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
摘要: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出版社要牢记使命和担当,充分认识到出版工作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主动适应“双一流”建设需要,努力将大学优质资源转化为出版资源,突出大学特色出版,搭建服务平台,做好出版服务工作。
关键词:“双一流”;高校出版;思路;着力点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出版社要牢记使命和担当,充分认识到出版工作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主动适应“双一流”建设需要,努力将大学优质资源转化为出版资源,突出大学特色出版,搭建服务平台,做好出版服务工作。
一、加强高校出版工作的重要作用
第一,加强高校出版工作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版是政治性极强的工作。高校出版工作要明确政治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用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出版作品中,着力加强内容建设,多出精品力作,以优秀的作品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静心治学,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基本遵循,为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做出贡献。同时,高校出版社还承担着研究阐发、创新发展、保护传承、教育普及、传播交流优秀文化的功能。在出版工作中,通过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宣传,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做到扬弃继承、转化创新,并充分发挥其教化育人作用,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建成具有中国特色、高校风格、世界一流的优秀文化传承创新体系。
第二,加强高校出版工作有助于提升高校影响力、传播力、竞争力。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教学科研和学科支撑。作为集中展示高校教学科研成果和学科发展的重要窗口与平台,加强高校出版工作可以说本身就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因而必须与一流大学建设相适应。高校出版工作既要着力为教学科研文化服务,又要肩负起创建一流大学品牌建设的任务。同时,要在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觉和制度自信,形成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文明进程、培育各具特色的一流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发挥好积极作用。
二、明确高校出版工作的新思路
抓住“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全面加强高校出版工作必须遵循以下思路:
首先,樹立四种理念。一是传承文化,坚持将做好文化传承与发展作为大学出版社的重要任务和使命;二是搭建平台,出版工作要主动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搭建学科和教学科研平台;三是凝炼系列,通过打造和凝炼各种系列来提高学术出版的整体效应;四是培育品牌,聚焦出版质量提升,形成良好的出版品牌,赢得社会和市场口碑。
其次,必须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要通过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发挥学校学术高地优势,推动重大项目,优质出版选题储备。品牌学术专著及系列教材是学校教学科研成果、学术品牌、美誉度集中展示的重要平台,需要不断充实完善,提升出版质量。此外,还要加大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大众畅销书开发力度,开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精品力作,推出两个效益相结合的图书产品。
再次,必须加快推进出版管理体制创新和市场经营创新。要创新思想、更新观念,加强体制和机制创新,推动跨领域、跨行业融合发展的步伐,实现数字出版新突破。要整合学校学科、课程、讲座、医疗资源、校友资源等,探索合作建立数字传媒出版平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加强原创核心产品开发,积极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发教师、学生、校友出版资源,形成系列产品,提高出版社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高校出版工作的着力点
结合当前实际,高校出版工作要着力开展和推动以下工作:
第一,做好主题出版工作。要重点围绕重大活动、重大会议、重大事件、重大节庆等主题,组织实施好聚焦党的十九大、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主题出版。加强十九大精神宣传、建党、建国、改革开放等重点主题的选题与组稿工作。策划出版主题系列丛书,旗帜鲜明地做好意识形态引导工作。
第二,做好学术成果出版工作。要以学校强势学科特别是学校一流学科为支撑,成立出版学术及发展委员会,聘请学校知名教授担任学术和发展委员会顾问,以进入国家学术出版体系为目标,搭建学术出版平台,设立一批重大出版项目,着力打造一批体现前沿性、体系化和原创性的特色出版物,将学科强势转化为出版特色,提高学术出版质量和学术影响力。
第三,做好系列教材出版工作。要突出各学院学科风格,从精品教材、一流学科教材、万门课程教材、特色学科、研究生教材等着手,主动谋划、积极推动最新教学科研成果进教材,推出一批可以引领学科前沿的教材。同时,要主动适应多媒体时代变革,推动立体教材出版。
第四,做好典籍整理出版工程。典籍整理出版是不少高校出版社的优势项目。因此要围绕基础性古籍、古代社会档案整理,完成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点古籍整理出版。系统整理出版抗战历史、红军革命历史等近代以来的重要典籍文献,加快推进古籍数字化,建设古籍资源数据库。
第五,做好文化特色出版工作。出版工作要紧紧依托母体高校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做好传统文化系列、革命文化系列、高校文化和精神系列、大众文化系列等文化特色出版。开展校地合作文化建设,做好地方教材、文化名人系列,开发地方志系列等。
第六,做好“走出去”出版工作。要利用国家文化“走出去”的契机,加强科研成果、学术著作、版权资源以及版权衍生产品向“一带一路”国家、国外合作大学拓展,与国外大学出版机构在图书版权、信息服务、教育培训等领域进行资源共享和深度合作。开发走出去系列,策划“外国人写中国”系列、“一带一路”系列、“学术走出去”系列等,提高大学的国际影响力,也使出版工作成为高校对外交流的一张靓丽名片。
第七,做好数字转型工作。要加快实施数字化发展战略,积极开展网络出版业务,采用新技术和现代出版方式改造传统出版流程,加快存量出版资源数字化转换,加大新增出版内容资源同步出版数字化率,加快数字复合出版工程应用。
第八,做好出版工作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全面推进人才战略,坚持培养、使用和引进并重,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加强年青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水平出版编辑、营销发行队伍。
第九,做好具有高校特色和风格的师生阅读活动品牌。可通过举办“书香高校”系列活动,设置学校图书专栏;建立出版社阅读体验中心、公共读物投放点、数字书屋等阅读基础设施,开展作者讲坛、文化讲座、读者沙龙和文化公益活动;面向全社会组织推荐优秀出版物,推广数字阅读;广泛参与“你看书,我买单”活动。
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特别是在“双一流”建设的战略背景下,高校出版工作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机遇期。要坚定政治方向,明确工作思路,从主题出版、学术成果出版、文化特色出版、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着力,努力开创高校出版工作新局面。