种的极大丰富。一些高校缺乏相应的教材建设能力,其所编教材只好借鉴市场中的主流教材,导致教材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

一些课程可供选择的教材过少,甚至没有适配教材可选。进一步讲,有限的几本教材不能有效适配目标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目标,而使一些课程不得不选择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做替代,但事实上这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现象的出现,从主观上讲,与出版社的教材营销推广力度不够、工作不到位有关,导致高校教师缺乏有效渠道获知相关教材的信息,适销不对路,但这种情况是相对少见的。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细分专业、新兴专业、交叉专业不断涌现,而教材建设必须遵循自身发展规律,无法对学科发展做出快速反应。此外,一个重要现实是,很多教材多年未更新,从理念、理论,到方法、案例都十分陈旧,无法適应学科发展和技术手段进步的节奏,从教学实际出发是无法使用的。这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首先,学科萎缩,招生减少,直接导致教材用量变少。对出版社而言,市场小,利润空间自然相应缩小,教材的修订和更新工作自然就被放下了。其次,出版社所出教材的版权到期,而出版社与作者可能因种种原因不再续约,也就无法进行修订和更新。最后,也是事实上比较多见的一种情况,教材实际在修订过程之中,但由于作者精力有限而迟迟无法交稿,修订版教材的正式出版也就只能被动延后了。

二、出版社高校教材出版工作的改进路径

一是要加强出版规划。无论教材市场出现“通胀”还是“紧缩”,都与出版单位的出版规划失误有很大关系。加强出版规划的前提是做好周密的市场调研。相对饱和的细分市场,要慎重进入;产品特色不鲜明、竞争力不强,就要在选题策划阶段及时停止。出版社要更多地走向市场、走进高校进行调研,这一方面能够帮助出版社发现潜在选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优化已有的教材产品。出版社可以与一线教师展开经常性的座谈交流,就教材的开发与使用情况交换意见。此外,为了提高销量而将专著改为教材体例出版,虽然短期内能使出版社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长远来看会影响品牌定位和品牌形象,因此必须合理规划品种比例。

二是要提高教材的内容质量。内容质量是教材的根本。权威的编写队伍、科学的框架体系、精良的校对加工,是内容质量的基本保证,其中尤以编写队伍最为重要。编写队伍要保证合理的结构配比,要综合考虑班子成员的年龄、地区、学术水准、细分方向甚至学脉关系,应用型学科还必须有行业内的专家参与编写,避免脱离实践。教材出版后,还要进行及时的修订和再版,更正错讹,增补新知,持续保证内容质量。

三是要进行立体化开发。纸质图书的局限性使其只能承载图文信息,而媒介融合时代的来临为纸质图书的价值增值提供了可能。以纸质教材为核心,出版社可以通过二维码链接,将内容从纸介质延展到屏介质。数字移动端可以将内容以声音、视频甚至具有一定交互性的VR形式呈现出来,教材的形式和容量都能得到极大提高。

四是要做好增值服务。目前高校课堂以使用PPT课件为主要演示形式,教材的配套课件可以说是必需品。如果新教材不配备课件,很多高校教师索性沿用久未更新的老教材,以节省制作新课件的精力。出版社务必要在教材出版过程中就将配套课件设计进去。此外,因为课堂教学容量有限,出版社可以尝试开发慕课课程、直播课程等,为学生提供课外自习的途径。出版社还应根据一些学科的特殊需求,尽可能提供其他类型的教学辅助,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五是要加强营销推广力度。要同时在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着力,线上渠道主要包括微博、微信、网店,微博以事件营销为主,微信以社群营销为主,网店以促销活动为主;线下渠道主要包括教材订货会、校园推广会、相关学科的学术会议和学术论坛,同时注重加强出版社编辑人员、发行人员同高校教师的往来,以便第一时间沟通教材情况。

要摆脱高校教材选用的困境,根本上还要从教材的供给侧即出版社出发。做好教材市场调研,努力打磨教材品质,遵从出版工作的客观规律,树立产品特色和品牌形象,才能促进教育事业和出版产业的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改进路径
新时期中职数学教学的问题与改进路径
现代医学研究生科研临床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路径探索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诊断与改进路径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路径探微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困境及改进路径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及改进路径分析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及改进路径分析
新时期下基层党支部建设的路径探索
改进煤炭企业财务会计监督的路径探微
中国与东盟小多边安全机制的构建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